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振犢:我與費路教授的初次相遇,他博學多思,幽默風趣

馬振犢:我與費路教授的初次相遇,他博學多思,幽默風趣

原標題:馬振犢:我與費路教授的初次相遇,他博學多思,幽默風趣



馬振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在民國檔案與民國史研究領域,發表論文90餘篇,獨著合著出版史學專著15本,主參編民國檔案資料19種,如獨著《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國民黨特務活動史》,合著《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等。曾多次獲得國家及省市級優秀社科成果獎。


德國洪堡大學內景


十幾年前,當我第一次結識來自民主德國洪堡大學的費路教授時,他給我的印象是還帶有較濃政治色彩的一個「德國同志」。以後,隨著與他交往的逐漸增多,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學術修養和幽默風趣的言語給我以強烈的感染與吸引。


洪堡大學內景


在他的影響下,我開始對中德關係史發生興趣,並開始參與我館與他主持下的洪堡大學的學術合作。費路教授是一位信仰堅貞的共產黨人,在民主德國時代,他曾是東德共產黨的一名學者型幹部,具有很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並致力於發展中德友好的事業。


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有一段時間,德國的共產黨人對此不太理解,費路也曾認為「包產到戶」等政策可能會利於資本主義因素的滋生。後來,當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飛速發展後,費路很快地改變了他的看法,十分贊同中國的路線與方針。



1998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在柏林自由大學的林蔭道上,他曾十分認真坦誠地對我說:「中國同志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社會主義的希望在你們。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尋找一條在資本主義民主體制下為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奮鬥的新途徑。」其意切切,令人動容。費路教授畢生從事中德文化交流和中德關係史的研究,早在80年代初期,中國與東歐各國恢復關係後,他就頻繁往來於中德各大學及研究機構之間,促進雙邊的學術交流。費路教授在近20年間,曾主持多項的中德關係研究項目,出版了多本中德關係史資料集。他致力於近代中國名人在德國活動的歷史研究,並撰寫發表了許多的論文與研究成果,在中德學術界享有盛望。在中國近現代史學界,費路教授是我國史學界同行們知名的老朋友,生活中的他決無專家的架子,無論是學界長輩或者青年學子,都樂於和他交朋友,大家在一起,一杯清茶,坐論古今,忘懷之處,暢談大笑,其樂融融。他的博學慎思、幽默風趣,給人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象。

編輯:季我努青年會會員周文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大教授牛軍 的精彩文章:

晚清官僚眼中的「第一國際」是怎樣的?
魚龍混雜:軍統特務小頭目都從哪來?

TAG:北大教授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