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中國古代有一本奇書名為《易經》,這本奇書流傳至今的只有其中一部分,那便是《周易》,孔子也曾誇過《易經》。然後也被奉為儒家經典,這本書里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們選取其中一句經典的名言來品讀,這句名言如今還被大學作為自己的校訓,以此來激勵學生。

易經

這句話出自《易經》,先來看看這句話的原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從整體上看,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整句話的意思是做人要像天空那樣剛強不息,能夠自己去主動追求卓越,奮勇前行,與此同時,做人還得像大地一樣厚實,有品德,為人厚道,海納百川。這句話用天和地做比喻,用天地的特點來形容人的品格,此等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志向讓人感慨。

這句名言整體地理解固然是沒有問題,但還有其他一些解讀,畢竟《易經》的高深讓人費解。

人生

幾千年來,古人認為天和地有著不同的象徵,為何要說「天行健」和「地勢坤」?有人覺得既然天運動的速度很快,那就用平常代步用的馬來比作天,而地是厚德,那就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牛來比作地,這麼一來,這句話的解讀就成了做人要像馬一樣自強不息,奮勇向前,但是內心還得像牛一樣,踏實勤勞,吃苦能幹。這麼一來理解就結合了生活,也更形象生動,不知大家的理解是怎樣?

我的理解比較直接,將「健」理解為堅強,將「坤」理解為包容,古時候人們的認知水平不是很高,認為天圓地方,於是天是每時每刻都在不停運動的,天一直在運動,永不停息,這種品質是謂堅強,所以人要成為正人君子,要像天那樣的堅強。而地由於是方的,並且在大地上生長了萬物,山川鳥獸蟲魚人都生長在大地上,這是一種包容,所以人要成為正人君子,要像地那樣的包容。有堅強的毅力和包容的心態,自然就會有積極進取的態度,正人君子不也如此。

人生

這句經典名言蘊含著做人的大道理,後來還機緣巧合地成為了大學的校訓,並影響深遠。曾在民國時期,梁啟超在給清華大學的學生做演講,名字叫作「論君子」,告誡做人的道理,其中便引用了《易經》里的這句名言,此後清華的學生便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並沿用至今。

堅強

一部《易經》,每字每句都蘊含著先人的智慧,單從這句經典的名言便影響深遠,還有很多同樣在勉勵這後人,不愧為儒家經典。不管這句怎樣去理解,都有其道理,人們敬畏天地,敬畏自然,用天地的品格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人之所以為人,也正是有了這些美好的品德,古人留給我們這些經典,值得去細細品讀。好好去做一個正人君子,用天的堅強和剛毅引領自己,用地的品格和美德規範自己,做一個真正的君子,這也是每個人都需要去做到的。致敬經典,致敬《易經》。(文/雲冗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冗霧說事兒 的精彩文章:

民國四大才女:石評梅英年早逝,張愛玲傳奇一生
荀子一句警世格言,道盡實踐的重要性,學習古人的智慧

TAG:雲冗霧說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