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葛劍雄:歷史上出現「人吃人」不能只歸罪於災荒

葛劍雄:歷史上出現「人吃人」不能只歸罪於災荒

原標題:葛劍雄:歷史上出現「人吃人」不能只歸罪於災荒


歡迎關注近現代史前沿


[導讀]歷史文獻上經常說"人相食",這個人吃人很複雜的,有些地方的官救濟工作做得比較好,儘管災很大,沒有人吃人,有些貪官把救濟糧都搜颳了,剛剛有點災就人吃人了。

歷史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的地理,英語講起來不是"history and geography",而是"historical geography"。


歷史時期的地理跟當代地理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同樣的科學原理,歷史地理研究的依據、信息主要是通過歷史文獻來搜集,當然也包括其它考古或一些科學技術手段。而當代地理更主要的還是依靠對現存的地理現象和地理景觀的考察。這是很大的區別。


歷史地理是怎麼一回事,好多人還不知道,以為就是歷史加上地理。實際我們做的是研究歷史時期的地理,英語講起來不是"history and geography",而是"historical geography"。歷史時期的地理跟當代地理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同樣的科學原理,歷史地理研究的依據、信息主要是通過歷史文獻來搜集,當然也包括其它考古或一些科學技術手段。而當代地理更主要的還是依靠對現存的地理現象和地理景觀的考察。這是很大的區別。


在這一點上,中國歷史地理跟外國的歷史地理研究比較起來就佔有很大優勢,因為現存的文明古國中,中國的文獻從甲骨文開始基本上是延續的,而有些國家的文字已經成為死文字,以後就不用了。另外,從秦朝開始到現在,中國歷代王朝主要部分幾乎全部覆蓋了今天中國的東部、中部的絕大部分地方。在這樣的一個延續的、穩定的空間範圍裡面,有延續的、豐富的歷史文獻,根據這些文獻來進行的歷史地理研究就有可能得到其它國家不能得到的結果。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包括了很大的範圍,包括各種地貌地形,所以這樣的研究對世界同時代各種地形地貌、不同緯度的自然環境的變化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正因為這樣,我們研究的是過去,但是也有可能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提供一點意見。

我想從以下幾方面通過歷史地理研究來看一看自然環境的變化。


首先一個,氣候的變化。大家現在都很關心未來氣候的變化,一種相當流行的說法認為從20世紀以來地球越來越變暖,而且速度在加快,又說北半球某些地方氣溫要升高得更快。這些話應該肯定是有根據的,20世紀很多數據都顯示著年平均氣溫在逐漸升高。但是不是只有這麼一種可能呢?英國、美國有少數科學家提出了相反的結論,認為地球很可能要進入一個小冰期,就是說不是變暖,而是不久就要變冷了。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這樣說並不是模稜兩可,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對氣象變化的科學觀測時間不長,用溫度計或其它儀器來觀測氣候變化最多只有160多年,能夠有160多年延續的氣候資料的在地球上只有50個站點,而這50個站點90%分布在西歐,範圍相當有限。比如中國比較早的上海天文台大概120多年,在這以前就沒有記錄。比如說去年北京,我看到的資料說10月份是42年來最冷的。因為這42年有資料,再往前就沒有了,北京的資料我想比上海的可能要短一點,但也是比較長的,中國大多數地方的縣城都是1958年以後才建立氣象站連續觀測記錄。


