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想說:「DC並非在走漫威的老路,浪子回頭才能重返巔峰」

我想說:「DC並非在走漫威的老路,浪子回頭才能重返巔峰」

現在的我是漫威死忠粉,但等我再大一點,也許我會走向DC。目前來說,美漫還是被漫威和DC兩大公司控制著,作為漫威的老對手,dc也有自己的正義聯盟,從最新的《復仇者聯盟3》,到十年前的鋼鐵俠,漫威給了我們太多驚喜,DC近幾年開始發力追趕,從神奇女俠的大獲成功到不久就要上映的海王,DC的電影宇宙計劃也越來越明朗,為什麼在2018年之前漫威混的風生水起,而DC節節敗退?很多朋友可能會誤解我,其實我並沒有踩一捧一,這是我根據自己看這麼多漫改電影的經歷,然後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怎麼去理解呢?

首先要從兩大公司的人物設計進行分析,就拿漫威來說,2008年上映的《鋼鐵俠》,這部片子受到歡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鋼鐵俠的誕生過程實在有趣,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一種正邪不兩立的對抗,正義感滿滿。還有後面發布的《美隊》,《蟻人》等等,都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變強的故事,但是沒有過分強大,觀眾可以輕而易舉的發現他們的弱點,同時角色愛憎分明,立體飽滿。

DC的英雄是公認的黑暗,表現在信心和人物的性格上,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蝙蝠俠的塑造。漫威展現的是正義與反派的對抗,積極樂觀的中二態度。DC表現的是混亂,無秩序,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當反派。還有電影畫面效果偏暗,渲染氣氛,而且人物的設定也是天馬行空,比如神奇女俠直接被設定成亞馬遜的公主,住在神秘的海域,蝙蝠俠直接就是哥譚守衛者等等,角色的誕生被架空,交代不清。這可能也是老牌漫畫公司的通病,畢竟比漫威早了整整30多年。漫威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部分英雄都出生在地球上23333。

我們再來看看隔壁的DC,顯然DC家英雄知名度更高,漫改電影出的也最早,2006年的《超人歸來》,代表著DC強勢歸來,還有從2005年到2012年的強勢之作《蝙蝠俠》三部曲,2009年的《守望者》,2011年的《綠燈俠》。《蝙蝠俠》的大受好評,《守望者》也是黑暗系影迷的經典之作,但是到了《綠燈俠》,口碑急劇下滑,拋開影片本身的劣質不談,我們把眼光放大,為什麼同樣是超級英雄,同樣是在2007到2017這十年,漫威混的風生水起而DC卻一蹶不振,類似的問題已經泛濫了,這次我們也不講大道理,漫威還是比DC精明,畢竟是後起之秀,漫威深知打磨英雄個人電影的重要性,只有人物的形象豐富飽滿了,後面的電影計劃才好走,DC開始也是這麼做的,比如克里斯托弗·諾蘭指導的《蝙蝠俠》三部曲,但是後面出的綠燈俠顯然考慮不周,漫威在2011年底,電影宇宙就開始形成雛形了,而DC還在進行英雄個人電影,關鍵是英雄的塑造,故事,等等這些都要交代清楚,而不是想《綠燈俠》那樣講述一個粗糙的故事。

漫威在《鋼鐵俠》吃到甜頭後,馬不停蹄的在一年後發布了《無敵浩克》,接著是《鋼鐵俠2》,漫威在2011做了兩個最關鍵的事,就是對於雷神和美國隊長的塑造,這對於《復仇者聯盟》有多重要,其實《雷神》和《美國隊長》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雷神甚至看上去有點尬,屬於歡樂電影,但觀眾喜歡看這個,因為有趣,新鮮感,而DC的觀眾則是一頭霧水,想來想去,就一個暗黑複雜的蝙蝠,沉迷男女愛戀的超人,還有那個逗逼的綠燈俠,這種困惑,在2012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被無限放大,DC粉絲和我都在想,這些年,到底出了幾個英雄塑造電影,角色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印象。關於這點,其實DC也是無辜的,從漫畫來看,DC的故事確實要有深度一些,人物相比漫威也更加複雜,但是觀眾還是喜歡漫威的特效和劇情,簡單粗暴。看到《復仇者聯盟》大獲成功,DC終於想起拓展自己的宇宙世界了,2013年的《超人:鋼鐵之軀》,這部電影總體口碑優秀,感覺是DC真正開始奮起直追了,然而直到2016年,才憋出來一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這部電影長話短說是一部粉絲向的作品,路人大部分看得雲里霧裡,口碑兩極分化,DC還是稍顯自大。而隔壁的漫威在這三年來幹了啥?

