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9世紀的一位英國女性獻給祖國的一份厚禮|吳琪

19世紀的一位英國女性獻給祖國的一份厚禮|吳琪

原標題:19世紀的一位英國女性獻給祖國的一份厚禮|吳琪


到英國旅遊,可看可玩的地方太多。首都倫敦一個地方就有像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白金漢宮、溫莎宮、格林威治天文台、特拉法加廣場、威斯敏斯特教堂、議會大廈和大本鐘等等景點。如果你登陸百度旅遊,在你眼前跳出的是200多個「不可不去的地方」。掰開指頭算一算,一天去10個地方,也得花上20多天。所以跟團旅遊也只能去那些最最最著名的景點。


光顧像英國皇家植物園這種地方的,一般不是旅遊團,更多的是自由行者,或者是英國當地人,再不就是來自世界各地「遊學」的孩子們。


我們來往英國幾十次,參觀英國皇家植物園也是頭一遭。


英國皇家植物園,以其豐富的植物物種、宏偉的規模、悠久的歷史,在2003年成為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她收錄了約5萬種植物(其中包括超過1.4萬棵樹,是已知植物種類的1/8,其中包括許多已經在野外滅絕了的植物);她佔地面積為360公頃(大約5400畝);她最早的部分建於1795年。





熱帶雨林棕櫚室和溫帶植物溫室是兩個最值得看的地方。





熱帶雨林棕櫚室







以上6圖是溫帶植物溫室,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小學生前來學習和臨摹珍稀植物。


但是你如果往中式寶塔方向走,你會暫時離開人頭攢動的遊客,在一個人少幽靜的地方發現一座19世紀的紅磚建築。這裡面展示的不是珍稀植物,而是陳列著19世紀一位女性近千幅珍稀植物油畫作品,裝載著她勇敢傳奇的一生。




她就是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1830年10月24日-1890年8月30日),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勇敢的旅行家、博物學家和植物畫家。



她用15年時間,足跡遍及非洲、美洲、亞洲以及澳大利亞,繪製出上千幅植物和景物油畫作品,並將她的旅行經歷記在日記本里。


她喜愛畫植物。最初,她純粹為了消磨時間,之後在週遊世界的過程中,她對植物的繪畫,也引起了她對自然世界植物研究的興趣。她甚至發現了不被當時人們知曉的植物——諾斯豬籠草(這種植物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瑪麗安娜·諾斯畫的「諾斯豬籠草」


瑪麗安娜·諾斯的自傳《快樂一生的回憶》(Recollections of a Happy Life)第一版的封面即是一幅鎏金的諾斯豬籠草作品。她對發現諾斯豬籠草這樣寫道:


「埃弗里特先生爬上附近的一座山,給我帶下來了一些具巨大捕蟲籠的標本。我給最大的一個捕蟲籠畫了一幅畫,這幅圖後來引起了維奇先生的好奇,使他派了一位訪者來尋找它的種子,並種植出了植株,之後約瑟夫·道爾頓·胡克爵士將其命名為諾斯豬籠草。這種豬籠草的捕蟲籠通常有一英尺長,上面覆蓋著深紅色的斑點。」


1879年,她將其全部繪畫捐贈給了英國皇家植物園, 同時,她還為保存這些畫,自己出資修建了這座畫廊。在此期間,她參與該畫廊的建設工程,為內部裝修出謀劃策,並且繪製門和壁畫。


當看完瑪麗安娜的植物油畫展覽,我對這個100多年前的女性能走出家門,遊歷世界的勇敢行為感嘆的同時,更為她獻給祖國這份厚禮、留給人類這些瑰寶的品德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部分瑪麗安娜的作品




用瑪麗安娜的油畫作品製作的旅遊紀念品

英國之行的其他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賽一家子 的精彩文章:

三餘讀書|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黃益
一位美國搖滾女王在倫敦西區颳起的旋風|吳琪

TAG:林賽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