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月29日,歷史上的今天

7月29日,歷史上的今天

位於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建成

凡是到法國首都巴黎去旅遊的人,都要到凱旋門攝影留念,而從來沒有去過巴黎的人,也很少有不知道凱旋門這個名字的。久負盛名的凱旋門是1836年7月29日建成的,距今已有160年的歷史。

凱旋門坐落在巴黎西北面的戴高樂廣場,12條大街以它為中心放射形散開,因此,戴高樂廣場也稱星際廣場。

凱旋門的建造,始於古羅馬。1806年2月22日,拿破崙一世在歐斯代爾利茨戰役中打敗了奧俄聯軍,凱旋迴國,經過星際廣場,在國民的歡呼聲中,拿破崙突然萌發一念,決定在星際廣場建築一座城門,以迎接日後得勝歸朝的法軍將士。當年8月15日,城門按照法國建築大師夏爾格蘭的設計方案破土動工,中間幾經波折,時建時停,經歷了30年,到1836年7月29日,這座高50米、寬45米的凱旋門才全部竣工。

凱旋門四面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另外還有4塊記載重大戰役的浮雕,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愛麗舍田園大街、由法國著名雕刻家弗朗索瓦·呂德設計的《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後來的法國國歌《馬賽曲》就是由此產生的。這塊浮雕在19世紀的法國以至世界雕刻史上,都處於重要的地位。

修建凱旋門時,原計劃門面前後的四塊巨石浮雕全由呂德設計,但是大臣梯也爾又改變了主意,只讓呂德完成其中一件。呂德在反覆思考之後,決定採用《出征》的內容。這塊浮雕問世之後,立刻在思想和藝術上壓倒了其他三塊:考爾托維的《凱旋》和艾爾克斯維的《抵抗》以及《和平》。呂德沒有具體描繪1792年法軍從馬賽出發的具體情節,而是賦予了當代革命者以古羅馬共和主義者的英雄形象。他塑造了6個志願兵和一個寓意的女神。女神凌空飛騰,右手持劍。在女神之下,老軍人與裸體小孩處於突出的位置;4名戰士劍拔弩張,鬥志昂揚。整個畫面不過7個人物,卻反映出千軍萬馬、一往無前的氣勢,洋溢著法蘭西人民的愛國主義和爭取自由的思想。

從凱旋門建成到今天,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端著鋒利的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以此使人牢記法蘭西民族的驕傲,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而戰鬥。每年法國國慶閱兵式以及其他盛大的國家慶典都在凱旋門舉行。凱旋門的無名士兵墓地是供來訪的各國元首憑弔的場所。1988年6月至1989年7月,法國政府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凱旋門進行了全面維修。


鄧稼先,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勛

(1924年誕生)

鄧稼

鄧稼先,這是一個名字鮮為人知、功績舉世矚目的人。他是我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人們稱為「兩彈」(原子彈、氫彈)元勛。

建國初期,鄧稼先帶著剛在美國獲得的物理學博士學位,放棄了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回國開創新中國的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1958年秋天,中國研究核武器的機構剛剛成立,他擔任理論部主任,帶領一批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白天挑磚抬瓦搞試驗場地基建,晚上挑燈夜戰學理論。在缺乏資料和實驗條件的情況下,鄧稼先既當領導,又當老師。為了研製出我國自己的「爭氣彈」,鄧稼先帶領大家在簡單的手搖計算機上一遍又一遍地計算,花費了半年時間,終於取得了重大理論突破,完成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

我國「兩彈」研製成功的速度是驚人的。而這樣的速度,是與鄧稼先等科研組織者的遠見卓識與領導藝術分不開的。核武器研究設計機構成立之初,鄧稼先根據自己對原子理論的了解,確定了三個研究方向,以後的實踐證明了這一決策的英明,它為我國核武器研製贏得了時間。鄧稼先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注重調動人的積極性,在他那裡無論是技術權威,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人人可以發表見解。鄧稼先與群眾的關係和諧融洽,年輕的科技人員把他看成老師和兄長,人們說:「老鄧交下來的任務,我們是不講條件的。」他帶領大家集思廣義取得了學術上的重大進展。

