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優秀作訓參謀「改行」當指導員,咋回事

優秀作訓參謀「改行」當指導員,咋回事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西北某地,鐵騎隆隆;指揮所內,擊鍵聲聲。盛夏時節,第83集團軍某旅組織的一場對抗演練激戰正酣。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第83集團軍某旅軍政互換提高基層主官能力素質

優秀作訓參謀「改行」當指導員

曹志國 朱煒昊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康 克

西北某地,鐵騎隆隆;指揮所內,擊鍵聲聲。盛夏時節,第83集團軍某旅組織的一場對抗演練激戰正酣。

突然,導調組傳來信息:五連連長楊秋瑋「陣亡」,由指導員李喜樂接替連長指揮戰鬥。儘管事發突然,已退出戰局的楊連長卻信心十足:「這場對抗我們還有戲!」

這份信心不是憑空而來。據了解,指導員李喜樂曾是一名優秀的作訓參謀,裝備操作、指揮技能等訓練成績在全旅都是出類拔萃。該旅改制換裝後,李喜樂曾參與10多個專業試訓研究以及20餘冊教材編寫,是軍事訓練領域的行家裡手。

可就在去年6月,李喜樂主動要求換崗擔任指導員。當時,很多人都感到費解。李喜樂心裡清楚,換崗才能讓自己的素質更全面。他告訴記者,換崗的初衷源於2016年的一次演習經歷。

那年5月,五連剛換裝半年就接到參加演習的任務。作為機關指導組成員,李喜樂很快拿出了一份訓練計劃。可訓練展開後,連隊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個別人還出現了成績下滑的現象。隨後,李喜樂有針對性地採取了10餘種輔助方法,可連隊訓練成績仍起色不大。

究竟是咋回事?五連原指導員張毅超發現了癥結所在。原來,這次演習是改制換裝後該旅的第一項重大任務,各級領導都很重視,加上時間緊、任務重,不少官兵產生了畏難焦慮情緒。

針對這些情況,張毅超用連隊「尖刀精神」激勵官兵要敢於打頭陣、當尖刀,還組織向連旗宣誓、家屬贈寄語等活動,官兵士氣受到很大鼓舞。最終,五連圓滿完成演習任務贏得「開門紅」。

這件事讓李喜樂印象深刻:軍事訓練不光要有新的訓法戰法,戰鬥精神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一環。去年調整改革,他毫不猶豫地提出換崗,擔任指導員。巧合的是,所到連隊正是五連。

今年年初,五連擔負全旅新大綱試訓任務,除了原有的駕駛、射擊和通信3大專業,還要探索合成營建制下步兵、炮兵、工兵、偵察兵等7個兵種協同運用方法,任務壓力前所未有。

多年軍事崗位的歷練加上擔任指導員的工作經驗,讓李喜樂更能全方位了解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官兵的情緒心理。當官兵感到身心疲憊或者訓練遇到瓶頸時,他總能及時發現,靠上去談心交心,傳授幫教訓練方法;和連長一塊研究創新組訓方法,見縫插針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政治教育活動。

一戰到底、龍虎榜PK、趣味訓練……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讓大家身心得到有效放鬆,更讓連隊凝聚力顯著增強。

鏡頭拉回演訓場。「三班右翼發現小股『敵人』,請求友鄰掩護消滅!」臨危受命的李喜樂絲毫沒有慌亂。判明敵情後,他迅速將「敵人」坐標、目標性質、火力需求等要素通過指控系統向上級傳輸。不到一分鐘,炮火呼嘯而來,「敵人」被成功殲滅。一鼓作氣,李喜樂繼而組織連隊向「敵」發起數次進攻,最終贏得了這場對抗演練的勝利。

走下演訓場,李喜樂卻不見喜色:雖然連隊取得了勝利,但戰損率較高。一場檢討式的總結隨即展開,新戰法掌握不夠、新裝備操作不熟練等一系列短板被查找出來,一份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隨之出爐。

換崗,改變的不僅是崗位

第83集團軍某旅二營五連指導員 李喜樂

去年6月,我從旅作訓參謀的崗位調整到「尖刀五連」任政治指導員。

剛上任的時候,為了使連隊的管理更加規範,我先後提出「就寢規範」「自由活動規範」等20多條「正規化」管理規定。原本以為雷厲風行的作風能讓連隊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揚,沒承想,反倒打擊了官兵的積極性,讓連隊氛圍變得沉悶壓抑。

換崗,改變的不僅是崗位。後來我轉變觀念,把談心交心融入到訓練生活中去,並建立連隊官兵思想動態檔案,及時了解他們所思所想。此外,我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授課、文體活動等,充分調動官兵的訓練積極性,連隊的氛圍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段有點轉折的「開局」,也讓我更加了解到了政治工作服務戰鬥力建設的作用機理。

將近一年的換崗經歷,不僅讓自己的軍政素質有了提高,而且抓工作的招法也變得靈活多樣了。就像我們都熟知的「木桶原理」那樣,只有補齊短板,才能提高軍政複合能力素質,在軍旅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任務部隊和平積弊減少的啟示
走進「紅色尖刀連」 探訪連隊三件傳家寶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