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有紋身不能參軍,全世界為什麼只有中國有這項規定?

有紋身不能參軍,全世界為什麼只有中國有這項規定?

【軍武次位面】作者:庸人

看著唬人的紋身,到底有啥用?

最近小編在看電影時,突然蹦出個疑問:為什麼電影中美軍有那麼多人紋身,而解放軍中卻基本看不到有人紋身?甚至在徵兵體檢時查到身上有紋身的話會被淘汰掉。

電影《鍋蓋頭》中的紋身美軍

《戰狼2》中的沒有紋身的冷鋒

有個人說,歐美電影中那些演員本身就有紋身,然後才去拍的電影,你總不能要求人家拍電影前把紋身給洗了吧。同理,演解放軍的演員本來就沒紋身,你也不能讓他們在拍電影前紋一個吧。聽到這種觀點我都蒙了,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你就這麼「優秀」。

我當然不會信這種說法,因為除了電影,還有好多新聞圖片對於我的疑問也有體現。

紋身肌肉男美軍

無紋身肌肉男解放軍

無紋身肌肉男武警

問題來了,為什麼美軍有紋身而中國軍隊沒有?軍武菌查閱資料,還真翻出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紋身在歐美其實也算個傳統,太久遠的我們就不提了,我們直接從18世紀開始說,18世紀殖民潮中,歐洲的水手們大多都有紋身,除了好看、好玩、炫酷,紋身還有其他作用。

作用一、代表個人的工作,比如你是個水手長,就紋只錨,如果你是掌舵的,就紋個舵。

為什麼叫大力水手不叫大力船長

看看胳膊上的紋身,知道原因了吧

一位閱歷豐富的水兵

作用二、是用來記錄自己的經歷了,比如我去過夏威夷,我就在身上紋個草裙美女;你曾隨船穿過一次赤道,就在身上紋只海龜等。所以,身上紋身數量的多少,也代表著一名水手的閱歷。不要小瞧這些東西,這可是當時水手們去酒吧吹牛撩妹的資本。

看,那個有紋身的傢伙又去撩妹了

至於歐洲軍隊中何時出現紋身的,目前還沒有找到權威的觀點,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在19世紀時,英軍一些將領為方便戰鬥結束後從各種殘肢斷臂中,快速分辨出己方士兵的屍體,以便打掃戰場,收斂己方士兵遺骸,便開始鼓勵士兵紋身。

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美國,自然也將紋身這一做法延續了下來。在二戰時期,美國有一半以上的水手和三分之一的士兵紋身。在繼續發揮辨認屍體作用的同時,也成為了士兵們緩解戰爭中精神緊張及心理壓抑的一種方式。

一、封建王朝對於紋身/刺青的態度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佔據中原的歷代封建王朝一直將其作為一種刑罰,稱為「黥刑」(也稱墨刑、黥面)。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臉上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後塗上墨或別的顏料,使所刺的字成為永久性的記號。

那會又不會給你上麻藥,看著都疼

據 《史記》 記載,漢高祖劉邦手下其中一員大將英布,曾因觸犯秦律被處以黥刑。因此《史記》中稱他為「黥布」。

黥布原名英布

該刑罰在漢文帝時曾遭廢除,但到了魏晉南北朝之後卻又復活了,當時的囚犯和逃跑的奴僕仍要受此刑。到了宋以後,刺字又用在了向邊境發配的犯人臉上,以防止他們逃跑。《宋史·刑法志三》云:「凡應配役者傅軍籍,用重典者黥其面。」

《水滸傳》 中對這方面有很詳細的描寫,宋江、林沖和武松等人被發配時臉都被刺過字。

《水滸傳》宋江怒殺閻婆惜後刺配江州

刺配:刺字+發配

宋江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這種刑罰不但給罪犯造成了極大的精神羞辱(就相當於再你臉上寫了「我是壞人」,古人可不管你有沒有悔改,不管走到哪裡,百姓都一眼知道是犯過罪的人),還給那些有犯罪企圖的人以極大的震懾。更加方便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武松也受過這種待遇

這種刑罰直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修訂《大清律例》 時才被徹底廢除。

二、民間對於紋身/刺青的態度

在歷朝歷代中,一直被統治者看做刑罰的刺青,在民眾眼中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民間對於紋身者的印象也一直不怎麼好。唐宋時刺青在民間雖然一度十分流行,部分文人雅士甚至以在身上刺一些山水鳥獸、詩詞歌賦為美。但這些人畢竟只佔少數,多數的還是那些地痞流氓市井無賴等。

