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開化」了嗎?「開化」你就「神化」了

你「開化」了嗎?「開化」你就「神化」了

在我小的時候經常聽到別人說這麼一句話「你一點都不「開化」」;開化是什麼呢?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說的是聰明,時間長了,慢慢發覺不是這樣子。這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它是中華智慧的的一部分。

下面我們一步一步來尋找答案。先祖伏羲留給我們八卦,同時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最根本的信仰「道」;我們今天所說的話題,也是從「道」衍生出來的。從伏羲一畫開天地,中華民族看待事物就有了一分為二思維;這種思維方式,2000多年之後的西方才形成了,也就是辯證法。在東周末期智慧的老人,老子在《道德經》中,深刻的闡述了,事物一分為二的辯證法現象。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二章中寫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和相對性。我們知道美是因為有丑,有善良是因為有惡,有有就有無,有長就有短,有高就有低,聲音有前有後;這就老子告訴我們事物的「開」,我把事物分開來看,事物的相對性和兩面性就出來了。我們把事物一分為二為「開」,那「化」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鬼谷子》第一篇「捭闔」中說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句中提到「以化萬物」這裡就明確提到了「化」,這裡「化」是動詞,是產生,是變化。這就是《周易》中所說的「易」也就是變化的「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世界萬物都是在變化之中的,它不會永恆不變的;我們可以通過「化」,來看事物產生、發展的變化,同時掌握事物發展規律;我們就可以利用事物的發展規律,和事物的雙面性、相對性,來決定了事物發展的方向;這就是我們平常說這個人很「神化」,也就是這個人已經深入的了解「開化」之道。

所以說「開化」就是,通過對事物的雙面性,相對性的了解,從而知道事物發展的變化,來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我們就可以避開了許多的禍難,同時我們也能第一時間了解世界發展。無論對我們做人,做事都有極大的幫助。

您是「開化」的人嗎?來吧,談談你的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章聊道 的精彩文章:

影響世界的奇書,搞懂一本就是位極人臣或富甲天下

TAG:老章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