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2:王陽明是個「情懷黨」

72:王陽明是個「情懷黨」

1

王陽明(1472~1529)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雖然清代不少學者有點看不上他,不屑於與之為伍,但他仍然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重要的一站。

直到今天,在日本和韓國也還是很有不少人記得他——誰讓咱們中國的思想家多得讓人愛不過來呢!

2

從思想特色上說,王陽明的思想可上達於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在其思想形成過程之中,不僅受到南宋時陸九淵(1139~1193)的影響,也吸收了佛教禪宗的心性思想。

天顯法師 繪畫

3

孟子處於戰國紛爭的年代,當時的國際現實是大國志在爭霸,小國艱難生存。不過孟子關心的是「義」而非「利」,是「道」而非「功」。

他天天講的是如何成就「大丈夫」,是如何「盡心」「知性」「知天」。他的目的重在培養學者的大丈夫情懷和聖人之心,並重視將自己的聖人之心與天地萬物相和。

4

顯然,孟子是個不知疲倦的理想主義者,在某種程度上孟子之學也是一種情懷之學。這一切對於當時學者而言,雖然很有意義但卻沒有作用。

因為對於學者而言,養家糊口與安身立命,才是當時嚴酷的社會現實。

所以孟子之學不受當時為政者及為學者的重視,即是必然的了。

其後的儒學者更加關注治國平天下之事。因為只有這種治學之路,才是既有稻粱之謀,又為國家所需,所以後世相當長一段時間,孟子一直不太受待見。

5

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思想,做到人與天地萬物之和的理想主義情懷在王陽明那裡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

孟子的情懷之學成就了王陽明的情懷之黨。

王陽明的思想十分豐富,既有對儒家學理的探討,也有對治世思想的實踐;既有對前人書本的深刻體悟,也有對聖賢之言的創造發明。

現在我們很難知道當他讀到北宋時張載(1020~1077)「為天地立心」的「民胞物與」思想和南宋時陸九淵所言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之言時是不是非常激動,但他很受啟發應該是必然的,因為這種情懷也許(一定)會感動了他。

如他說,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是以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教天下。

6

顯然,這種「聖人」即受到孟子思想的影響。

對於一個儒家情懷黨而言,所謂的「大丈夫」就是「士能弘毅」,就是捨生取義,就是對建設「人天之和」使命的一種道德體證與聖賢實踐。

這種聖賢實踐,可以在社會中,也可以在書齋中;可以在方寸之間,也可以在邊關廟堂;可以是剎那,也可以是永遠。

這種實踐的情懷,即是要在己心中與天地為一體,要在做事中能夠與聖人同行,要在為學中體達盡心、知性、知天之樂。

7

雖然王陽明學有所成,事有所功,上能體天達地,下可成賢致聖,但家中卻有吼獅一枚。

如果用白話而言,那就是有人說他——怕老婆。

(感謝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天顯法師慨允使用他的精彩繪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