僅憑這些資料要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氣候變化受到很多自然要素的影響,比如太陽的活動有的周期比較短,太陽黑子的爆發一般11年一個周期,但有的周期比較長,如果有一個300年的周期在起作用的話,那麼以往的這些資料才剛剛過了它半個周期,氣溫一直往上升,你怎麼知道下一步就不會往下掉呢?影響地球的氣溫變化的究竟主要是人類的活動、二氧化碳的產生量,還是地球本身的變化,地球跟其它星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怎樣的呢?人類的活動可以加劇它的變化,可以使它向某一方面發展,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自然本身的變化,恰恰對這一漫長的變化我們掌握的資料太少。歷史地理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在這一方面已故的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做了開創性的貢獻,他早就注意到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間有很豐富的氣候資料。在他做了這開創性的貢獻以後,有很多科學家,包括很多搞歷史地理的學者,繼續做這個工作,比如我們研究所曾經把元朝以前所有能找到的歷史文獻里有關氣候的資料全部整理出來。資料中有些是直接的,如"某年某日,大雪",有的是間接的。竺可楨先生就指出有的應該通過物候學的方法來推測氣候,因為自然界的生物生長都是有規律的,在不受人類活動干擾的情況下這個規律往往是受氣候的影響。比如唐詩裡面講到某地某月某日"梅花初放",那麼我們可以跟今天比較一下,今天這個地方梅花什麼時候開的,如果開得比那時候早,一般就說明氣候暖了,如果比那時候晚,說明氣候比較冷。又如元朝時有記載說北京哪一天開始看到燕子了,當然現在城裡房子太多燕子不來是另外一回事,北京的農村肯定燕子還會來,燕子什麼時候來的跟當時作一下比較,就可以看出作記載的那一年跟今天的氣候寒暖的變化。還有一些就是通過那些歷史文獻裡面找到的某些自然現象、物候現象來推測當時的氣溫高低,或者當時某一種特殊的氣候。


這種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的時代,現在甲骨文里留下的10萬多篇基本上都破解了,裡面就有個比較奇怪的現象,裡面沒有"冰"字,這說明那時氣候比較暖和,否則"冰"字總要創造出來的。到以後的《詩經》就有"冰"了,《左傳》裡面多次提到"冰",像《春秋》裡面提到魯國哪一年王宮裡面沒辦法儲藏冰,以前都是冬天把冰收下來,夏天用的,但那一年收不到冰,也就是那年氣候比較暖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甲骨文裡面有七個地方提到了"象",比如有一條講到王打獵打到了幾頭象,又一條講到傍晚已經天陰了,晚上還能不能去打獵打象呢,這說明當時商的王都附近有野象,商的王都就在今天河南安陽及黃河以北,離今天大象分布的地方很遠。當然如果這樣一條例子可能是誤證,但把大量這樣的例子搜集起來,就可以做出比較可靠的結論,就是商朝時年平均氣溫在黃河中游這一帶要比今天高攝氏1到2度。氣溫低的例子也有,如歷史上關於黃河什麼時候結冰的記錄不少,可以跟今天作比較;又如歷史上記載有幾次長江幾乎冰住了,再比如渤海灣什麼時候封凍的,像這些記錄我們都可以找到。上海附近的太湖現在冬天根本沒有冰,但是南宋的時候有記載說太湖全部結冰,人可以在上面走,車在上面開。南宋的詩人范成大曾經描寫蘇州附近的運河裡面開船的時候,前面除了竹篙還要拿一個鐵鎚把冰砸碎,證明當時冬天氣溫比現在低。

關於自然災害,歷史上也有很多記載。比如最早的記載,周朝時山崩、地震,還有各種各樣的災害。中國歷史上關於地震的記載相當豐富,現在已經編了《中國古代地震史料》,很多都是地方志里的,我們研究所跟科學院的地球物理所和地震研究所一起編了三本《中國歷史地震地圖集》,把中國歷史上從周朝開始的地震,每一次震中在什麼地方,震級是幾級,波及的範圍在哪裡,用地圖的方式畫出來。其它像水災、風災、蟲災,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包括我們最近在研究傳染病,歷史上的鼠疫、霍亂,這都是自然災害。有幾位學者提出現在的自然災害是越來越多,認為根據史料的統計,中國的災害周朝一次,商朝兩次,到了唐朝五次,宋朝八次,清朝二十次,民國三十次,現在八十次,就給大家造成這麼一個印象。這個印象應該講相當片面,因為大家知道,歷史地理研究本質的東西是依靠歷史文獻,歷史上留下的文獻是越早越少,越後的越多,所以僅僅依靠文獻統計出來當然是越來越多了。比如我舉個例子,地方志是很重要的來源,我們現在看到的地方志是宋元時代的,宋朝元朝的地方志加在一起全國不到100種,明朝清朝民國的地方志加在一起8000多種,如果平均每一種方誌記載一個災害的話,那麼宋元就不到100次,而明清民國加在一起就8000多次,那怎麼可以?這樣算下來,再往前,周朝、三皇五帝一次災害都沒有,因為沒有歷史文獻啊。


另外一個還要看到當時做記錄並且傳下來的,一般都是文化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如果當時的人們都沒有文化,他們就口耳相傳,傳下來最多留下什麼"大禹治水"這樣的傳說,不會講什麼精確的記載。今天到非洲、南美洲有一些調查,當地老人會告訴你歷史上有很多水災,他就講不出哪一年代,因為沒有文字記載,隨他講,都是憑印象。這樣講的話,中國的什麼地方根據歷史資料的統計下來災害最多呢?


