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朝時期,各諸侯國子民眼中都沒有周天子嗎?

周朝時期,各諸侯國子民眼中都沒有周天子嗎?

有人說,周朝不是統一的國家,如果沒有秦始皇,現在的中國就像歐洲一樣,分為很多個小國家了。因為秦始皇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等制度,讓各國的文字統一,才有了統一的概念。

說的好像挺有道理。周朝八百年,但周天子有權威的時候最多不過三百年。

而且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寓言故事》中有很多經典的故事,如《鄭人買履》,講述的是鄭國的故事,《守株待兔》講述的是宋國的故事,好像當時的宋國人就是宋國人,鄭國人就是鄭國人,他們都是不同國家的人一樣,以至於春秋戰國時期,每個國家都不想被滅,都想吞併其他國家。

甚至秦朝末年,項羽為了推翻秦朝,也喊出了亡秦必楚的口號。

周朝,真的是各個國家各自為政,對周天子沒啥歸屬感嗎?

事實並不是,《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記載:「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

這普天之下的土地,其實都是周天子的。那個時候的國,並不是現代意義的國家,《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那時候的國,不是現代意義的國。

這麼說吧,那時候的人把朝當作現在所說的國,那時候的人,把天下九州就相當於今日我們看華東、華西等地域劃分一樣,而不是指某個城市。

周朝的國,都是周天子分封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文化圈。華夏文化的起源,是伏羲的八卦,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正姓氏,制嫁娶,封禪泰山,在泰山封了宿、任等國,很多諸侯國都是以國為姓,到了周朝,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有人說,秦始皇書同文,其實是把各國諸侯國的文字寫法統一,而不是說各國文字根本就不是一脈相承,漢字,你不可否認,一個音就是一個字,各國所做的詩歌也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有人說,周朝傳至東周時期,天下大亂,周天子就是擺設,但是,各個諸侯國雖相互攻伐,一但外族入侵就尊王攘夷,這說明,他們本質上是承認自己是一體的,只是想取代周朝,自己成為天下共主。

也有人說,周朝分封制就不是統一的,這是分封制和集權制不同造成的,秦朝以後,東漢末年,皇帝不也是沒有權利了嗎?唐王朝藩鎮割據時期,皇帝也是漸漸對天下失去了控制,所以說,夏商周的中國和古代西方國家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周朝時期,各諸侯國子民眼中有沒有周天子,其實,先秦的詩歌已經告訴我們了。

《下泉》

先秦:佚名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嘆,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嘆,念彼京師。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夢中醒來我連連長吁短嘆,深深懷念繁華的周朝京城。睡夢中醒來我不住地嘆息,深深懷念富庶的都城舊地。一覺醒來我總是哀聲嘆氣,深深懷念昔日里故都神遊。四方的諸侯都來朝見天子,賢德高貴的郇伯親切慰勞。

可見,周朝都城是當時各個諸侯國子民都嚮往的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福地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古老的四個諸侯國,有一個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才滅亡
周朝滅亡後一千多年,有一個人又建立周朝,享國十年

TAG:傳統文化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