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桑奇,最後的「告密者」將離避難地?

阿桑奇,最後的「告密者」將離避難地?

2017年5月19日,「維基揭秘」創始人阿桑奇站在厄瓜多駐英大使館的陽台上。圖/視覺中國

朱利安·阿桑奇,這位「維基揭秘」創始人,很可能即將結束他6年的避難生活。厄瓜多總統萊寧·莫雷諾27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說,希望以確保阿桑奇人身安全前提下,結束阿桑奇在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的庇護。厄瓜多與英國政府正在協商應如何終結阿桑奇的避難狀態,讓他從使館離開。

如果厄瓜多取消庇護,阿桑奇會不會被抓?對「維基揭秘」又意味著什麼?

阿桑奇的「保護傘」

阿桑奇生於澳大利亞,從小居無定所,18歲時與女友生下一子。他在墨爾本大學學習過物理與數學,但從未畢業,他稱學習物理是為了智力刺激,試圖破解宇宙背後的秘密法則。但阿桑奇卻是一名「天才黑客」,20歲時侵入加拿大電信公司「北方電訊」設在墨爾本的主終端。阿桑奇還曾參與創建澳大利亞最早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做過程序設計員研發軟體。

2006年12月,阿桑奇創建「維基揭秘」網站,不斷向世界公開一些令人震驚的機密消息。2010年,「維基揭秘」「公布了大量美國軍方的機密文件,文件由美國士兵布拉德利·曼寧提供,披露了美軍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的眾多戰爭罪行,舉世震驚。

文件引起轟動後,美國指控阿桑奇要求其為泄密事件負責。隨後,阿桑奇被瑞典司法機關指控犯有強姦罪,阿桑奇一直堅決否認所有指控,稱這些指控都是出於政治目的。2012年,為避免因強姦指控遭到逮捕被引渡至美國,阿桑奇向厄瓜多政府申請政治避難。厄瓜多前總統科雷亞同意向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

六年來,阿桑奇一直棲身在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內。但隨著新總統莫雷諾上任,阿桑奇與厄瓜多的關係急轉直下。莫雷諾對阿桑奇沒有好感,兩人關係很緊張,莫雷諾稱阿桑奇是「黑客」、「遺留的問題」及「鞋中的石頭」。

2017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難產」,阿桑奇公開批評西班牙政府的做法,其後西班牙政府向厄瓜多投訴,莫雷諾要求阿桑奇少介入政治。但阿桑奇在推特反駁稱:「如果莫雷諾讓我閉嘴,不讓我發表西班牙人權報告,那請拿出法律依據。」莫雷諾對此震怒。

以色列海法大學學者王晉認為,厄瓜多無法繼續成為阿桑奇的保護傘,一方面是之前提供給阿桑奇庇護的厄瓜多左翼德爾加多政府已經不再執政,另一個是阿桑奇在加泰羅尼亞爭議中,批評西班牙政府,從而違反了東道主有關在政治事務上要謹言慎行的要求,因此其已經無法獲得來自於厄瓜多政府足夠的庇護需求。阿桑奇被轉交可能是早晚的事。

今年3月,厄瓜多就已切斷阿桑奇在大使館的網路通訊,並取消了大使館的額外保安。

前路未卜

2016年美國大選前,「維基揭秘」曝光近兩萬封民主黨高層郵件往來記錄,讓希拉里勾結民主黨高層、內定黨內候選人、參與洗錢和操控媒體等無數醜聞被揭開,間接成全了特朗普。希拉里敗選後,多次怒指阿桑奇是俄羅斯的爪牙,阿桑奇一再否認。但「受益」的特朗普對「維基揭秘」並無反感,甚至在2016大選前表示「我愛維基揭秘」。

阿桑奇在2018年1月獲厄瓜多公民身份。離開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後,阿桑奇將何去何從?是否會被引渡到美國?

