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疼痛患者焦慮、抑鬱常相伴?別急,省中醫院疼痛科來幫您

疼痛患者焦慮、抑鬱常相伴?別急,省中醫院疼痛科來幫您

目前,疼痛科就診患者中,存在焦慮、抑鬱的患者越來越多,他們大都是由於長期求醫而癥狀無法緩解而導致的。近期,雲南省中醫醫院/雲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通過中西醫結合療法,為多例長期飽受疼痛折磨的患者解除了痛苦,患者焦慮抑鬱情況也隨之解決。

病案.1

患者李大媽,61歲,墨江縣人,頸肩部疼痛伴雙上肢疼痛麻木3年余,患病後先後至省內多家三甲醫院就診,住過外院疼痛科、風濕科、神經內科、骨科。為了治病李大媽甚至遠赴北京宣武醫院就醫,但經過大量繁複的檢查及長時間的藥物治療,甚至微創手術治療後,她的病情並沒有得到改善。長期的疼痛讓她苦不堪言,漸漸食欲不振、厭食,睡眠欠佳,悶悶不樂,身形消瘦。

後經人介紹,李大媽找到了陳建軍主任,剛見到陳主任,李大媽就拿出了厚厚一摞住院檢查資料。陳主任詳細詢問了病史,又進行了仔細查體,並安慰李大媽,你的病可以治。入院後陳主任組織科室進行了疑難病例討論,準確的找到了患者病根所在,經過兩個療程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再輔以心理疏導,李大媽的疼痛得到了明顯緩解。出院時一頓飯已能吃下一大碗米線了,睡眠也改善了很多。這讓她開心不已,臉上終於有了久違的笑容。

病案.2

另一位患者吳大姐,今年40歲,來自昭通市巧家縣。她八年出現手腳時而發涼,時而發熱,時而又有麻木發癢感。八年來她從當地縣醫院、市醫院輾轉到昆明的各大省市醫院,從皮膚科、血管外科、再到骨科、精神科,每個科室都檢查了一大堆,卻都沒能給她一個明確的診斷。八年來,她的怪病讓自己的家庭苦不堪言。不僅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家人也不理解,覺得她看了那麼多大醫院那麼多科室,都沒診斷出她的病根所在,是不是「沒病裝病」。吳大姐既要承受病痛帶來的折磨,又要承受家人的質疑及指責,在種種壓力下,她時常情緒低落,甚至萌生過輕生的念頭。入住雲南省中醫醫院疼痛科後,經過一周的治療,她的癥狀改善明顯,自覺好了一大半。

病案.3

以腰痛,腰部發涼,發熱為主要癥狀的陳女士,同樣是常年受病痛困擾,輾轉了數家大醫院,數個科室,最後依舊沒能得到明確的診斷,沒能治好自己的病。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令陳女士沮喪不已,悲觀厭世,焦慮抑鬱癥狀明顯。我科經過積極治療,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了解疼痛科

雲南省中醫醫院/雲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目前針對疼痛引起的焦慮、抑鬱患者,在光華院區及滇池院區均開設了疼痛科門診。科室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西醫採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微創介入手術等方法;同時開展了三叉神經調節、星狀神經節調節、腰交感神經調節等特色療法。中醫辨證施治,選用行氣活血、養心安神、開竅醒腦、滋陰補腎,健脾瀉肝,活血化瘀等中醫中藥治療方法來調理機體氣血、臟腑功能。輔以針灸、推拿、中藥熱敷、針刀等手段減輕疼痛,並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情趣調理、心理疏導。科主任陳建軍主任醫師醫學理論基礎紮實,對待患者耐心,查體細緻,往往能從患者簡單的敘述中找到蛛絲馬跡,準確診斷疾病。歡迎廣大患者前來就醫!

GIF

常識導讀

1.焦慮症(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2.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 ?~?..?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觀影《丈夫得了抑鬱症》
他是長子,乾隆兩次考慮繼位人都沒他,不如一歲孩子,抑鬱而終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