鄧稼先從事祖國的核武器研究工作20多年,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探索性研究工作都是他親手把關最後拍板的,很多方案由他親自執筆,而他從沒有署過自己的名字。他常對年輕人說:「你們來到這裡,就要做好無名無利的準備,但你們的工作必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鄧稼先的工作特點是身先士卒:攻關時他廢寢忘食,甚至睡在機房裡;有放射性危險時,他沖在最前面。從核裝置的理論設計、加工組裝到試驗,他無不想親臨把關,我國進行的核試驗,有一半他趕到現場觀看。為了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鄧稼先隱姓埋名,嘔心瀝血,甘當無名英雄。他的高尚品德,影響和帶出了一支過硬的科技隊伍。這支隊伍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民主的學術作風,不計名利,團結協作,具有很強的攻關能力。這支無名英雄群體的特徵正反映了它的帶頭人——鄧稼先的品質。他的名字和我們的國防大廈緊緊連在一起。

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公主在倫敦舉行結婚典禮

1981年7月29日,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公主在倫敦聖保羅教堂舉行結婚典禮。

英國官方宣布,這是300多年來第一位英國王儲和英國的貴族小姐結婚,也是400多年來第一位英國王儲在聖保羅教堂舉行婚禮。如此的歷史背景以及盛大的規模、隆重的儀式,難怪英國報刊要稱譽為「世紀的婚禮」了。

清晨,倫敦天氣晴朗,氣候宜人。在王家車隊行經的白金漢宮到聖保羅教堂長達3.2公里的街道上,早就聚集了觀禮和看熱鬧的人群,估計達100萬人之多。沿途建築物的高層窗口邊,也站滿了觀禮的人們。據報道,他們是花了幾十英鎊至一百多鎊的高價,才得到了這麼一席地方。不僅如此,28日上午,就有數千名英國人在街邊佔好了位置,夜以繼日地連續等候。

上午9時整,遠近教堂的鐘聲齊鳴。我們站在對著聖保羅教堂的街口,清楚地看到:應邀來倫敦觀禮、身穿各色禮服的外國皇室人員、政府代表、外交使節和英國各界人士共2,500名貴賓,魚貫進入教堂。接著,從遠而近地傳來陣陣馬蹄聲。英國女王夫婦、查爾斯王子、黛安娜公主等英國王室人員,分別乘坐傳統裝飾的、精緻的王家馬車,由騎著高頭駿馬、身穿紅色武士服裝的王室衛隊護送,在11點鐘敲響以前先後到達。婚禮在教堂內進行了大約一小時後,王室人員又分乘王家馬車循原路回白金漢宮。

查爾斯王子32歲,是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的長子。儘管英國君主已經不再掌握行政實權,但是仍然被視作英國尊嚴的象徵和精神的支柱。查爾斯王子是英國王位的第一名繼承人。黛安娜公主年僅19歲,是斯本塞伯爵的女兒,曾在倫敦的一所幼兒園擔任教員。1981年2月24日,白金漢宮宣布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公主訂婚的消息後,英國新聞界和出版界一馬領先,作了大量報道,掀起了籌備婚禮的高潮。尤其是進入7月下半月以後,他們每天的社交活動、言談舉止,都成了各家報紙競相報道的熱門消息。英國的兩家電視台對婚禮實況進行現場廣播,從早晨7時半開始,長達六七個小時。《獨立電視台》使用一架氣球飛船,在倫敦上空拍攝婚禮全景,據說,這家電視台全部拍攝費用高達50萬英鎊。他們還使用了30種語言,向全世界作婚禮的電視現場報道。

這次王室婚禮,給英國旅遊業帶來一個興隆的夏季。3月間,倫敦旅遊界人士告訴我們,倫敦的旅館已經不斷收到世界各地旅行社預訂房間的通知。據粗略估計,近期從美國來的遊客就有幾十萬人之多。又據介紹,7月份以來,參觀聖保羅教堂的遊客,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每天有15000人。

各行各業也都開動腦筋,他們認為,英國王室大辦喜事,也是他們大做生意的時候。近一個多月來,倫敦市面上到處出售王室婚禮的紀念品,品種多樣,我們見到的就有三四十種。郵局發行了紀念郵票,兩張郵票的票面值是39便士,可是商店出售時,連同印有聖保羅教堂圖案的信封,再蓋個紀念郵戮,出售價格提高到1英鎊至2英鎊不等。紀念品和紀念郵票都不乏買者,生意興隆。倫敦的地下鐵出售一種專供7月29日使用的特別車票,每張兩英鎊,許多人既買票乘車,又把車票留作紀念,一舉兩得。

在英國舉國慶賀王室婚禮的時候,英國經濟面臨著嚴重困難,失業人數已達280多萬,被稱為「社會危機」的群眾騷亂未息。一些英國人士對王子婚禮花費10億英鎊提出種種批評。

關注我們

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少年聽說讀寫大賽 的精彩文章:

TAG:青少年聽說讀寫大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