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在肚子和手上的這幾個動作,對寶寶的消化功能有幫助!

為什麼在肚子和手上的這幾個動作,對寶寶的消化功能有幫助!

兒科推拿按摩對寶寶來說,無論是處於健康狀態還是疾病狀態都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是處於健康狀態,那麼適當的按摩對寶寶未來的健康只可能是錦上添花,而對處於疾病狀態的寶寶來說,按摩就無異於是雪中送炭。

一般來說,按摩對於大人亦或是小兒都是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的,適用於大人的轉移到寶寶身上來也可以起到作用。那麼在寶寶肚子上以及手上的什麼動作能夠關係到寶寶的脾胃消化功能呢?

妙法一: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又分為分腹陰陽和摩腹。

分腹陰陽操作:寶爸或寶媽用兩手沿肋弓角邊緣或自中脘(指的是中脘穴,由於寶寶的身體較小,大家將點定在劍突下)至臍,向兩旁分推100-200次。

摩腹操作:用掌或四指摩寶寶的腹部,操作五分鐘。

注意:由於寶寶的皮膚較為嬌嫩,避免大人的手太粗糙,建議大家操作前用滑石粉或是寶寶專用的爽身粉作為介質,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加強療效,二是為了防止寶寶皮膚被擦破。

腹部按摩的作用:

腹部按摩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

具體運用:腹部按摩能夠治療小兒嘔吐、噁心、便秘、腹脹、厭食等消化功能紊亂的病證,對於治療腹瀉的問題,接下來我們要配合推大腸治療。

妙法二:「大腸」按摩

這裡的大腸按摩不是指的腹腔內的大腸,而是定位在手部的大腸,當然,它的作用肯定是與消化功能有關的。它的定位在食指橈側緣,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條直線。「大腸」按摩分為補大腸和清大腸,二者合稱推大腸。

補大腸操作:大人從寶寶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100-300次。

推大腸操作:從虎口方向向食指方向直推100-300次。

從以上兩個操作可以看出,兩個方向剛好相反,所以大家在操作的時候可以來回在寶寶食指指尖和指根這段距離上來回推。

推大腸的作用:

推大腸具有澀腸固脫、溫中止瀉、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等功效;

具體運用:它能用來治療虛寒腹瀉、脫肛等症。

注意事項:同上,也應該主要防止寶寶皮膚擦傷而在操作的時候要選擇介質。

以上兩個手法就是運用來治療寶寶腹瀉、嘔吐、便秘的。

另外對於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如水樣的癥狀的寶寶,其泄瀉性質是屬於脾虛瀉、脾腎陽虛瀉的,可以加用一個方法:

妙法三:灸法

操作:選取足三里、中脘、神闕等3個穴位,用艾灸(艾條或是艾盒)或是隔姜灸操作10-15min。

1.足三里定位和作用: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這個距離用寶寶的手的大小來比對,寶寶的四指為三寸。1橫指大概為寶寶四指距離的1/3.足三里具有治療胃痛、嘔吐、噎嗝、腹脹、腹瀉、痢疾、便秘、下肢痿痹等作用。

2.中脘穴定位和作用: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同樣按寶寶的手的寬度來計算。它具有治療胃痛、腹脹、納呆、嘔吐、吞酸、呃逆、小兒疳積、黃疸、癲狂、臟燥等作用。

3.神闕:在臍區,臍中央。具有治療虛脫、中風、腹痛、腹脹、腹瀉、痢疾、便秘、脫肛、水腫、小便不利等作用。

以上3個穴位的灸法合上兩個按摩的方法,可以治療小兒的脾胃病證。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元御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醫生支招:寶寶鼻塞怎麼辦?
0—2歲寶寶繪本購買的一些啟悟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