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多地現「約車難」,網約車競爭下半場或將開啟

全國多地現「約車難」,網約車競爭下半場或將開啟

有媒體報道,最近北京、青島、鄭州等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打車難情況。除了頻繁降雨等天氣因素外,不少市民反映即使不是在雨天,網上叫車都要排隊等候。網約車曾給消費者帶來很多的便利,如今卻因「約車難」讓不少人抱怨。

網友鄒小雨:網約車減少的確給出行帶來很大困擾,朋友圈也不斷有人抱怨打車難,由原先的出行快捷便利到如今的叫車難,給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網友蓬蓬:以鄭州為例,這些年鄭州城市規模擴展巨大,人口增長迅速,但資料顯示「17年來計程車僅增加1輛」。如果網約車少了甚至是沒了,肯定滿足不了老百姓。

追風的7號:政策的初衷並不是要遏制網約車的發展,目的是將非法運營的企業與車輛清出市場,都是為了讓公眾出行更加安全、有序。

喬喬:不過就網約車行業來看,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如何更科學地定位、規劃產業發展,政策制定和市場需求之間做好銜接,很有必要。

梁悅:嚴管網約車其實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和保護公眾安全。一直以來,網約車司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僅憑一張駕照就可註冊,審核和安全讓人擔憂。必須好好整頓一下。

沐雨追陽:有關部門在監管實施過程中可根據市場及社會反應,適當調整政策實施力度及標準門檻,避免「一棍打死整個行業」,同時應寬容對待創新的出行方式,給予其發展空間,為消費者謀取更佳的出行方式。

北邊是南山:規範市場是好事,合規平台才能活得更好。網約車是「共享經濟」里可圈可點的成功案例,新政正在為它的發展塑形,指明新的方向。

池魚聽琴:行業正規化發展要經歷陣痛。相信在經歷過蛻變後,網約車行業將能以全新的面貌,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

文謙:多年以後看,2018年的7月也許會成為網約車發展史上一個節點。不過,這個節點究竟會使得行業發展受限,還是開啟更富活力的競爭下半場,還有待時間檢驗。

滄海一粟:當下的「打車難」或許只是暫時現象,但進一步完善網約車運行的政策軌道,在碰撞、調試中不斷創新產品供給、實現轉型升級,滿足群眾更為多元的出行需求,這應當是政策和市場共同的努力方向。

記者:張 茜

責編:李 瑩

編審:劉志軍、李 銳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向原作者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之聲 的精彩文章:

花之聲 牽牛花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揭曉,今年白玉蘭獎的評選有哪些特點?

TAG:經濟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