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時間一個人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長時間一個人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GIF

少年貪玩

青年迷戀愛情

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

暮年則安於自欺欺人

停下腳步

我們會不會一無所有

1

《我們仨》,楊絳先生晚年的經典之作,在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媛相繼去世後,她一個人回憶了當年三個人一起的生活。

有人說,一個人的日子,一定很苦吧,每每想起過去那些回憶,轉眸一看,身邊空無一人。

幾乎所有人都害怕獨處,害怕狹小的空間,害怕黑暗的房間,害怕一個人出門。

於是,當我們看到一個年輕女子在街邊小攤吃東西,在電影院角落安靜坐著,在空蕩蕩的街上撐著一把三折傘,慢慢走著……

總覺得,她很孤獨。

GIF

害怕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因為我們還未認同自己的生活。

楊絳說過,「我壓根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家人一一離開後,楊絳獨自一人留在了「現場」。她苦嗎?我認為追究這個問題已經沒有意義了。

她對自己的人生還有責任,所以她願意留下來,細細打掃。

將近10年時間裡,楊絳出版了三本書,每天堅持寫作,積極整理錢鍾書的手稿。

即使年已過百,楊絳依舊樂觀豁達,每天堅持寫作,不願停止筆耕。

她在《走到人生邊上·自序》里說,親近的戚友和小輩們,隨時都可以來看她:

「他們來,我當然高興,但是我的清閑是保不住了。」

一個人的時候,也許是最孤獨的時候,也許是最屬於自己的時候。

走到人生邊上的楊絳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她更希望珍惜這屬於自己的分分秒秒,享受人生流淌的細細感動。

一個人的狀態,才是人生修鍊的最高境界。

2

長時間一個人生活,會不會連愛情都繞道走。

我曾經聽過女孩子的無奈抱怨,說自己一個人孤單久了,遇到喜歡的人,都不敢心動了。

有人說,一個人久了,連所有的心情起伏都變得波瀾不驚,連所有的心動都會感到恐慌,連所有的孤單都覺得理所當然。

一個人是種狀態,孤單是種感受,而現實就是,我們擁有了自己。

GIF

看看娛樂圈,至今單身的女藝人確實不少,張曼玉、陳法蓉、俞飛鴻、蕭薔等等。

很喜歡俞飛鴻在《圓桌派》里說的一句話:

兩個人在一起無話可說,比一個人更悲傷。

時下年輕人越來越能接受相親,受限於工作時間忙碌,他們只能通過這種方法尋找伴侶。

不禁為他們的愛情觀感慨,這究竟找的是真愛,還是找人搭夥過日子呢?

俞飛鴻沒有給自己標榜「獨身主義者」,她只是認同目前這種一個人生活的狀態,就算沒結婚依然能過得好好的。

「到什麼年齡就必須要有一個實際的婚姻,我不認同。」

婚姻是人生的一部分,卻不一定要填補了才能圓滿,我們的人生也有許多可能性。

單身是人生的一種狀態,卻不一定要摘下這個標籤,我們的人生就能變得幸福。

幸福,不看標籤,只看我們對於自己生活的認同感。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大概就是按著自己的意願而活。

3

我們這輩子,去過很多地方,每個地方都有對應的角色,回到家中,我們始終只有自己一個人——

只有我們自己,真正地了解我們的內心。

見過身邊的很多人,每天都忙個不停,問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

談戀愛的年輕男女,每天定時約會發簡訊,他們的生活被戀愛佔據了;

職場上奔波的青年,每天都在趕工加班,他們的生活被工作佔據了;

結了婚後的男男女女,每天輔導孩子們的功課,他們的生活被瑣事佔據了。

我們一直在減縮自己,不斷縮小屬於自己的空間,為戀愛、工作、婚姻等等騰位置。

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少,所以居然連獨處都害怕了。

GIF

因為忙碌,我們為生活的種種讓路,所以對現實妥協,放棄了自己的意願,過上了忙忙碌碌又碌碌無為的生活。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擁有了整個世界。

無法獨處的時候,我們失去了自己的世界。

就像年輕時的高曉松,因為相信母親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他自己一個人去流浪。

週遊世界,去看不同的風景,讀過萬卷書,走了萬里路,在獨處的時候領悟生命真諦。

一個人,不是一座孤島,你要儘可能活成一支隊伍。

4

樹林里分開兩條岔路,一條向左,一條向右。

向左的路平坦光亮,但路上的風景乏善可陳;向右的路崎嶇昏暗,但一路繁花盛放。

不用看旁人,也不用問前人,究竟要走哪條路,請你隨著自己的意願而選擇。

順從心意,即使走上平平無奇的路,你也能發現驚喜;

聽從內心,即使走上崎嶇曲折的路,你也能收穫美麗。

《怦然心動》里的朱莉,走在人群中,她始終是格格不入的一個,但當她爬上那棵高大的梧桐樹時,她擁有了整個美麗的世界。

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剎那,金色的陽光鋪上她的臉龐,沒人比得上她的美麗。

孤獨並不可恥,相反,孤獨有可能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手段。

總有某個時刻,一個人希望能夠安靜地取悅自己,享受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畢老師說 的精彩文章:

「空巢青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的評論扎心了!
HR問:「你能不能介紹一下你的家庭背景」,如何巧妙回答呢?

TAG:畢老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