是首都附近,經濟文化發達的地方。因為首都附近經濟文化發達的地方對自然災害做記錄的人多,留下來的東西也多,所以才會有這個結果。而且同樣的災害如果發生在首都附近經濟文化發達的地方,人煙稠密的地方,引起的社會影響要比那些人煙稀少的地方、經濟文化落後的地方大得多。北京附近如果地抖一下,三級地震,大家很緊張,報上肯定要講。那年上海附近發生了一個很小的地震,我們許多學生嚇得全從樓上跑下來,有的還趕快從窗子往下跳。但如果報上登西藏尼瑪縣發生七級地震,大家聽過就算了,因為後面有句話,"當地人煙稀少,沒有什麼影響"。現在因為科學技術發達,記載方便,儘管沒有人,地震測到了,也就給報了,那古代呢,難道張衡的什麼地動儀能夠記載這些嗎?肯定沒有了。


所以僅僅根據文獻記載的統計結果說自然災害必定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這是不夠的。譬如說我們曾討論,要根據現存的文獻數量再來考查自然災害。比如剛才講的把方誌平均,看每種方誌記載多少種,那可能比現在純粹根據數量統計好得多。所以也就有一個學科交叉的問題,光是搞歷史的人恐怕只會這樣統計,如果跟進行數理統計的、做抽樣調查研究的人一起商量的話,可能就比較好。我知道國外研究這種資料有一種插入法,人工還要對數據進行一種整理,整理的過程就充分考慮到不同的標準,也考慮到史料留下來的數據本身的稀密度,這樣結果就比較好。但是即使這樣,是不是一定能證明發展到現在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呢?也不見得。當然我們也承認,從工業化以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球上要找到完全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環境恐怕已經很困難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不是人類的活動就是產生或擴大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從歷史地理研究看也不是這樣的,因為現在所知道的最大的一些災害,或者說造成破壞性最大的一些災害,恰恰是發生在工業化之前。比如說地震,大家知道解放後最大破壞的地震是1976年唐山的地震,死了24萬,傷了16萬,這在世界上是排在前幾位的,但到目前為止所知道的全世界死人最多的地震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陝西華縣的地震,當時統計到死的人有89萬,再加上其它地方間接死亡,加起來超過100萬,證明這一次地震力度很大,而且波及範圍非常廣。如果把當時陝西華縣的環境跟河北唐山相比,沒有任何工業化,附近沒有什麼高速公路、水庫、水壩,照樣發生了這樣大的災害,這隻能證明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地震的原理還不知道。那年唐山地震前,我們剛剛還很愉快,因為海城地震以前發了預報,就在愉快的時候一下子唐山來了個地震,什麼都沒有報。所以最近這幾年有個規定,不能隨便地發布地震預測,因為地震預報亂髮的話造成的社會影響不比災害本身小。

再比如說洪水,我們解放以後發過好幾次大的洪水。50年代的時候黃河的洪水曾經把鄭州的黃河鐵橋衝垮,長江1998年的洪水到現在大家還記憶猶新。但就拿黃河來說,現在所知道的最大洪水發生在清朝道光年間。洪水有指標,就是流量,一秒鐘流過截面的水是多少立方米,那個時候在今天河南陝縣這一帶洪峰的流量達到3.6萬,即每秒鐘有3.6萬立方米的水流過這個地方。40年代到50年代的時候黃河最大的洪水達到1.8萬到2.2萬,也就是說僅僅是那個時候洪水流量的一半多一點。那你說清朝道光年間人口比現在多嗎?水土流失比現在嚴重嗎?環境比現在還差嗎?都談不上,但這麼大的洪水就是發生了。所以僅僅在人的方面去找原因恐怕還是不夠的。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不少,這個說明目前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災害的根本原因還是自然本身的變化,而這個規律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沒有了解。我們關注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很有必要,但並不因此就認為只要我們人約束自己注意保護環境災害就能消滅了,還是要用主要的精力來關注自然界本身的變化規律,才能從根本上找到產生自然災害的原因以及防止的辦法。


