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七里香」所指考據

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七里香」所指考據

七里香

 七里香

周杰倫 

00:00/04:59

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杆上多嘴

妳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

......

每當旋律響起,就能瞬間回到初中畢業後的那個夏天,第一次從家裡的收音機里到周董這首新歌時就被打動。之後去縣城冒著高溫參加新生軍訓,間隙,教官請同學們表演節目,其中就有個又高又帥的男生就唱了這首《七里香》,深情款款,迷倒一片女同學,後來成為我們班班長。

江城的夏天,熱就一個字。但如今再聽這首歌,回憶起來,會覺得烈日下有樹蔭,樹蔭下有涼風拂面。新生活,新環境,新同學,還有周董的新專輯,新音樂,一切都如夏天一樣熱烈又豐盈,讓人充滿期待,滿心歡喜。

你突然,對我說

七里香的,名字很美

聽了這麼多年,我突然,很好奇,這「七里香」究竟是何種植物?

七里香也就是千里香

1.席慕蓉的《七里香》

據說,周董《七里香》這首歌的靈感,乃是來源於台灣詩人席慕蓉的同名詩作《七里香》,這首詩寫的是年輕時逝去的愛情,收入於席慕蓉於1981年出版的第一本同名詩集: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了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年輕時不懂得愛,二十年後,歷經人世滄桑,才感明白當年輕易放棄的感情多麼珍貴。但是曾經滄海,只有那夏夜的綠樹白花,如今依舊郁香滿園。這首詩寫的大概是初戀吧,看方文山給周董填的詞:「初戀的香味就這樣被我們尋回。」

這首詩中的「綠樹白花的籬」,應當就是七里香了。七里香是芸香科植物,綠樹、白花,就像一棵小金桔。在園林綠化上,七里香也確實用於製作綠籬。

七里香中文正式名為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為芸香科九里香屬小喬木,與柑橘、金桔是近親,所以它有個名字叫月橘。它的果實長不太大,成熟後直徑不足2厘米。

據《中國植物志》,七里香也就是千里香,又名十里香(台灣植物志)、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等。[1]大部分名字都帶有一個「香」字,且以七里、十里、千里甚至萬里為名,甚是誇張,但也說明它的味道一定是非常香了。以後有機會去南方要親身體驗下,看看比我們的桂花如何。在七里香和十里香之間,還夾著一個九里香。九里香(Murraya exotica)與千里香是同屬植物,僅從外觀上看,兩者之間幾乎沒有差別,且都被用於製作綠籬或製成盆景擺放。

最重要的是,千里香和九里香的花期在夏天。

2.古人藏書辟蠹的七里香

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的有兩處提及七里香,與席慕蓉詩中的均不同。

其一為「七里香」詞條:「七里香,生雲南。開小白花,長穗如蓼,近之始香。」[2]七里香詞條僅此一句,配圖似蓼。根據配圖以及《中國植物志》中的物種別名信息,該七里香指的是馬錢科醉魚草屬白背楓(Buddleja asiatica),是一味中草藥,花芳香,可提取芳香油。

白背楓,By Franz Xaver[3]

其二為「芸」詞條:「今謂之七里香」。書中還說,古人用以保護書籍防蛀蟲。沈括(1031-1095)《夢溪筆談·辯證一》載,「芸」即古人藏書辟蠹(dù)所用香草,時人稱之為「七里香」

古人藏書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者是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後葉間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驗;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予判昭文館時,曾得數株於潞公家,移植秘閣後,今不復有存者。[4]

北宋邵博(約1122年前後在世)《邵氏聞見後錄·卷二十九》也有類似的記載:

芸草,古人用以藏書,曰「芸香」是也。置書帙中即無蠹,置席下即去蚤虱。葉類豌豆,作小叢,遇秋則葉上微白如粉污,南人謂之「七里香」。大率香草,花過則無香,縱葉有香,亦須采掇嗅之方覺。此草遠在數十步外已聞香,自春至秋不歇絕,可玩也。

