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羽殺人後,必會大喊三個字,現在卻成為遊戲玩家的口頭禪

項羽殺人後,必會大喊三個字,現在卻成為遊戲玩家的口頭禪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對項羽最高的評價。如果要問歷史上我最崇拜的英雄是誰,那非項羽莫屬了,雖然現實中的小編是個善良的包子,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我對霸王的仰慕之情。試問,歷史上配稱「霸王」二字的,還有誰?

有人說,項羽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匹夫,有勇無謀。這簡直是可笑至極。別的不說,你們見過哪個匹夫能從中國諸侯中脫穎而出,稱霸一方的?假如項羽沒有出眾的武力,只懂兵法謀略,當他能跟劉邦一較高下的時候,你們還會認為他是有勇無謀嗎?

如果項羽真的只有匹夫之勇,或許他當初只能在某個起義軍頭領下面給人當槍使,就像張飛那樣,這樣當然也沒什麼不好,但是霸王就是霸王,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

巨鹿之戰大家都熟悉,其過程這裡不再贅述。戰爭開始前,項羽讓部下丟掉了所有東西,只帶三天吃的。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只有陷入絕境,才能激發出人的最大潛力,所以楚軍才能以一當十。五萬人擊垮的40萬人,這裡面不僅包含了霸王的勇,更重要的是謀。

另一場以少剩多的戰役就是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楚軍,擊敗劉邦的56萬大軍只用了半天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楚軍個個以一當十,如果沒有超越常人的計謀,是不可能取勝的,還不夠漢軍塞牙縫呢。

有人說,項羽最後敗給了劉邦是因為他太過嗜殺,所以不得人心。我認為事實不是這樣,雖然項羽的確嗜殺,但不是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項羽失敗的原因是太過遵守規則,講信用,不屑用下三濫的心機。

就拿鴻門之宴來說,宴會上,項羽本可以將劉邦殺掉,也就沒有後來的楚漢之爭,更不會有烏江自刎的那一悲慘時刻。有人說項羽是不敢,可笑,項羽想殺誰就殺誰,什麼時候怕過。他只是想跟劉邦有一場真正的較量,不願意趁人之危。

彭城之戰失敗後,劉邦拋妻棄子自己逃跑,是項羽將他們收留,後來又歸還劉邦。這才是君子所為。

項羽和劉邦達成鴻溝協議後,兩人本可以中分天下,安安穩穩地各當各的皇帝。但是劉邦卻背信棄義,違反約定,趁機偷襲楚軍。假如最先撕毀協議的是項羽,不是劉邦,那麼項羽必定打得劉邦連渣都不剩了,哪兒還有劉邦後來整出來的一堆幺蛾子。

項羽之所以失敗,源於他鴻門之宴和鴻溝之盟犯下的兩個重大錯誤。他不是不可以避免,而是這違背了他做人的原則。他不屑於做一個小人。

項羽的武力可以說是無人能及,打仗時,他每殺掉一個人就會大喊:還有誰!這種舍吾其誰的自信除了他,大概也就呂布能望其項背了吧。然而在遊戲泛濫成災的今天,這句話卻成為遊戲玩家的口頭禪。

就連小編當年也干過這種事,每當LOL勝利得了MVP時或者拿了四殺、五殺時,就會忍不住向朋友嘚瑟:還有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藥王孫思邈,活到了141歲,死前警告弟子:一定要毀掉這個方子
雍正的七位寵臣里,為什麼只有李衛得以善終?原因很簡單

TAG:客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