這幾年大家很關注沙塵暴。北京的沙塵暴越來越嚴重,時間越來越長,有的說已經吹到上海了。但沙塵暴什麼時候開始的?是不是以前沒有?其實有,我在《後漢書·五行志》裡面找到了,當然沙塵暴這個名字是現代的。東漢時候,有一天,春夏之交,上面記載"黃霧四散",仔細看都是細細的灰塵從上面掉下來,就像土一樣,整整一天一夜,地方就在長安,今天的西安這一帶。我注意了黃霧,再去找,那就不止一次了,有的發生在河西走廊,有的甚至還要在長安的東面,就證明已經有了沙塵暴,不是近代的事情。


又比如西北的環境,西北原來都是茂密的森林,綠油油的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遊人越來越多,有沙漠、戈壁,光禿禿的黃土。這話對不對呢?沒錯,是這樣的,但從歷史角度看,秦漢的時候,羅布泊、蒙古高原南面這一帶已經是沙漠。所以《史記》、《漢書》裡面,有"漠南""漠北",有的時候寫成"幕布"的"幕",有的時候寫成"沙漠"的"漠",其實就是指一大片沙漠和戈壁。在當時已經有了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是寸草不生的,黃土高原也好,整個西北也好,有很茂密的森林,但是2000多年前已經有了今天的戈壁和沙漠,只是面積分布和今天不同而已。如果不知道這一點,盲目地認為凡是西北地區都要大規模地修補,是不對的。所以真正比較準確就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能種樹的種樹,不能種樹的種草,不能種草的變成荒漠也沒辦法,自然本身就是這樣的嘛。我們活動目標的制定一方面要根據我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歷史上附近的環境是怎麼樣的。


由於歷史文獻的疏漏、不確定,歷史地理的研究者如果不注意研究的科學性的話,很容易會得出錯誤的、模糊的、片面的結論,對現實會產生一種誤導。以前的史料一方面非常豐富,但是另一方面多數史料都不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記錄的,而且中國的史料有一個先天的不足,以前的學者文人寫慣了程度的表述,甚至是誇大性的描述,而缺少精確的量化。

我們看到歷史文獻上講災害很大,"人相食",人吃人了,但是不大講災害到底有多大。比如說大旱,那你給我講清楚哪一天到哪一天不下雨,可只寫了"大旱,人相食"。這個人吃人很複雜的,有些地方的官救濟工作做得比較好,儘管災很大,沒有人吃人,有些貪官把救濟糧都搜颳了,剛剛有點災就人吃人了。還有一些官喜歡通過這個來跟上面要救濟,把災害報得比較大,一有人吃人馬上上報,有些官就粉飾太平,說這裡風調雨順,自己要陞官。史料本身怎麼樣製造出來的呢?昨天才下大雨,今天已經報了這次造成損失100多億,巴不得馬上給他們減稅,我也不曉得怎麼這麼快就統計出來了。這樣即使統計出中國的災有多少,你說頂用嗎?不頂用。那麼歷史上也是一樣,而且更嚴重。


還有,有的時候多是一些描述,描述的人的參照物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我們研究中如果不注意這一點,那麼同樣的事物、災害和環境變化,不同的人就可以大相徑庭。比如說來自西北乾旱地區的人看到一片稀稀拉拉的樹就會說"這個樹林真好啊",相反如果從福建林區去的人會說"這裡的樹真差",這其實是同樣的東西。正像光看介紹的話,以為敦煌的月牙泉怎麼好,到那裡才知道是個小池子,而且還是人工的。


以上這些例子說明,歷史地理研究本身有弱點,就是這些資料往往是很難量化的,不精確的,如果自己缺少科學的頭腦,很容易被資料誤導,或者被現實誤導。所以對歷史上的記載僅僅根據它本身進行量化是很困難的,一定要用現在科學的眼光認真地作比較,看看它採用什麼標準,然後才能比較科學地把它復原。否則就很容易沒有自己的主見,為現時的一些需要或者比較流行的說法所左右。


來源: 人民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期刊資訊|《史學月刊》2018年第6期目錄
明清中國社會對歐洲商品不感興趣嗎?

TAG: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