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周末推薦」當患者意見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時,醫生該如何進行臨床決策?

「周末推薦」當患者意見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時,醫生該如何進行臨床決策?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健康報文化頻道(jkb_whyjk)

點擊藍字

「周末推薦」當患者意見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時,醫生該如何進行臨床決策?

關注我們

案情描述

患者劉某因胸痛來醫院呼吸科就診,醫生開了CT檢查單。但患者擔心CT對身體有大的輻射而拒絕做CT檢查。醫生告知患者,拍胸部平片可以作為一種替代性的檢查方案,並耐心地解釋了這兩種檢查方式的利弊:胸部平片雖然輻射小,但無法確定結節的存在,以及結節的良惡性;CT檢查雖然輻射比平片大,但其輻射劑量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而且準確率非常高。患者在權衡利弊後,依然選擇了做胸部平片檢查。

胸部平片拍完後,放射科醫生在撰寫報告時,發現患者右肺下葉有一個可疑的結節。之所以說是可疑,是因為平片是重疊影像(即身體很多部位影像的重合影像),因此觀察看到的結節並不一定真實存在,很可能只是個偽影。出於醫學的嚴謹性,醫生在報告中這樣寫道:「右肺下葉可疑結節,建議進一步CT檢查。」患者拿到檢查報告後感到十分不解,立即跑到呼吸科,想找大夫說理。

到諮詢台一問才知道,該呼吸科特別設立了一個叫巡診室的辦公室,專門安排X線、CT及MR醫生為患者答疑解惑。來到巡視室,患者大聲質問:「什麼叫可疑結節?到底有還是沒有結節?這個結節到底是不是癌?」面對這一連珠炮似的發問,巡診室的醫生不急不躁,再次向患者講解了平片和CT兩種檢查方式的利弊,以及檢查報告上所寫的「可疑結節」的含義,並建議患者進一步做CT檢查。患者一方面非常擔心肺內是否真的有惡性結節,另一方面還是對CT輻射耿耿於懷。在一番糾結後,患者最後還是決定再次做CT檢查,以確定結節是否真的存在。

「周末推薦」當患者意見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時,醫生該如何進行臨床決策?

【倫理評析】

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胸痛」主訴,從自己的臨床經驗出發開出了CT檢查項目,但患者因對CT輻射有懼怕心理,而拒絕接受這一檢查。出於對患者意見的尊重,臨床醫生選擇了次優的平片檢查方案,這是一種「醫生主導,參考患者意見和觀點」的臨床決策。

不過,臨床醫生的這種臨床處理辦法在倫理上存在一定的爭議。顯然,無論從既往的臨床經驗,還是該患者隨後又不得不做CT檢查的事實看,做CT檢查比做胸部平片更符合患者的最佳利益。儘管臨床醫生事先充分告知了兩種檢查方式的利弊,但患者因缺乏知識和經驗而難以取捨,不太清楚何為自身的最佳利益。為此,從維護患者最佳利益的角度考慮,臨床醫生應該堅持臨床診斷原則,不給患者提供並非最優的胸部平片檢查。

然而,臨床醫生經常會面臨一種倫理兩難情形,即一方面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要儘可能實現患者醫療利益的最大化。如何解決這個矛盾?這就需要醫生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儘可能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在這個案例中,呼吸科設立巡診室的做法值得肯定。醫生在介紹各種診斷、治療方案利弊的過程中,也無形中開展著臨床倫理諮詢活動。

「周末推薦」當患者意見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時,醫生該如何進行臨床決策?

事實上,充分告知,加強溝通,對比各種檢查方案的風險和受益,均是臨床倫理諮詢的重要內容。為此,通過對醫護人員的倫理培訓,充分展示倫理兩難情形的複雜性,講解倫理諮詢的程序和要點,對提高醫生的臨床決策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為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編輯:張昊華

校對:劉美琴

「周末推薦」當患者意見不符合自身最佳利益時,醫生該如何進行臨床決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增肌減脂,健身後30分鐘你該如何補充營養?
「周末推薦」羅點點:「老了」的安樂死和新興的緩和醫療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