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廷玉被乾隆打擊的體無完膚,乾隆為何如此對待張廷玉?

張廷玉被乾隆打擊的體無完膚,乾隆為何如此對待張廷玉?

乾隆對待張廷玉的態度,是由乾隆和張廷玉兩個方面共同造成的。

先說說張廷玉。

張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也是雍正朝的被雍正一直倚重的首輔大臣,無論是在「九子奪嫡」當中還是後來雍正朝的「新政期間」,張廷玉是始終堅定的站在雍正一邊,為雍正的登基和推行新政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如果說,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是因為明珠和索額圖黨爭,康熙為了平衡局面而提拔並開始重用的話,雍正一朝,張廷玉就是已經如日中天了,到了乾隆朝,張廷玉無論從重要程度和年齡上都已經開始日薄西山。

張廷玉在乾隆,雍正兩朝,除了是一位能臣,還是一位「純臣」,他老成持重,從不結黨。唯康熙和雍正馬首是瞻,政務上也少有疏漏,為此儘管在康熙雍正兩朝張廷玉也並不是沒有對立面,但是處世幹練,冠名磊落的張廷玉,即使是他的對手,政敵也拿他沒什麼辦法,何況康熙和雍正對這個「純臣幹吏」欣賞有加,倚為心腹。

但是,兩朝的重用和位置越來越高,使得張廷玉客觀的變成了一個「門生故吏」和「家族後代」組成的龐大的派系團體的「掌門人」,張廷玉不再是「純臣」,至少在乾隆眼裡張廷玉不再是「純臣」。

同時,康雍兩朝,特別是雍正朝的功績包括雍正答應的「享配太廟」的極端榮譽,使得張廷玉多少有一些居功自傲。具體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第一,和鄂爾泰之間的黨爭問題。在康雍兩朝,張廷玉最為被兩朝皇帝讚賞和信任的就是「做不結黨的純臣」,張廷玉一直恪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為臣法則,以實幹為原則,不妄議,不妄言。但是到了乾隆朝,這個「純臣」已經成為了滿朝文武當中「漢臣的精神領袖」,自覺不自覺的成了派系一方的的代表。而張廷玉竟然已經對此很麻木。這讓乾隆非常不滿,鑒於,或者說看在張廷玉對他的爺爺和爹的輔佐,乾隆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隱忍的。但是在心裡,他已經開始討厭這個「三朝元老」,而張廷玉竟然不自知,顯然是老糊塗了。

在這一點上 張廷玉的錯誤在於,他對康雍兩朝的貢獻,想讓乾隆買單。這一點上就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是這樣的心態,把歷史的功績拿來讓一個新的總裁簽單。新總裁內心的厭惡可想而知。

第二,倚老賣老,並且有「拿老子綁架兒子」的嫌疑。雍正為了感謝或者說表彰張廷玉一直以來的「鞍前馬後」,臨終前承諾「他日張廷玉享配太廟」 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榮譽,整個清朝,也只有張廷玉有這個待遇。

這個承諾也有一點「遺詔」的意思,乾隆登基以後,沒有再提及此事,想必心裡不是很舒服,畢竟是相當於「父債子還」,張廷玉對於乾隆朝還有多大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張廷玉對這件事很認真,認真到要親自提醒乾隆,大概的意思是:你爹答應我死了以後享配太廟,你別忘了,最好你給我寫個字據,免得到時候你不認帳。

這樣就十分過分了。這相當於「空口無憑立字為證」——不相信乾隆的記性更不相信乾隆的信用!

相信乾隆心裡恨得牙痒痒。但是做為皇帝還是要有風度的,畢竟這個承諾是他爹給的,推翻就顯得小心眼。

而張廷玉三番五次的要求「告老還鄉」,這讓乾隆憤怒無比——這個張廷玉為了配享太廟,都等不到死,想活著看見這個「殊榮」。

但是,既想得到殊榮,又不想為朝廷,確切的講是不願意為乾隆朝效力,不但不講理,還有藐視朕的意思——難道朕的德行都不配你為朕效力了嗎?

當然,最終還是張廷玉老來昏聵,讓自己的二兒子代他去謝恩,徹底惹惱了乾隆——朕就是在有涵養,也不能這麼拿豆包不當乾糧!

於是張廷玉被收拾了,收拾的挺慘的。

罷官抄家。

張廷玉算是晚節不保的典範。

再說說乾隆。

如果說乾隆的爹雍正皇帝是一個「面冷心熱」的皇帝的話,乾隆就是一個「面善心冷」的皇帝。

乾隆是一個崇尚「乾剛獨斷」的皇帝,這個特點,從他後來重用和珅就略見一斑。

同時,乾隆對於他爹的很多做法並不是完全贊同的,儘管他爹給他留下了非常厚實的家底,但是他更加崇拜或者讚賞他爺爺的治國理念和「賢德君王」的形象,張廷玉和鄂爾泰之間的鬥爭,從某種意義上是對於「祖制」的理解,張廷玉的「祖制」是雍正的「新政」,而鄂爾泰的「祖制」是康熙朝的「開明」,但乾隆更傾向於後者,於是在張廷玉和鄂爾泰之間的黨爭當中,乾隆是傾向於鄂爾泰。

對於張廷玉的「享配太廟」,乾隆並不情願,儘管張廷玉也做過他的老師,但是「政見不同」使得乾隆並不看好張廷玉。

在乾隆看來,張廷玉已經過時了,但是張廷玉沒有自知之明,迂腐,昏聵,結黨,傲慢都是這個三朝老陳的標籤。張廷玉的功勞屬於前朝,對於乾隆來講,張廷玉更像一個甩不掉的累贅。

另外一個方面,乾隆又十分期望張廷玉能為乾隆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主要是為了向世人說明乾隆皇帝是一個英明的皇帝,張廷玉這樣的老臣也會不顧生命輔佐他,崇拜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那個時候配享太廟,就是乾隆對朝臣的「特別嘉獎」。可以彰顯乾隆皇帝的「英名賢德」,可惜的是張廷玉真的昏聵了。

於是,乾隆翻臉了。

有時候,如何全身而退,也是一門大學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甘知天下事 的精彩文章:

正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如何?
《雍正王朝》年羹堯的蒙古小妾們最終下場如何?

TAG:甘知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