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次兵變,孫中山徹底明白「槍杆子」的重要性

一次兵變,孫中山徹底明白「槍杆子」的重要性

文|周渝

1921年元旦,孫中山在廣東軍政府發表演說,強調在廣東建立正式政府的必要性。所謂正式政府,即與北洋政府一樣有國會,有總統,有憲法的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認為「北伐必先正名分,以堂堂正正之旗鼓與北京政府對抗,方足以樹風聲而資號召」。

兩廣統一後,孫中山於1921年10月8日向國會提出北伐案,並獲得國會通過。不過陳炯明對北伐依然持反對態度,他認為全國還有很多與陸榮廷一樣的軍閥,以廣東一省之力與這些武人相抗並非易事。對孫中山,陳炯明要麼避而不見,要麼不予明確答覆。孫中山則依舊我行我素,於12月4日抵達桂林組成北伐大本營,並公布《大本營條例》。此時他的北伐軍共有4萬餘人,組為7個軍團,分別委派許崇智為粵軍總司令、李福林為福軍總司令、朱培德為滇軍總司令、彭程萬為贛軍總司令,谷正倫為黔軍總司令。1922年1月18日,蔣介石與許崇智、胡漢民、李烈鈞等擬定北伐作戰計劃,「第一目的為攻取湖北,第二目的為攻取江西」。2月3日,孫中山下達北伐令,命各軍分路出師北伐,「李烈鈞率滇、黔、贛各軍為第一路,進攻贛南及鄂東;許崇智率本部粵軍為第二路,跟湘軍聯合,目標是攻取武漢」。各軍於27日舉行北伐誓師典禮。

當時的粵軍中以反對北伐者居多,只有許崇智和鄧鏗兩人堅定支持孫中山,前者率北伐軍出征,先鋒部隊於2月12日進入湖南,鄧鏗則留守廣州負責籌劃軍餉軍械。3月21日,孫中山接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鄧鏗忽然遇刺身亡。憤怒的孫中山認定刺殺鄧鏗的幕後策劃者就是陳炯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準備將陳的總司令、陸軍總長、內政總長、省長等職一概免去,胡漢民認為這樣操之過急反而會逼反粵軍,故力勸孫中山息怒,建議先免去陳的內政總長及省長兩職。軍事方面,鑒於湖南督軍趙恆惕與陳炯明關係甚密,孫決定將大本營設於韶關,北伐由韶關入江西北上。4月28日,北方風雲突變,直奉戰爭爆發,孫中山根據與段祺瑞、張作霖「三角聯盟」,於5月8日發布總攻擊令,命北伐軍兵分三路向江西挺進,直取贛州。一開始,北伐軍攻勢順利,大庾嶺以北皆被收復,並於6月13日攻克江西贛州,兵臨南昌,形勢一片大好。沒想到僅在3天後,廣州就發生了後院起火的「六一六兵變」。

致力於聯省自治的陳炯明因與孫中山政見不同,最終釀成水火不容之勢。6月16日凌晨3時,陳炯明的部將葉舉忽然帶兵包圍位於觀音山的總統府,孫中山被迫轉移到珠江水面上的「永豐」艦上,在與陳軍相持50餘日後,終因孤立無援,不得不於8月9日由廣州退往上海。儘管事發前孫中山就已收到消息並及時撤離,但這次「六一六兵變」還是給他造成十分沉重的打擊,不僅北伐大業因此中斷,還失去了革命策源地廣州。事後孫中山談及「陳炯明叛變事件」,痛心疾首地說:「文率同志為民國而奮鬥垂三十年,中間出死入生,失敗之數不可僂指,顧失敗之慘酷未有甚於此役者。」

孫中山明白了「槍杆子」的重要性

如果說護法軍政府的失敗讓孫中山意識到必須改組自己的黨,建立正式政府,那麼「六一六兵變」讓他明白的便是組建自己軍隊的必要性。孫、陳對峙期間,孫中山對正在北伐的部隊進行改組,賦予了「討賊軍」之番號,這裡的「賊」自然是指陳炯明。「東路討賊軍」以許崇智為總司令,蔣介石為參謀長,轄3個軍。後又將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部組成「西路討賊軍」,楊希閔為滇軍總司令,劉震寰為桂軍總司令。另外,粵軍中的陳濟棠、鄧演達等人在兵變發生後陸續率部退至肇慶與梧州間的莫雄,表示擁護孫中山。

由於還有這麼多軍隊做後盾,孫中山沒有離開廣州太久。1923年初,東西兩路「討賊軍」向廣州合擊,迅速擊敗陳軍,陳炯明率部退往惠州。應獲勝諸將領邀請,孫中山再度南下廣州,於3月1日設立中華民國海陸軍大本營,大元帥由孫本人擔任。

設立海陸軍大本營是孫中山第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他每次建立政權都會與北洋政府進一步決裂,護法時期雖另立軍政府,但旗號還是「護法」,並未完全否認北京政府的合法性;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時期則名正言順的開國會、選總統,指責北洋政府的總統徐世昌為「非法總統」。到了大本營時期,孫中山直接否認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作為國旗的合法性,他於1923年8月15日在廣州全國學生評議會上演講時說:「比如五色旗,你們剛才向伊三鞠躬,我就不,你們一定以為我不敬國旗了。哪裡曉得五色旗是清朝一品官的旗,我們革了皇帝的龍旗,卻崇拜官僚的五色旗,成什麼話!諸君要就棄去五色旗,要就用我們從前革命的旗幟,現在海軍用的青天白日旗……」

孫中山對五色旗的不滿並非只是批判一番這麼簡單,早在民國初年選國旗時,他就以該旗五個顏色從上到下排列,無法表示民族平等為由反對選為國旗,但未能奏效。一直以來,孫中山最中意的是他在廣州起義時犧牲的摯友陸皓東親手設計的青天白日旗,為了這面旗,他曾不惜與最得力的搭檔黃興爭得面紅耳赤。「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的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頒發的黨證與委任狀上皆採用「青天白日」為黨旗,「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就任非常大總統期間,他曾一度廢止五色旗,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徹底實行。等到1923年回師廣州組建大本營之時,孫中山與北洋政府已勢不兩立,索性把當時中華民國的國旗也否定掉。1924年6月3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中華民國國旗,從此與北洋政府各豎一幟。國旗的變更還只是表象,孫中山真正要做的是建立自己的軍政體系。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俄國以療養著名的城市,蘇聯領導人度假首選,斯大林更是常去
從普法戰爭到帝國肇建,俾斯麥的專斷成就德國也貽害無窮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