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中的世界觀,看完讓自己的智慧瞬間提高!

《道德經》中的世界觀,看完讓自己的智慧瞬間提高!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是記錄了老子思想的一本書,道家思想的重要來源之一。《道德經》分上下兩篇,《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共81章。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德經》講的是謂先修自身心意,《道經》講的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

老子認為,世間對立的都是相輔相成的,比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老子思想中的辯證法,這個方法讓我們看到對立事物的真實關係。

在春秋時期,儒家文學非常流行,儒家思想提倡仁愛禮忠孝,認為只有仁愛禮忠孝才能讓人們的關係變得更好。老子面對儒家思想,採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得出仁愛禮忠孝才是社會風氣壞的主要原因,是大道被破壞的罪魁禍首。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自己的東西不必去搶,不是自己的也得不到。只有有智慧的人,才會讓自己立足於不敗之地。老子還說:水善利萬物。老子對水有一種熱愛,因為水有一種包容萬物的精神。只有有這種精神的人,才會把靈魂的高度提高。反之,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只是一味的「飽暖思淫慾」,那麼永遠也只能是井底之蛙。

老子認為柔軟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他解釋說,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都是柔軟的,離世以後,身體就會變得僵硬。只有柔弱的東西,才會懂得變化的真諦。就像一棵樹,在綠葉長青的時候,可以在風中搖曳。但一棵枯死的樹,只能在風的侵襲之下斷為兩截。

老子還告誡我們:在做人做事上,一定要看到」無「的價值。器具內部是空的,所以能裝東西;房子里是空的,所以人才能住進去。人們只注意到自己所能看到的東西,卻忽略了「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玲玲玉立 的精彩文章:

TAG:玲玲玉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