2014年,《美國隊長2:冬兵》發布,如今在豆瓣依然是7.9的高分,漫威在英雄塑造上越來越得心應手,我前面說了,漫威並不是第一部都像《鋼鐵俠》那樣受歡迎,

參考《美國隊長1》在豆瓣的6.6分,事情都有一個進步的過程。同樣是2011年的《綠燈俠》如今只有6分,後面可能會越來越低,理論上和《美隊1》是一個水準。DC沒有在綠燈俠上汲取教訓,後面光《蝙蝠俠》系列就佔了3年,《超人》系列佔了2年,在對手於2016年對美國隊長進行第三次刻畫的時候,又不合時宜的搬出了粉絲向的看場二巨頭,蝙蝠和超人的相愛相殺。。。。

相愛相殺

之後的結果就是漫威的英雄粉絲越來越多,DC的英雄粉絲增加了一部分,流失了一部分,一對比明顯虧大發了。《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美國隊長3:內戰》有很多相似之處,拋開商業片本質不談,對於粉絲來說,DC的這部片子綜合還是略勝漫威一些,或許是超蝠的魅力更大,或許是人們對於鐵盾的審美疲勞,總之漫威和DC都很擅長製造矛盾,增加看點,又或是強行CP,哈哈。

2016年底拍的《自殺小隊》又讓我看不懂DC的腦迴路了,英雄抱團啃爆米花不好嗎,非要拍一個和2009年《守望者》差不多類型的片子,這兩部都是總體質量不錯的,但是都是針對粉絲向,對於大部分路人來說,《自殺小隊》很一般,比如情節乾枯,人物交代不清等等。《自殺小隊》並不像是DC電影宇宙的組成部分,反倒讓觀眾困惑:好好的宇宙不去拓展,反而又出了一個對新觀眾不友好的電影。

雷神3就像一個舞台劇

轉眼到了2017年,漫威的《雷神3》都出了,漫威甚至想通了,《雷神》系列就應該做出喜劇感,《雷神3》充斥著大量花哨鏡頭,大量電子樂,純屬合家歡了,在我看來這部娛樂電影硬是在豆瓣刷到了7.4也是很厲害了。六年前的《雷神》第一部呢,到今天也只有6.7分,讀者朋友應該知道我的意思吧,電影的第一部往往觀眾都不那麼買賬,只有把續作完善,講出一個好故事,才是正確的事。

DC從不缺強大的英雄。

到這基本上說完了,總結一下,DC比漫威早出了30年,無論是粉絲群體還是漫畫質量都比漫威要高一個檔次,至於翻拍電影票房被漫威吊打,上文已經列出了原因,比如英雄先天的塑造劣勢,管理層排片決策失誤,導演製作質量層次不齊等等。2017年對於DC很重要,先是拿出質量與口碑大受歡迎的《神奇女俠》,再是宣告DC電影宇宙基礎的《正義聯盟》,儘管《正義聯盟》收到的差評依然是人物處理太粗糙,意料之中,於是乎,《海王》個人電影將在2018年底與我們碰面,還有黑亞當和沙贊,也在製作中,這麼做看似在走漫威五年前走的老路,實際上這是DC羽翼豐滿的機會,只有英雄介紹清楚,並且串聯起來並受到新觀眾的喜愛,DC的宇宙計劃才能實現,重返老大位置也是指日可待的,我希望那一天不會太遙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自瓦坎達的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綠巨人浩克從初代問世到如今的《雷神3》被賦予勇士,他經歷了什麼

TAG:來自瓦坎達的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