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一群蒙古漢子在鐵木真家族的領導下,橫掃歐亞大陸,建立了疆域空前遼闊的蒙古帝國。蒙古鐵騎之所以擁有強大的戰鬥力,除了草原民族與生俱來的組織性外,軍事保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蒙古人的軍事保密技術來源於一種特殊的文字——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易讀難懂,只有少數貴族高層將帥才能看懂。行軍作戰時,蒙古人以八思巴文傳遞軍令,只有軍隊的最高主帥才能知道軍令的內容,具有非常高的保密性。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八思巴文通常刻在一塊令牌上,材質通常為銅牌或鐵牌,金牌或銀牌極為罕見,只有皇帝親自下達的軍令才有資格使用金牌傳遞密語,稱為聖旨金牌。目前發現的八思巴文令牌只有三塊,其中有一塊鐵質鍍金令牌,兩塊純銀令牌。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1961年的一天,烏蘭浩特的一個農民在挖河取沙時,意外地從河裡撈出一塊金屬牌,上面刻著許多彎彎曲曲的文字和奇怪的圖形,就連村子裡識字最多的老學究都看不懂。這位農民以為這只是一塊普通的金屬牌,就把它隨手扔到了菜窖里,一放就是三十年。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三十年後,老農生病去世,老農的兒子李獻功做生意賠了錢,血本無歸,就連老屋都被抵押了。李獻功收拾老屋時,在地窖中發現了這塊金屬牌,令他感到詫異的是,這塊金屬片在陰冷潮濕的地窖中存放多年,居然沒有一點兒銹跡,仍然金光閃閃,熠熠生輝。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李獻功拿著這塊金牌找了許多專家鑒定,但是竟然無人認識上面的文字,也說不出它的來歷。一位眼尖的專家發現金牌的圓孔中,刻有一行小字「張字九十六號」,懷疑這是從博物館盜出來的文物。雖然經過檢驗證明,這塊金牌含金量達46%,含銀量48%,但是由於來歷不明,竟然無人敢收。

李獻功失望之餘,只好把它當做黃金賣掉,金店老闆為了檢驗含金量,從金牌上剪下小小的一條進行化學檢驗。就在此時,專家們匆匆趕到,叫停了檢驗工作,但遺憾的是,金牌已經造成了不可修復的損傷。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原來這塊金牌大有來歷,竟然就是極為罕見的八思巴文聖旨金牌,現存僅此一塊,考古價值更是無法估量。在雙方交涉下,李獻功將金牌上交,作為交換,他得到了5萬元的補償。

這塊聖旨金牌流落八百年,終於找到了它的歸宿,如今正靜靜地躺在內蒙古大學博物館,見證著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的興起與衰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