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漢之前的書籍大多不署名,那誰是第一個在自己著作中署名字的

秦漢之前的書籍大多不署名,那誰是第一個在自己著作中署名字的

原標題:秦漢之前的書籍大多不署名,那誰是第一個在自己著作中署名字的


如果常讀古書的話,尤其是秦漢之前的書,你就會發現,大多數人是不署名字的。這是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不僅反映了我國古人「知識產權」意識的淡薄,還反映了他們視學術為天下之公,非為一人之私有的態度。


不署自己的名字也就罷了,後人還往往署上古代先賢的名字。這又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例如《黃帝內經》,雖然署名為黃帝,但卻是成書於戰國時代;還有《列子》,讓人誤以為是戰國時期的列禦寇所作,其實並非如此,據現代學者考證,《列子》一書當為魏晉時期的作品。也就是說,這些書都是「偽書」。「偽書」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獨特現象,所謂的「偽書」是指書的內容與作者及其生活的年代不符,除了這一點,其價值還是很大的。


《黃帝內經》_圖


面對這些「偽書」,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學術的學者來說,的確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首先要搞清楚作者是誰,寫於什麼時候?否則是不敢貿然引用的。


但是,有一本書,你一定聽說過。即使「沒吃過豬肉,也一定見過豬跑」。這本書就是《呂氏春秋》。你可別小看了他,拋開他的內容先不管。這可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署有自己名字的著作,是中國歷史上著作冠名的「第一次」。眾所周知,他的(主編)作者是呂不韋。

關於呂不韋在這本書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古人有很大的非議。如有人認為「專其號曰『呂氏』」雖然意思有點曖昧,但似乎是說,您呂不韋先生署上自己的名字不就是想出風頭嗎?諷刺的意味躍然紙上。可是到了今天,看法完全發生了變化,人們對於呂不韋署上自己的名字給予了極大地稱讚,認為其有知識產權意識。如學者陳靜在《先秦至魏晉文人著述觀念的變化》一文中寫道:「呂不韋對著作的態度與前人不同,他以自己的姓氏命書,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這與後世作者署名的作用是一樣的。」這種看法認為呂不韋結束了不署名的歷史,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呂氏春秋》_圖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第一種看法,就發現其根本經不起推敲。因為在呂不韋的時代,他早就因為善於經商而聞名天下,況且又是嬴政的「仲父」,已經位極人臣。那麼,他還需要出風頭嗎?顯然不需要,那麼,他將自己的著作冠名為《呂氏春秋》,用意究竟何在呢?


名家講究「辨名析理」,法家講究「循名責實」,我們不妨從辨析其「名」開始。呂不韋將自己的書命名為《春秋》,其用意究竟何在呢?我們知道「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提起《春秋》,人們自然會想起孔子。事實上,在歷史上,後世對《呂氏春秋》頗有微詞,如徐樹棟在《煙嶼樓文集》認為其「僭其名曰《春秋》,專其號曰『呂氏』」。「僭」即是超越本分,在後世儒生眼裡,似乎只有孔子才有資格作《春秋》。那麼,這種說法靠譜嗎?這顯然是後世「陋儒」的一種偏見。


孔子_圖


將《春秋》看作是孔子的「專利」是根本站不住腳的。首先,孔子是在魯國舊史《春秋》的基礎上整理而成,且別國都有《春秋》,也是官修的。孔子只是以私人身份修《春秋》,因為「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也是僭越,無怪乎其言「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二者,孔子被尊為「聖人」以後,《春秋》一書才有了特殊地位,但是在作《春秋》之時,孔子只是布衣。況且呂不韋位極人臣,不僅是大秦相國,還是是秦始皇的「仲父」。因此,完全有資格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可見《春秋》之重要性。「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即是希望通過褒貶善惡勉勵天子行王政,以達到天下太平。那麼呂不韋洋洋洒洒二十萬字,又是為了什麼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里將《呂氏春秋》歸入「雜家」一類,認為「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那麼何謂「見王治之無不貫」呢?我們看看顏師古是怎麼說的。其說:「王者之治,於百家之道無不綜貫。」可見,《呂氏春秋》一書里是從頭都是尾貫穿著「王者之治」的。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_圖


此外,先秦時期,很多國史都冠名為「春秋」。據說這種傳統似乎起於三代,如太丁(商紂王祖父)時候的書名就叫《殷商春秋》。到了東周時期,各國作史紛紛採用「春秋」之名。除過有魯《春秋》外,還有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齊《春秋》等。墨子就生活於這個時代,應當了解這些史實,所以他在《墨子·明鬼》說:「吾見百國春秋。」


那麼,「春秋」是個季節名稱,卻為何成為了東周時期列國的史書名稱呢?我們知道人類的文明演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最初的時候,人們只有「年」的觀念,後來有了「季」的觀念。最初人們認為只有兩個季節,萬物復甦的春季和蕭瑟而又豐收的秋季,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那麼,何以知道呢? 我們翻閱諸子的文稿就可以明顯地知道,在他們那裡只有「春」和「秋」的概念,還沒有「冬」和「夏」的概念。所以春秋就代表一年,而這些史書都是編年體,以一年位單位。約定俗成、相沿成習,於是各國的史書也就以「春秋」來命名了。


秦始皇 _圖


還有一個引起人們爭議的地方就是,《呂氏春秋》成書以後,呂不韋採取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行為,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可是,《呂氏春秋》懸於城門多日,竟無一人提出異議。東漢王充認為不是《呂氏春秋》真的沒問題,而是人們畏於大秦相國的權勢,不敢造次。王充之言卻有道理,但是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呂不韋當時是大秦相國,有門客三千,這些人都是天下高才。可以說《呂氏春秋》是匯聚了天下最聰明、最有見識的人編寫的,因此這本書的質量是沒得說的。即便是今天,我們翻開來讀一讀,還可以隱約感受到智慧的鋒芒。


那麼,呂不韋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前面已經說過,這本書是闡明「王者之治」的,也就是向皇帝的建言書。呂不韋公布這本書的時候,嬴政正好是二十齣頭的樣子,血氣方剛,躊躇滿志,正準備大幹一場。那麼呂不韋的用意就很明顯了,我們不妨試著分析一下。一是向嬴政公布自己的政見,二是為了取信於民。《呂氏春秋·務本》說:「宗廟之本在於民」,可見呂不韋早就認識到民心對於一個政權的重要性,所以公佈於民,就是為了防止「朝令夕改」,取信於民,讓老百姓明白朝廷的主張。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_圖


「白紙黑字寫上的,連斧頭都砍不去。」呂不韋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是表明自己對這些文字負責。不僅僅是一種自信,還有責任承擔意識在那裡。把這些公布天下,也是為了公布自己的政治主張,是一種政治智慧。


今天我們來看呂不韋,他在先秦的地位是極其特殊的。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說是世界首富也沒有問題。此外還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這一項成就拿出來都不得了,何況三項呢?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呂不韋是當之無愧的「先秦第一人」。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呂氏春秋》《先秦至魏晉文人著述觀念的變化》《漢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烏台詩案」里蘇軾有多冤?帶你讀懂由八股文引發的「筆禍」案
三國演義里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背後的功臣是誰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