儘管去年5月,瑞典警方終止了關於強姦指控的相關調查。不過,英國警方強硬表示,就算瑞典撤控,英國也會進行拘捕,只要阿桑奇離開使館建築物踏上英國土地,就有可能被英國當局以違反保釋條件為由逮捕。

阿桑奇若被英國警方拘捕,會面臨「妨礙公務」及「藐視法庭」的罪行,將被判處3個月至2年的監禁。並且英國政府並未保證不會將阿桑奇引渡至美國,若被引渡至美國,阿桑奇會被美方以泄密罪起訴,最高判處終生監禁。

英國首相特里莎·梅曾表示,有關阿桑奇離開厄瓜多駐英大使館是否會被逮捕的問題將由英國警方來決定。至於是否支持英國將阿桑奇引渡到美國時,特里莎·梅稱,如果接到引渡詢問,英國將根據不同的案例做出決定。

阿桑奇曾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稱,若美國以涉嫌犯有間諜罪為由將他引渡回美國,他「極有可能」在美國監獄中被謀殺。英國《每日郵報》6月19日稱,阿桑奇的律師表示,阿桑奇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正在嚴重惡化。「他無法離開使館因為英國不會做出保證反對將其引渡給美國。英國正在強迫阿桑奇在庇護權和醫療權之間做出選擇。」

阿桑奇如果真的被抓,對「維基揭秘」而言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不過,王晉表示,阿桑奇所代表的是網路時代的「獨行俠」式的思想,其理念在世界範圍內有著不少的追隨者,因此即使阿桑奇入獄,「維基揭秘」即使受挫,新的「解密」欄目可能會繼續出現。

「告密者」時代「落幕」?

阿桑奇和曼寧、斯諾登等「告密者」(whistleblower)一道,不計後果地攪動世界,引發了極大的爭議,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被控向「維基揭秘」泄露大量機密文件的布拉德利·曼寧2013年因間諜罪被判35年監禁。被判刑後,布拉德利·曼寧改名為切爾西·曼寧,並宣布自己變性為一名女性。據BBC報道,曼寧在判刑後一直被關押在阿肯色州的一所男性軍事監獄,曾兩次自殺未遂。所幸,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卸任前夕,宣布減免了對209人的刑罰,同時赦免64人,其中包括曼寧。

如今,曼寧計划走向政壇,要代表民主黨,競選馬里蘭州參議員,她於去年11月遞交了競選申請,但她的獲勝機會不被看好。

阿桑奇曾宣稱,假如曼寧重獲自由,他就自願赴美。去年5月曼寧出獄後,阿桑奇卻未踐行諾言。

阿桑奇6年來並不好過,一直沒有離開過5層的使館建築,居住在一間不到20平米的改裝後的辦公室里,裡面最重要的設施是一盞日光燈。使館沒有花園,阿桑奇與外界的聯繫只有通過電話和電腦,每天從一家酒館訂餐。今年3月,阿桑奇又被切斷了網路、電腦與手機設備。阿桑奇曾表示,如果他被英國警方逮捕,美國就會立即公布對他的指控,為他的引渡鋪平道路。

相比之下,揭發「稜鏡門」的斯諾登這幾年生活相對充實。2013年,斯諾登向《華盛頓郵報》和《衛報》披露了關於美國國家安全局及英國情報部門網路監控計劃的機密資料,斯諾登因此遭到美國和英國的通緝。在斯諾登逃往俄羅斯的途中,美國政府註銷了他的護照,後來斯諾登一直留在俄羅斯至今。

斯諾登的律師稱,演講費是斯諾登的主要收入來源,斯諾登經常以視頻的形式在各大高校演講,有時露一次面可以拿到超過1萬美元。然而,如果回國,斯諾登可能遭到和曼寧同樣的法條起訴。根據《反間諜法》,斯諾登被美國以3項罪名通緝,至少可被判入獄30年。

阿桑奇、曼寧、斯諾登各自付出的沉重代價,給互聯網時代的「告密者」們敲響了警鐘。阿桑奇們之後,還會不會出現類似的「告密者」?

王晉認為,阿桑奇、斯諾登這樣的人物,都是對於傳統民族國際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解構和挑戰,因此在虛擬世界中馳騁之後必然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壓力和報復,這也是一種宿命。網路時代信息量巨大,而且魚龍混雜,既需要告密者指出真相,更需要引導者幫助看清真相。

「網路告密者不會落幕,時代的發展,信息的衝擊和技術進步是歷史的潮流,不可逆轉。」王晉說。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么思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