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Facebook要發射互聯網衛星?想要造福全人類

Facebook要發射互聯網衛星?想要造福全人類

編輯 | 麻粒兒

微信 | ai_xingqiu

網址 | 51aistar.com

互聯網連接良好的黃金標準是光纖電纜,但鋪設這些電纜的成本高昂,而且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這會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因此,在某些偏遠角落,人們通常通過大型的地球同步衛星連接互聯網。

但是這些大巴尺寸的設備只能提供非常緩慢的網路速度。許多公司認為,讓地球上大約一半未聯網的人口觸網的更好的辦法是,將較小的衛星群發射到距地球100至1250英里的近地軌道上。

根據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針對《連線》雜誌所起草的「信息自由條例」(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請求回復的電子郵件,以及Facebook公司的證實,Facebook正式加入這一造福人類的行列。

郵件顯示,Facebook希望在2019年年初發射自己的互聯網衛星Athena。該公司提交給FCC的申請文件還披露,一家名為PointView Tech LLC的隱形公司正投入數百萬美元研發實驗衛星,該新設備旨在「有效地為全球範圍內未提供網路服務或服務欠缺的地區提供寬頻鏈接」。

由此,Facebook加入了其它從事類似項目的公司的行列,包括「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和獲得軟銀集團投資的OneWeb。事實上,SpaceX今年2月剛發射了前兩顆衛星,但這對於他們想要發射的數千顆Starlink衛星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郵件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7月,隨後的官方證實也佐證了IEEE Spectrum在5月發表的一篇文章。該文章根據公共檔案推測Facebook已經啟動一個衛星互聯網項目。

最新的郵件詳細提到FCC官員和Facebook的律師之間的會面。據悉,Facebook僱傭的這家律師事務所專門代表客戶出席政府機構的會議。

該郵件顯示,Facebook還分別在2017年6月和12月與FCC進行了隨後的洽談。

在今年4月底的另一次談判中,上述這位律師要求安排另一次會面,討論他的當事人的「小型衛星實驗申請」。此次申請在第二天就以PointView Tech LLC的名義提交給了FCC。

在多次談判中,PointView Tech LLC與Facebook沒有任何直接關聯。這名律師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代表PointView Tech LLC公司,而不是Facebook。但一些電子郵件中有證據表明,PointView Tech LLC是這家科技巨頭的子公司。

例如,在2016年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這名律師用不同的公司名稱來指代他的客戶FCL Tech,這家公司先前已證實是Facebook的子公司公司。然而,在另一封2017年12月的電子郵件中,這名律師提到「FCL Tech/Pointview LLC」,就好像他們是同一個實體一樣。

然後,在今年5月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這位律師又直接提到了Facebook。在一次協調會議的談判中,這位律師表示,「來自Facebook」的四名代表將出席會議。根據領英的個人資料顯示,這4名代表都受雇於Facebook,擔任律師、政策負責人或工程主管等職務。

據《連線》雜誌報道,Facebook證實Athena是他們正在開發的新互聯網衛星的項目。「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關於該項目方面具體的、可分享的消息,但我們認為衛星技術將成為促成下一代寬頻基礎設施的重要因素,將寬頻網路連接帶到欠缺或完全沒有互聯網連接條件的農村地區成為可能。」Facebook發言人在其證實聲明中表示。

Facebook發射新的互聯網衛星的計劃聽起來可能有些雄心勃勃,但並非不尋常之舉。長期以來,儘管遭受過非議,該公司一直志在將世界各地數十億缺乏可承擔的、優質的網路服務的人口聯繫起來。

2013年,Facebook宣布了Internet.org計劃。這是一個包含多個階段的龐大計劃,旨在連接那些無法上網的人。

這一計劃中最廣為人知、也最具爭議性的Free Basics項目讓60多個國家的人免費訪問一些網站,其中包括Facebook。批評人士抱怨稱,Free Basics創造了一個雙層互聯網,進一步加劇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印度最終在2016年否認了該項目的合法性。


MIT:衛星互聯網面臨的挑戰是可負擔性

Internet.org的另一個部分是Connectivity Lab實驗室,這是一個開發新技術來促進互聯網接入的研究團體,其中包括衛星。2016年,該實驗室搭載SpaceX的火箭發射了一顆衛星,旨在為非洲地區提供網路服務。

不幸的是,火箭最終爆炸,該衛星也隨之被摧毀。然而,這顆衛星本來是要發射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上——位置遠高於Facebook正在開發的低軌道衛星Athena。

Facebook也花了數年時間打造可為地球傳輸網路的Aquila太陽能無人機。但在上個月,Facebook宣布將不再開發飛行器,儘管仍在開發軟體等相關的技術。

目前,Athena只是單一的研究項目。但如果Facebook在未來要嘗試建立一個完整的衛星網路,可能會面臨許多的挑戰。

與在地球上空2.2萬英里運轉的大型衛星不同,低軌道衛星需要成百上千顆衛星的網路才能發揮作用,這就大大增加了運營的成本。

研究納米衛星的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學副教授Kerri Cahoy說:「如今,衛星互聯網所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可負擔性,是其能否在成本上與有線網路或其他光纖網路競爭。

衛星是使成本升高的因素之一,它們的建造成本非常高昂。」2015年,她獲得了Facebook的Connectivity Lab實驗室的研究資助。

Facebook、SpaceX等公司並不是第一批對發射近地軌道網路衛星感興趣的公司。上世紀90年代,比爾·蓋茨資助的Teledesic也曾進行過這種嘗試,但沒能成功,最終申請破產。其他追求類似項目的公司,如Iridium和Globalstar,基本上也都慘淡收場。

單靠衛星技術無助於培養數字素養,也不能說服人們上網(或上Facebook)是好事情。但這確實是一個開始。

如果你想了解

最前沿的AI技術和場景應用

一網打盡AI界前瞻科技和深度報道

歡迎關注AI星球,並轉發朋友圈為我們打Call~~

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創造優質內容的不竭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星球 的精彩文章:

看這些科技圈三十歲以下大佬如何創造價值,改變世界!
科技反噬論:人類蝸居「雲端」,演算法蠶食世界

TAG:AI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