從以上兩則文獻來看,「芸」葉類似豌豆,作小叢生,一看就不是席慕蓉筆下的「綠樹白花」,而是一種草本植物

其種植歷史可謂久遠。《禮記·月令》曰:「仲冬之月……芸始生。」[5]東漢許慎《說文》:「芸,草也,似苜蓿。」這與沈括說的「葉類豌豆」一致。魏晉時,芸香受到歡迎,西晉文學家傅玄、傅咸父子,成公綏均作有《芸香賦》,時人庭院,帝王宮殿中都種有這種香草。[6]

by Gisling,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172082

至少在魏晉時,芸香已用於藏書防蟲。三國時魏國人魚豢(huàn)《典略》載:「芸香辟紙魚蠹,故藏書台稱『芸台』。」[7]但西晉文人所詠的《芸香賦》中並未提及芸香防蟲的功能,猜想那時此種方法尚不普遍,也或者紙質書籍並不多。而唐代已將芸香用於官方藏書,將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秘書省稱為芸香閣(杜甫詩「晚就芸香閣,胡塵昏坱莽」)。唐代詩人楊巨源《酬令狐員外直夜書懷見寄》:「芸香能護字,鉛槧善呈書。」以香草保護書籍,多少有幾分浪漫和詩意。

宋代芸香的運用想必已經普及,官方館閣及私人書房中皆有芸香。梅堯臣(1002—1060)《和刁太傅新墅十題·西齋》:「靜節歸來自結廬,稚川閑去亦多書。請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間有蠹魚。」這西齋應該是刁太傅新修別墅中的書房。張邦基(約1131年前後在世)《墨庄漫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文潞公為相日,赴秘書省曝書宴,令堂吏視閣下芸草,乃公往守蜀日,以此草寄植館中也。因問蠹出何書,一坐默然。蘇子容對以魚豢《典略》,公喜甚,即藉以歸。

文潞公即北宋大臣文彥博(1006—1097),出將入相五十年,多所建樹,蔡京專權時,被劃為元祐黨人,司馬光排第一,文彥博第二,後宋徽宗追復太師之職,謚號「忠烈」。說文彥博為相之日,赴秘書省曝書宴。「曝書宴」乃北宋一年一度曬書去潮防霉,以及士大夫之間切磋學問、聯絡感情的集會。[8]集會上,文彥博向在場的官員介紹他當年從家中移植於藏書閣外的芸草,然後突然問眾人:「蠹出何書?」這裡其實問的是「芸香辟蠹」的出處,眾人一臉懵逼,只有蘇子容一人對答《典論》,這也是正確答案。

哎,宋代文人真有情調啊!草木皆學問。

by Zhangzhugang,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7751629

明代天一閣藏書亦用芸香。清代曲家謝堃(1784—1844)《春草堂集》載:

范氏天一閣藏書甚富,內世所罕見者,兼藏芸草一本,色淡綠而不枯,三百年來,不生蠹,草之功也。

天一閣是我國最早的私家藏書樓,由明朝中期兵部右侍郎范欽(1505-1585,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退隱後主持修建,位於浙江寧波,如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天一閣藏書最多的時候達5000餘部,70000餘卷,其中不乏各種珍本、善本。可多虧了芸草,天一閣的海量藏書才歷經上百年不為蟲蛀。

所以小小的芸草,在保護古籍、傳承文化方面可謂功不可沒。而古人所說的「書香門第」,這「書香」大概就有芸草之香吧。由於芸草在保護書籍上的重要作用,它幾乎成為書的代名詞:書齋稱「芸窗」或「芸館」,書籍被稱為「芸帙」、「芸編」,校書郎稱「芸香吏」,書籤稱為「芸簽」。

3.芸香究竟是何種植物

說了這麼多,防蟲的「芸香」究竟是何種植物呢?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並未確指,只是羅列了歷代典籍中與「芸」有關的記載,配圖也是異常的潦草。

