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留學生如何避免騙局?
很多人對留學生的印象都是兩個字:有錢。
前段時間中國留學生紀欣然被殺一案的兇手也說:中國留學生都有錢。
▲圖源北京時間視頻截圖
不是所有罪犯都通過殺人搶劫來獲得不義之財,他們更多選擇的手段是:詐騙。
美國國家校園公共安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ampus Public Safety)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欺詐(通常以網路的形式)是影響在美留學生的最常見犯罪之一。
調查表明,騙子會通過電子郵件、電話或其他方式聯繫潛在的受害者,要求學生轉賬,有時是數千美元,如果受害者不照辦,騙子就會威脅他們,表示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渥太華失聯留學生:「為什麼選擇我?」
7月2日,加拿大媒體報道了一則中國留學生劉偉明失聯的信息。
7月3日下午,劉偉明被找到,並在警察局交代了事情的經過,之後大家才知道,他的失聯和詐騙案有關。
▲圖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據劉偉明本人稱,他是在4月23號接到的(詐騙)電話。
在電話中,對方告訴劉偉明,他正涉及一個國際詐騙案,如果他是清白的話就立刻去報個案,並將電話直接轉到廣州公安局某分局。
劉偉明從沒接過大使館電話,更不了解相關詐騙案件,因此他很快就相信了對方的話。
最終直接打消劉偉明所有疑慮的,是對方說出了他所有信息和父母的信息。
劉偉明稱:
接通廣州公安局分局後,一名叫汪洋的警官跟我核對了檔案號,還給了一個公安局的查詢網站,並囑咐需在無人處打開,因為案件重大,甚至牽扯到國內一些政府、官員以及警察。
之後劉偉明也在該網站上發現了自己的罪名和通緝令,這下他慌了。
騙子見他上當,稱調查會延後,但要對他進行逮捕。不過看在他還在學習,只需要他提供13,000多加幣的「資金公證」就可以免除逮捕,證明他清白後這筆錢會退還。
劉偉明無奈照辦。
之後的事情就明了了,這個騙局本身就是一個無底洞,從最初的13000加元,到之後的41,000加元、52,000 加元、20,000加元......
期間因為資金不夠,對方還給劉偉明出了個主意,讓他以買車、交付課程的名義向父母要錢,同時還慫恿劉偉明向同學借錢。
劉偉明就這樣打給騙子將近13萬加元的金額。
最後,騙子認為僅僅從一個學生身上已經騙取不到多少了,便將魔爪伸向了劉偉明的父母。
▲圖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騙子打電話給劉偉明稱,現在進行最後的窩點國際追捕,為了保證劉偉明的安全,需要他找一個新的城市躲藏起來。
劉偉明照做,換了手機號、微信等通訊信息均不回復,在失聯的這幾天里,他每天都過得小心翼翼,生怕被壞人發現。
他不知道的是,在外界,他被認為失蹤了,他的父母和朋友到處尋找他,同時聯繫了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以及當地的警察和媒體。
在劉偉明躲藏期間,騙子要求他錄製了「救命」的錄音,理由是他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了。
劉偉明當時不知道,這錄音是用來向他父母勒索50萬加幣贖金的。好在他父母身邊的人察覺了其中的蹊蹺,而渥太華的警察也很快找到了劉偉明。
直到警察找上門,劉偉明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留學生如何免遭騙局?
電話網路詐騙案近幾年來屢屢發生,或許當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時候,我們都很容易看出這是騙局。
不僅僅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更多的是騙子的手段在不斷更新,總有方法讓你相信。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負責學生事務的助理院長、國際學生服務主管羅帕?羅吉(Roopa Rawjee)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騙局正在變得有創意。」
「騙子們正在想出新的點子,並擴散得很快。」
▲圖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廣大留學生要如何保護自己不上當受騙?
通過知識和懷疑保護自己
留學生們在出國前,一定要了解不同類型的騙局以及他們的性質。一些常見騙局包括與留學、住房和稅收有關的騙局,騙子會要求學生匯款或購買禮品卡等。
其實外國的許多大學和政府網站也列出了留學生可能遇到的常見詐騙類型,例如,耶魯大學國際學生和學者辦公室的網站列出了一些常見的騙局。
作為留學生,一定要日常關注自己將要前往的學校的網站,查詢是否有詐騙案例和相關報道。
如果收到可疑的電話或其他類型的信息,向所在的大學尋求幫助。
「我們建議學生掃描他們的電話,不要接聽來自未知號碼的電話,或者如果是他們不認識的人立即掛斷.」
羅帕?羅吉說,她補充說,在回應任何金錢要求之前,學生應該與大學警察或國際學生顧問交談。
政府機構和警察部門永遠不會打電話給他們要錢
前幾天加拿大發生過的一起假稅局詐騙案,受害者之前也聽說過類似騙局,但還是上當了,因為對方是「政府機構」,不過好在最後的結局很暖心。
據報道,Laurentian University的貝弗莉收到了一個電話留言,自稱是聯邦稅務局(CRA)說她牽扯進了一起案件,可能會被捕。
貝弗莉聽說過「假稅局詐騙案」,但是那個時候,她的心被驚恐佔據了,最終給騙子打去了600加元,事後得知真相才懊悔不已。
600塊錢對一個窮學生來說不是小數目,貝弗莉又氣又惱卻沒什麼辦法,最後為生活費憂心的她無奈在網上發起了一個捐款,並說明了自己的遭遇。
讓貝弗莉沒有想到的是,真的有一個陌生人給她捐了600塊錢,那位陌生人說自己也曾被騙過,能理解她的痛苦,所以想提供幫助。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貝弗莉這麼幸運,留學生在外更要注意。
據加拿大聯邦有關部門公布數據,僅在2017年一年,加拿大全國近1,000人因遭遇「假稅局詐騙案」,總計損失接近470萬元。
這件事過後,加拿大稅務局提醒國民,他們從未要求通過貨幣服務業務、Itunes禮品卡或比特幣支付欠稅。建議接到這類電話的人士毫不猶豫報警,或直接和稅務局聯繫。
「如果學生接到電話或電子郵件說他們遇到了法律問題,大學警察部門可以幫助確定這些信息是否合法,學生不應該害怕與大學警察互動並提出問題。」
伊利諾斯大學警察局的中尉Joan Fiesta曾告訴國際留學生,
「在網上或通過電話向個人提供個人信息,這就是風險。」
ref:
http://sh.qihoo.com/pc/9b8ad471f4103cb9a?cota=1&sign=360_e39369d1
本文為加拿大留學生報綜述,歡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0年跟蹤了88個家庭後,她發現,這三種能力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階層
※200個中國人組團去加拿大,199人被拒簽!為什麼會這樣?
TAG:加拿大中文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