唐宋時刺青在民間也一度十分流行

唐武宗會昌年間,當時的京城長安就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剃光頭,渾身刺滿各種圖形,搶劫打人,橫行於當地街市,儼然就是唐代的黑社會團體。比較有名的是長安大寧坊一個叫張斡的傢伙,仗著禁軍撐腰,在京城街肆里橫行霸道。囂張到了什麼地步?這傢伙在左臂刺字「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刺字「死不畏閻羅王」。(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首都公安局長)這簡直是對法律與執法者的挑釁。

「杖斃」打屁股被活活打死

後來一個名叫薛元賞的人赴任京兆尹,這傢伙也是個狠角色,不懼強權,對這些流氓惡霸嚴厲打擊,抓到就杖斃(張斡就這樣被他送去見閻羅王了)。怎麼區分這些惡霸流氓呢?就是光頭+刺青。這麼一來,嚇得其他身上有紋身的,趕緊用燒紅的生鐵將紋身烙去。

「惡少年」/捂臉

宋朝民間對紋身者是何態度呢?《東京夢華錄》有記載:陽春三月,徽宗駕幸池苑,御駕回宮之時,花光滿目,御香拂路,此時,京師妓女、少年狎客一類人物就公然在通衢廣陌上亮相。還有「惡少年」招搖過市:有三五文身惡少年控馬,謂之「花腿馬」。

作者都說了「三五文身惡少年」,可見當時「惡少年」的標誌之一便是「文身」。

這不就是黑社會嘛/捂臉

到了近現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紋身的人又多了起來。受到歐美、港台影視作品的影響,在普通民眾看來,紋身幾乎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比如大家熟知的《古惑仔》系列電影中山雞、浩南哥等,這些影片中扮演黑社會、惡勢力的這些人,身上多有刺青),這使本就不受待見的紋身更加不受主流社會認可。

暴露年齡系列

沒有紋身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黑社會

黑社會呢,最重要的是要有紋身

以至於小時候,好多大人在提到紋身時對子女都是這樣說的「只有小混混、流氓、黑社會才去紋身,有為青年誰去紋那玩意」。

《整蠱專家》中也體現了社會大眾對於紋身的看法

既然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那也就可以理解作為人民子弟兵的解放軍為什麼不接受紋身了。解放軍條令曾明確規定,軍人不得紋身,當時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一是嚴整軍容的需要;《內務條令》第一百零四條規定「軍容風紀是軍隊和軍人的儀錶和風貌,是軍隊作風紀律和戰鬥力的表現。」而外露的紋身勢必會影響軍容。

二是出於對士兵的尊重;歷史上,刺青、刺字是用來分辨奴隸和犯人的,解放軍戰士是人民的子弟兵,不應該出現這種標識。同時紋身出現在他們身上,在普通百姓心中也是無法接受的。

目前解放軍關於紋身的規定也有所放寬

不過,年少時為了好玩一時衝動紋了身,長大之後想當兵考軍校,後悔了怎麼辦?其實也不必太擔心,也是有辦法的。

一、洗紋身;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洗紋身方法已經有很多了,比如冷凍法除色素、神針移熱法、高頻電子錶針洗紋身、中藥洗紋身、激光洗紋身等,常用的是激光洗紋身方法。如果想當兵,可以洗了紋身以後再去,根據《兵役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只要通過指定體格檢查站的體格檢查,並通過其他審查的,是可以參軍入伍。

假扮解放軍前好歹了解下我軍的條令條例吧

被紋身暴露了吧

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也在不斷改變,紋身在大家的眼中也已不再是壞人的標記與象徵了,而且解放軍關於紋身的規定也有所放寬。

2017年《應徵公民體檢標準》第一章第十一條對於紋身的要求:面頸部紋身,著軍隊制式體能訓練服其他裸露部位長徑超過3cm的紋身,其他部位長徑超過10cm的紋身,男性紋眉、紋眼線、紋唇,女性紋唇,不合格。

換句話來說,只要紋身面積不大、所紋內容沒有違規的,在著各式軍裝時紋身可以做到不外漏就可以。

德軍新頒布規定不準露出紋身部位

所以不要再糾結為什麼美軍可以紋身而解放軍卻不可以了。不過話說回來,真要是有那麼一群滿是紋身,穿著軍裝的大漢們去你家敲門討水喝,你敢開門嗎?

資料來源:《刺青:從圖騰刑罰到叛逆時尚》鄭金城

《紋身:人民軍隊緣何說不》鍾浩堅

《「刺青」習俗漫談》陶易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攻克柏林後,歐洲戰場並未停火,最後90萬德軍被200萬蘇軍全殲
中國055大驅的亞洲王者段位不保了?日本萬噸大艦本月下水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