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順豐新業務破局

順豐新業務破局

對於眾多網購達人以及商務人士而言,順豐絕不陌生。只要郵寄貴重物品或是重要文件,他們的首選幾乎都是順豐,順豐兩字也成了快遞行業靠譜、守時的代名詞。

不過,這位快遞業「一哥」似乎並不滿足現有的業務領域。順豐曾經積極涉足許多新興產業,也經歷了不少試錯的「陣痛期」:從新零售、生鮮速配、智能物流、金融業務到產業集群,再到最近剛剛推出的跨境電商「Wow哇噢」……

在王衛帶領下的順豐「帝國」,究竟要打造什麼?其所涉足的眾多跨行業新業務,又蘊藏著順豐什麼樣的發展戰略?順豐的核心與邊界,又在哪裡?

鮮為人知的物流地產服務:玩得很溜

「相比其他快遞企業,順豐似乎看得更遠一些。」

曾在嘉興順豐產業園區擔任管理工作的洪先生告訴懂懂筆記,在他看來,順豐涉足產業園,是繼快遞業務之後,最成功的戰略部署。如今他雖然離開了嘉興,卻依舊沿用著從順豐「偷師」而來的管理經驗,在深圳打造著自己的創客空間。

洪坦言,儘管借鑒了順豐產業園區的不少成功經驗,但深圳的創客空間和產業園區,大多與順豐旗下產業園布局有很大差別。尤其是在產業園區所承載的基礎功能方面,差異巨大。

「許多在市區的產業園,說白了就是廉價寫字樓。而那些設立在郊區的產業園,則不如說是高價工業區。」洪表示,與國內絕大多數產業園、創客空間不同,順豐旗下的眾多園區都規劃有專業的倉儲、物流區域以及辦公場所,部分園區甚至還匹配完善的生活區,面向有相同需求的企業,「不一定都是電商,但大多都是有倉儲、物流需求的企業。」

順豐花費大力氣投資建設的產業園,希望服務的對象是誰?

從事白電類產品電商的張毅告訴懂懂筆記,從創業初期開始,他們便一直與幾大快遞公司合作發貨,但由於企業辦公地點所在的位置位於商業集中的市區,倉庫卻位於租金價位便宜的郊區縣域。因此,他們經常會耽誤發貨時間,拉低了店鋪整體的物流評分。

「想想看,用戶下了單,客服反饋給庫管、倉庫,倉庫打包,快遞公司來取件,下午再統一發貨,然後信息再反饋給客服(進行物流信息錄入),這的確耽誤事兒。」為了節省倉儲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他決定將整個項目搬遷至產業園「試水」。

而這個看似以重資產為載體的產業園項目,卻因為順豐最優勢的物流資源,給他和不少電商企業帶來了驚喜。

「倉儲和物流(都在一起),庫存管理更簡單,而且發貨也不再局限單一時段攬收。」張毅表示,他對於順豐那些「唬人」的大數據、黑科技其實並不「感冒」,在圈內人看來,物流的效率、便利性就是真金白銀,而與順豐的合作實際效果足夠讓從事電商多年的張毅感到滿足。

這樣看來,順豐的倉儲物流產業園應該是其主營業務的延伸和擴展。

據順豐相關年報顯示,從2013年開始涉足產業園區項目至今,順豐已經在國內10個城市擁有14個大型園區。但隨著湖北順豐機場的消息被公開,也有人業內人士認為,隱藏在順豐物流產業背後是巨大的地產野心。

「(順豐)看似涉足的是物流地產、航空業,但核心還是物流基因。若拋開這個因素,園區發展也不可能這麼快。」洪指著一則機場建設新聞說,順豐涉足物流地產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往綜合物流服務商的方向靠攏。

隨著人力、運輸成本的增加,快遞行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低。這不得不讓處於發展上升期的快遞業「一哥」,積極拓展新的項目領域。但在物流園區之外,順豐的出拳看似並無章法,這些不同領域的出招究竟是想「亂拳打敗老師傅」,還是登陸資本市場以後的急於擴張?

以新零售為例,擅長做「渠道」的順豐,目前對於這塊市場似乎更為看重,而且入手的角度也是渠道,但從結果來看,這很可能會成為順豐一個難以放下的「心病」。

創新項目頻碰壁,不缺人才缺「基因」

「現在搞這種貨架還賺錢嗎?」

聽到客戶的問題,順豐快遞點的一位小哥趕忙從櫃檯里走出來,希望盡自己所能提供服務,儘管顧客問的事情與商品無關。這位客戶所問的賺不賺錢,指的是順豐去年推出的開放式無人零食貨架——豐E足食。

聊天中,當被問及在無人貨架全面撤退的今天,擁有順豐背書的「豐E足食」還是否有「翻盤」機會時,這位李姓小哥憨笑著搖了搖頭。在和懂懂筆記的交流中,他表示只要公司落實推廣的新產品,每一位順豐員工都會盡自己的能力,為有需要的用戶提供服務。

「這設備放了半年了,平時沒什麼人使用,但有人問就得幫忙回答。」小李指了指「豐E足食」無人貨架旁一台碩大的體彩自動售賣機表示,從去年順豐發行即開型體育彩票「豐彩」時,這台機器就已經安排放在門店裡了。

