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項羽在臨死前要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其中有什麼苦衷何隱情?

為什麼項羽在臨死前要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其中有什麼苦衷何隱情?

我們不難發現,項羽的最後人生「總結」其實是酸溜溜的,既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又不願承認自己的過錯;既承認被上天懲罰,又要開脫自己的罪行。在古人眼裡,天亡其人其國,必有其罪。不然又何來「奉天伐罪」一說?無罪而被天亡豈不荒唐?

一個人的運氣太差有時候是自己造成的,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項羽說自己「非用兵之罪」,我們絲毫不懷疑項羽乃人中豪傑用兵如神。巨鹿之戰,他以區區幾萬兵馬全殲王離20萬兵馬,可見此人精於用兵之道,連章邯都不得不向他投降。

項羽大軍在所有的秦末起義軍、農民軍之中是戰力最強的一個,從前期與秦朝正規軍正面作戰而打敗秦朝就能看出。剛開始的秦軍戰力極強,由於後期六國舊地紛紛響應起義,疲於應付,秦軍戰鬥力才有所下降。再加上當時秦國暴政,人心盡失,滅亡已成必然。

劉邦掩藏了所有的鋒芒,在項羽面前唯唯諾諾,並哭訴受小人陷害,誣告其有稱王之心。言下之意:他這冥螢之光,怎麼比得上項羽皓月之輝。項羽為人,向來不懼強敵,卻同情弱小。他認為劉邦這地痞流氓,實在掀不起風浪。所以,在鴻門宴上,項羽無視范增再三示意,錯失斬殺劉邦的機會,卻不知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項羽失敗還有一個致命原因是他習性格比較殘暴,是屬於打下一處毀掉一處的人,沒有遠見策略只顧眼前。劉邦進入關中後約法三章不傷一百姓不取一物,而項羽入關後把秦始皇后代全部殺死,火燒阿房宮,金銀財寶盡入其囊。

可以確定的是,項羽到達烏江邊時,項羽身邊還有二十餘個跟班,他肯定不會跟這些跟班說,是無項羽無能,是我項羽不如劉邦,所以,即便硬撐著,項羽也得依舊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汽車的斯喬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燒死無數功臣,真相未必這麼簡單!
曹操臨死之前,為何不殺司馬懿,反而殺了楊修?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TAG:玩汽車的斯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