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校友批胡鞍鋼全面超越論:花納稅人的錢做的國情報告,是不是應該更專業一點?

清華校友批胡鞍鋼全面超越論:花納稅人的錢做的國情報告,是不是應該更專業一點?

原文標題《淺談胡鞍鋼的全面超越論》

本文作者李志斌,清華80級校友

胡鞍鋼院長提出的中國全面超越美國的研究成果(中國在經濟實力(2013年)、科技實力(2015年)、綜合國力(2012年)上已經完成對美國的超越。到2016年,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15倍、1.31倍和1.36倍,居世界第一),掀起社會和輿論的大波,因為這些結論與我們的感覺相差太遠。

我不是這個行業的,和胡鞍鋼也沒什麼關係(胡沒在清華讀過書所以和胡院長不是校友),只是好奇這個結果是怎麼樣算出來的。找了一下有關文章,查到這篇,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 年第 1 期,標題是「對中美綜合國力的評估 ( 1990—2013 年)」。讀完,感觸頗深。和胡院長隨便聊兩句。

【1】 文章選取了中美在 8 個方面的資源類型進行計算,每個資源類型選取了 1-3 項指標,總共 17 個指標,比如:

- 軍事資源,選取的是軍事人員在全球的佔比,和軍事支出全球佔比。

- 知識資源,選取的是互聯網用戶、本國居民專利申請數、和 R&D 支出

- 國際資源,選取的是出口商品金額、進口商品金額

- 自然能源,選取的是商業能源使用量、農業種植面積、水資源

如果是普通博客,胡院長選什麼做指標沒人有興趣,但作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用納稅人的錢做的研究,而且可能對國家宏觀管理有影響,胡院長是否可以再詳細說明一下這 17 個指標的選取標準?

比如知識資源,為什麼最反映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指標如諾貝爾獲獎人數佔比不納入指標,卻把互聯網用戶這種以玩網路遊戲為主的數字納入指標?

中國麻雀多,胡院長會考慮選取麻雀數量作為自然資源的計算指標嗎?這東西外國少。

【2】 和指標相關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是「權重」,就是這個指標在計算模型中所佔總數的比例。粗看 8 個資源類型的權重都是 0.1 – 0.2 之間,其實看 17 個指標的權重,就看出作者這樣分類的「苦心「了。 GDP 和總人力資本都是占 1.0,而知識資源的 R&D 支出僅占 0.25,農業種植面積和水資源都是只有0.33 等. 建議胡院長修改一下,自然資源只要一個指標就是麻雀,這樣應該可以算出中國的自然資源是全球總和,區區美國的自然資源差我們千百倍。

【3】胡院長的計算模型,就是 17 個指標佔比乘以一個權重,然後求和,寫出來公式 NSR = ∑( ai × Ri) 看上去花里胡哨的,其實就是一個小學程度的公式。 作為中國第一的大學、國家級研究院的課題,計算模型竟然是小學方程式,真是治國如炒菜。胡院長的計算模型能不能稍微嚴謹一點像個樣子?要不別人還以為清華大學的教授、文科院士都是小學程度。

【3】 在這個簡單的計算模型中,胡院長好像有意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指標的計算質量,也就是說,胡院長的計算模型中,假設的是一個美國士兵的戰鬥力和一個伊拉克或者尼泊爾士兵的戰鬥力都是 1:1。胡院長,是您糊塗還是我木訥?

【4】 實際上,胡院長非常清楚這個計算模型中沒有計算質量的嚴重缺陷,「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指標無法反映軍事資源的質量…「。既然胡院長明明知道 1 和 1 是不一樣的,這是這個計算模型的致命缺陷,為什麼仍然要這樣計算?是有意的嗎?

【5】 胡院長的計算模型中,還有一個需要請教的問題,各項指標是否可以直接相加?文章說採用的是無量綱的比重法,計算各國主要資源佔世界總數比重,不同指標的佔比直接相加,相當於把一個國家的麻雀佔比數和諾貝爾獎佔比數直接相加,您不覺得這樣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嗎?請胡院長指教。

【6】作為工科出身,胡院長應該非常清楚這個計算模型中關於指標選取、指標歸類與權重設置、尤其是未納入質量等的致命缺陷,一再強調其「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國家各類資源的變化趨勢,在計算中卻不考慮指標隨著時間因素所發生的變化。比如水資源,1990 年和 2013 的水資源,中國、美國的數字都沒有變化。我相信美國的水資源可能是沒有太大變化,但胡院長敢說中國 2013 年的河水湖水和 1990 年的河水湖水比較沒有發生巨大變化?胡院長計算過現在還有多少河水湖水是還可以喝的嗎?

【7】 我們還沒有討論各項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比如天津、東北的 GDP 突然擠掉大量水分,這個胡院長應該比我們有更多數據。

【8】 一個國家的國力,不應該是這樣計算出來的。我們不敢妄猜胡院長是否心裡先有個數,然後再選擇指標再建模計算,但一個計算模型起碼要經過多重測算吧?比如套用「軍事資源=軍事人員+軍事支出」這麼「簡潔」的計算模型對印度、朝鮮和伊拉克軍事力量進行測算,應該很容易看到其計算模型的荒謬,比如印度軍人 127 萬,俄羅斯113 萬,印度軍事投入是 535 億美元、俄羅斯是 491 億美元,按照胡院長的模型計算,印度軍事實力是俄羅斯的 1.1 倍。以色列軍人 18 萬,軍事投入 140 億,印度軍力是以色列的 4.07 倍!胡院長你們做過這種簡單測算嗎?胡院長您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在說笑嗎?

在胡院長曆年的其他「研究成果「中也可以見到類似的方法學和計算模型,區別只是所選取的指標有點不同、指標的權重有所調整,計算模型簡單到令人咂舌。這方面我們外行,不敢妄猜胡院長是不是都是為了某個預設結果所做的「研究」模式。作為中科院博士、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文科院士,外加幾個清華博士教授,花著納稅人的錢做的國情研究報告,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這種世界級高水平雜誌上,是不是應該更專業一點、更「清華」一點?否則,真的讓我們這些清華校友很難堪。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學家圈 的精彩文章:

不要看中華民族到了新的危險時候的文章了 聽聽周其仁怎麼分析中美貨幣的!

TAG:經濟學家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