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推寶寶的脊背是好還是壞呢?是收穫驚喜還是其他的呢?

推推寶寶的脊背是好還是壞呢?是收穫驚喜還是其他的呢?

鑒於寶寶「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生理特點,很多時候要是寶寶稍微吃多東西後不消化或是由於其他原因稍不注意就容易導致寶寶們得病,這個時候父母們多是比較著急的,看著寶寶們打著針藥水更是心疼萬分,很多父母都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寶寶們受苦!

其實大家可以不用那這麼的著急,可能你還沒有讀懂寶寶身上的某些開關,比如寶寶的脊椎,這就是筆者要談到兒科推拿手法之「捏脊」。兒科推拿手法常用於6歲以下的兒童,所以大家不必擔心,認為寶寶皮膚太嬌嫩了就不敢碰寶寶,事實上,溫柔的給寶寶按按摩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

隨著小兒推拿的發展,許多成人的推拿手法也演變運用到了兒科推拿療法當中來,相對成人推拿手法來說,兒科推拿手法就更需要注意細心與溫柔了。

關於捏脊,捏脊所捏的部位是從大椎穴到長強穴所連接成的一條直線,通俗的說就是寶寶的整個脊椎,同時,這個部位也是督脈循行的所途徑的部位,所以它的作用便是能調理陰陽、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清熱。

它的操作方法也很簡單,但是需要使用一種介質,因為大人的手比較粗糙,手法太重或手太粗糙都會讓寶寶感覺到不舒服,所以推薦大家使用凡士林或是滑石粉,效果會更好。操作時可以用涅法自下而上操作3~5遍,何為涅法?捏法就是用食指橈側頂住皮膚,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2)、夾持住皮膚,相對用力擠壓並一松一緊逐漸自下而上的移動。操作關鍵:操作時間的長短和手法強度的輕重要適中、均勻、要有節律。捏拿的肌膚不宜過多,過多則動作獃滯不易前進,過少則容易滑脫。同時也不能用指甲掐皮膚,不能用力過重,過重寶寶則疼,過輕又不容易得氣!總之:捏脊的關鍵點是「慢」、是「柔」、是「均勻用力」。

捏脊可治療寶寶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等症,常常可以配合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手法。因脊椎是督脈所循行的部位,督脈又為陽氣之海,所以對於寶寶有發熱、咳嗽或是先後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證,捏脊的手法更是對治寶寶這些癥狀的不二之選,相比於針葯,它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的。

捏脊常用於小兒保健,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經常給寶寶捏脊,的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從長遠來看,寶寶生病的機會都比別人家的孩子要少喔!給寶寶捏捏脊不麻煩的,在每晚給寶寶洗澡後順便做一做!另外如果覺得捏脊下不了手,也可以選擇推脊,推脊需要用食指和中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100~300次。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元御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最適合的水果,吃多能長得高?網友:原來隱藏在我們身邊!
你會正確沖奶粉嗎?快來看看,別把寶寶耽誤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