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魯大地山東,為何只見「魯」不見「齊」?

齊魯大地山東,為何只見「魯」不見「齊」?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聖杜甫的這首《望岳》,寫的是東嶽泰山的雄偉磅礴。而「齊魯」,就是現在的山東省。

之所以山東省稱作「齊魯」,是先秦時期齊、魯兩國的合稱,就像河北合稱「燕趙」。魯居泰山之陽,也就是泰山南方,齊居泰山之陰,也就是泰山北邊。齊魯兩國剛出現的時候,地盤都不大,都是百里,到了春秋戰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吃到最後,山東省基本上就只有齊、魯兩國了。在齊、魯兩國的發展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不斷融合,與中原、燕趙、秦、晉、吳越、荊楚等文化圈有了顯著區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齊魯文化。久而久之,齊魯大地就成了山東的別稱了。

不過,大家看歷史地圖也知道,齊國在山東佔領的地盤遠大於魯國。而且齊桓公春秋時期的霸主,戰國時的田齊同樣是超級大國。而魯國一開始就不是很強大,綜合實力從春秋的二線一路滑到戰國的三線,然後被楚國給滅掉,下場領盒飯去了。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影響力遠遠大於魯國,那麼,山東為何簡稱魯,卻不是簡稱齊呢。

就政治地位而言,魯國的地位要高於齊國。周武王姬發滅商,分封王公大臣,諸葛亮的老前輩姜子牙被封在齊國。周武王把弟弟姬旦封在魯,魯國的龍子鳳孫們都是周王朝的直系後裔。

論爵位,公侯伯子男,齊國只是侯爵,齊國再強大,君主也只是齊侯。魯國根紅苗紅,生下來地位就高,爵位是公爵。齊桓公的「公」和楚莊王的「王」,都是鋁合金招牌,魯庄公的「公」是真金打造的,貨真價實。對周王朝來說,魯國才是親兄弟,齊國只是江湖把兄弟,說翻臉不知哪一天。

從地理位置來說,最初的齊國封地是東夷少數民族聚居的區域,位於山東東部,主要是為了鎮撫不服周朝統治的殷人和東夷人。魯國的封地卻非常富庶,位於山東中間,遍地都是妖嬈的大莊稼。魯國比齊國的位置更優越,更能代表山東地區。

還有,儒家的前身是周禮,而周禮的「試驗田」就在魯國。所謂「周禮盡在魯矣」。晉齊楚秦再牛掰,他們的政治地位都不如魯國,魯國是春秋時期唯一可以和周王朝使用同等規格禮儀的諸侯國。

所謂「凡四代之器、服、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魯國人有足夠的理由驕傲。齊國再強大,把生意做得跟猴一樣精,在魯國人看來,不過是個土財主,豈能和詩書世家相比。這有點像雍正王朝的李紱,官不大,但卻是科甲出身的清流。田文鏡做事雷厲風行,官卻是捐出來的,沒中過科甲,就會被科甲出身的人輕視。

當然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原因——魯國出了孔子。

孔子是不需要做太多介紹的,孔子對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影響是空前的。齊桓公很偉大,何況還有管仲這位聖人輔佐,開創春秋霸業,拯救了中原。但各朝各代尊儒以來,齊桓公和管仲提的就少了,張口閉口夫子曰、聖賢雲。所以,就憑魯國人孔子的儒家大聖人的身份,魯國和齊國競爭山東簡稱時就佔了很大的優勢,誰讓魯國是儒家思想發源地呢。

不過到了近代,齊還是差點取代魯成為山東簡稱。民國建立後,需要各個省上報一個簡稱,電報那麼貴,少打一個字省不少錢。由於直隸的地位特殊,所以河北先上報簡稱,河北報的是「冀」字。等輪到山東省上報簡稱時,本來考慮用「齊」,但齊和冀讀音相近,稍一分神就會弄錯。在電報上弄錯了省簡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比如一支軍隊本來要去「冀」河北,結果聽成了「齊」,去了山東,這筆賬算誰的?

為防弄混,決定用魯作為山東省的簡稱,不會再和河北弄混。到了新時代,沿用民國的叫法,山東省簡稱就成了「魯」,而不是「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兵變的時候,李淵在幹嘛?
郭靖黃蓉為何能堅守襄陽城,十餘年而不被元軍所破?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