一年的時間過去,前來購買即開型彩票的用戶並不多,外送彩票服務更是少有耳聞。但卻有不少到店寄件的用戶,好奇地想要問個究竟。有空的快遞小哥都難免要「兼職」介紹一番。

「從嘿客、優選開始,公司就不斷嘗試這些新的(業務),很多沒有了後話,又有很多新產品不斷出來。」對於如此「折騰」的試水,小李坦言夥伴們平時也會感到有些滑稽,但大家卻又滿心希望公司能夠從大量的創新業務中,挖掘出一兩個可以持續盈利的項目。「我覺得我們不比阿里、京東差什麼。」

在他看來,大家都在說快遞利潤空間有限,也就是這行當有點兒Low。雖說順豐的快遞員工資待遇比一般同行稍高,但也是靠勞力所換得的辛苦錢。小李笑稱,就連老闆王衛自己也曾在總結中強調:靠出賣勞力搬貨,不是順豐的終極宿命。因此,嘗試新穎的、可持續的、利潤較高的增值服務,在順豐人眼中已經是勢在必行。

「做快遞順豐沒得說,但做互聯網的確讓人看著揪心。」在過去幾年裡,溫鋒(化名)所創立的管理軟體公司,與順豐有過不少業務合作。他告訴懂懂筆記,作為合作夥伴,他感受到的問題是:順豐缺乏的並不是人才儲備,更不是落地執行,而是互聯網思維與基因。

「說到底就是傳統行業的基因太重,過往的市場經驗已經成了順豐涉足新項目時的沉重包袱,甚至沒有初創企業時表現得輕盈和果斷。」 溫鋒強調,尤其是在新零售方面的嘗試,順豐起步並不比其他互聯網巨頭晚。但做出來的優選、E商圈、豐E足食等項目,卻總感覺有些跟風的嫌疑。而這些嘗試,要麼並不順利,要麼不溫不火,甚至有的最終不了了之。

如今,跨境電商平台「Wow哇噢」的誕生,更是標誌著其新零售之心依舊不滅。在創新項目上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的順豐,在新零售上與阿里與京東抗衡,在主業上與通達系以及新對手蘇寧物流等也處於對峙狀態,背後的壓力可想而知。

快遞業務利薄,多產業「試水」勢在必行

「還是先老老實實把快遞業務做紮實吧。」

從事二手手機生意多年的胡海告訴懂懂筆記,由於手機是比較貴重的數碼產品,加上自己的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因此他的公司已經和順豐合作多年。雖然運費較普通快遞高些,卻能夠保證運輸的時效與安全性。

他表示,「業務做紮實」的意思並非覺得順豐的快遞業務做得不好,而是這幾年有不少快遞企業也都在時效和安全上狠下功夫,價格又非常有競爭優勢。這些變化讓順豐向來都比較突出的亮點,變得有些模糊。

「手機從蘇州發貨到深圳走陸運,順豐是兩天(到達),德邦也是兩天,我們如果和後者合作價格還稍微便宜一點點。」胡海說,在近一年斷斷續續和其他幾家快遞合作時,都沒有發生過丟件的現象。反倒是順豐快遞曾弄丟了他一件貨品,「可能是我趕上小概率事件了,但這的確是很不應該發生的事情,也不符合它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胡海覺得,如今的順豐在快遞業務上,雖然加入了不少「黑科技」例如快件的數據化管理,但在普通用戶角度看來,這些進步卻並沒有比競爭對手超前很多。在「不進則退」的行業大環境中,高價、安全、準時的標準一旦拉近,價格劣勢或將難以留住原有的用戶。

實際上,這種危機感順豐早有預料。為了應對與日俱增的行業競爭,順豐也不斷在快遞業務上推陳出新。除了此前與德邦的大件物流之戰外,剛剛上線不久的同城急送業務也可以看出有意與阿里的菜鳥網路分庭抗禮,時而出現的部署無人機的新聞,也頻頻賺足了網友們的關注度。

據各大快遞公司公布的年報來看,2017年順豐營收高達710.94億元,而凈利潤為47.71億元,而中通、申通等快遞企業的全年營收額均未超過200億元。但這樣巨大的領先優勢,並不代表著順豐在快遞行業內可以高枕無憂,畢竟新的對手在不斷出現,創新和組合拳也在順豐的眼前層出不窮。

「新入局的企業越來越多,服務也都多樣化了,現在用戶寄件的選擇性確實多了不少。」一位順豐小哥在攬收快遞時,向懂懂筆記吐露心聲,雖然自己目前的收入沒有任何影響,但卻感覺到收發業務的忙碌程度不及剛入行時那麼多。

【結束語】

隨著不少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快遞領域,行業競爭也變得越來越嚴峻。或許這也許是順豐為何在營收規模表現強勢的前提下,仍不斷「試錯」,嘗試各種利潤更高的新興領域的原因。

俗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對於在創新項目的嘗試中不斷試錯的順豐而言,朝著多元化、綜合化的方向轉型發展,拓展自己的邊界,似乎是目前重要的抉擇。

但是擺在王衛面前的問題是,順豐未來所涉及的業務幾乎都與互聯網、大數據甚至AI相關,而「缺乏互聯網基因」這個難題,如何迅速破之?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News 的精彩文章:

擁有10億月活的Instagram又推出了視頻群聊功能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終於兌現承諾 Model3完成每周生產5000輛目標

TAG:Do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