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個稅免徵額有望提高至8000元?

個稅免徵額有望提高至8000元?

最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在進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為「草案」)為期30天向公眾徵求意見的法定程序,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個稅法修正案討論小組提出建議,希望個稅提高至8000元。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為什麼這樣建議。

一、個稅收入增速明顯,最高稅率高於其他國家!

近年來,中國個稅收入增速明顯,2000年至2017年,個稅規模增長了27.9倍,四年時間,個稅規模翻了一番有餘。工薪稅的最高稅率依然保持在45%,遠超資本紅利的20%,甚至高於美國現行37%的稅率。

據統計,截至當前,在可獲得數據的145個國家(地區)中,最高邊際稅率在35%及以上的有61個,在40%及以上的有37個,在45%及以上的有27個;最後一類中,大多數都是發達國家或者高福利國家。其中亞洲最高邊際稅率的平均水平為27.61%,歐洲為32.52%,全球為31.36%。考慮到中國的社會福利水平,45%的邊際稅率讓中國在各類國際稅負排名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二、高收入人群稅負高,不利於留住人才!

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經營費所得等四項收入累加成為綜合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但不再適用現有法律減除20%的費用的規定,也沒有擴大較高檔稅率的級距。對高智力群體來說,這三種收入很可能大於工薪收入,對收入多元的人群可能要按照比以往高一檔或幾檔的稅率徵收個稅,這事實上增加了這部分憑藉智力、技術等個人能力獲得高收入的人群的稅負。

三、草案沒有專項附件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

個人所得稅修正案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的支出。教育、醫療、住房涉及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且一般是大額支出,將此納入專項附加扣除。

但是,草案沒有給出專項附件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僅提出「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有關部門確定」。

基於上述問題,專家建議,以2011年的3500元負擔水平為基準,工資、薪金所得免徵額應至少提高到8000元,這樣才可以回應公眾對長達7年沒有提高的免徵額的期待。同時,適當減少低收入者稅負,應納所得稅額不超過6萬元時,統一適用3%的稅率,以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

《個人所得稅法》也應明確規定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子女教育、住房負擔、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採用標準扣除方法,而不能採用憑發票、按項扣除的機制。標準扣除指的是以人口數(允許扣除的學齡子女、達到退休年齡的老人等)、住房(擁有按揭或租賃的住房)為計算單位,針對每人次、房次確定一個標準扣除金額,多不補,少不退。

同時專家還提出,建議增加「生活基本費用的動態調整機制」的條款,免徵額對應的生活基本費用隨物價、消費結構的變化而逐年變化,法律很難達到一年一修。可以在每年年初,由國務院根據物價水平、收入水平等,確定每一年的減除費用標準,在全國兩會期間,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准。

希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採納專家意見,提高免徵額,降低稅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可信財稅通 的精彩文章:

TAG:眾可信財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