植物名實圖考「芸」配圖

但在「芸」之前的第三種植物「辟漢草」中,吳其濬提出了一種猜想:

辟漢草,處處有之。叢生,高尺余,一枝三葉,如小豆葉,夏開小黃花如水桂花,人多摘置發中辟汗氣。按《夢溪筆談》:「芸香葉類豌豆,秋間葉上微白如粉污。《說文》「芸似苜蓿」,或謂即此草。形狀極肖,可備一說。」[9]

故吳其濬認為芸香可能就是辟漢草。

而辟漢草又是什麼呢?據王大均《芸香考》,近代植物學家鄭勉教授在《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中給出了答案:「《植物名實圖考》芳草卷二十五之辟漢草,疑即草木樨。」[10]《中國植物志》認同這一觀點,並認為草木犀(辟漢草)即古人護書辟蟲的芸香。

草木犀

據《中國植物志》,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豆科,二年生本草,總狀花序長6-15 (-20)厘米。其葉酷似苜蓿,花為黃色,花序成穗狀,這與宋梅堯臣詩《唐書局叢莽中得芸香一本》的描述極為相符:「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黃花三四穗,結實植無窮。」

所以筆者認為,別稱七里香的芸香,實為草木犀。今人寫文章多以為芸香是禾本科的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或芸香科的芸香(Ruta graveolens),皆是為植物命名所誤導。

如今芸香科的「科長」芸香,各部分均有濃烈的特殊氣味,並不一定是香氣; 花倒是黃色,但並非穗狀;其原產地中海沿岸,應該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的。這種舶來之物種引進之後,定名者借用芸香這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古名,而且使其成為柑橘之類樹木的一科之長,不知道原因在哪裡。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3(2)卷,第141頁。

[2](清)吳其濬著,張賢瑞等校註:《植物名實圖考校釋》,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07頁。

[3]By Franz Xaver,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635600

[4](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華書局,2016年1月第一版,第57頁。

[5]東漢鄭玄注曰:「芸,香草也。」(清)孫希旦:《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498頁。

[6]傅玄《芸香賦》序云:「世人種之中庭,始以微香進入,終於捐棄黃壤,吁可閔也。遂詠而賦之。」西晉成公綏《芸香賦》:「去原野之蕪穢,植廣夏之前庭。莖類秋竹,葉象春檉。」可知,芸香已進入人們的庭院中成為常見的觀賞植物。《藝文類聚》引《洛陽宮殿簿》曰:「顯陽殿前芸香一株,徽音殿前芸香二株,含章殿前芸香二株。」《晉宮閣名》曰:「太極殿前,芸香四畦;式乾殿前,芸香八畦。」可知魏晉時的宮殿亦種有這種香草。《洛陽宮殿簿》、《晉宮閣名》為唐以前著作,今不存。

[7]《典略》已佚,見裴松之注本《三國志》。

[8]林明:《古代曝書及得失》,《圖書館學刊》,2012年第4期。丘浚《大學衍義補》卷九十四載有宋神宗時曝書制度:「神宗元豐三年(1080),改官制,以崇文院為秘書省,刊寫分貯集賢院、史館、昭文館、秘閣經籍圖書,以秘書郎主之,編集校定,正其脫誤,則校字郎正字主之。歲於仲夏曝書,則給酒食費,諫官、御史、待制以上官彼赴。」見《大學衍義補·中·九十四卷》,京華出版社,1999年,第807-808頁。

[9](清)吳其濬著,張賢瑞等校註:《植物名實圖考校釋》,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08頁。

[10]王大均:《芸香考》,《園林》,2000年01期。

作者簡介:江漢湯湯,企業職員 / 美術館公共教育志願者 / 自由撰稿人,現居北京。

圖文編輯:蔣某人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轉載請保留以上聲明

iPhone用戶可通過下方二維碼打賞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圖鑑 的精彩文章:

梓樹和楸樹 木莫良於梓
光與影.東與西

TAG: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