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上北大,離寒門逆襲還有多遠?

考上北大,離寒門逆襲還有多遠?

1

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被兩位考上北大的准大學生刷屏了。

他們來自不同的省份,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都來自寒門。男生在收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時,正在工地上拌砂漿,而女生則寫下了令人動容的文字「感謝貧窮」。

毫無疑問,北大的錄取,將深遠地影響這兩位同學的人生軌跡,說徹底改變他們的命運,也並不誇張。能夠考上北大,對於寒門子弟,尤其是農村子弟來講,在當今這個年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為他們感到高興,也發自內心為他們鼓掌。

2

但鼓掌之餘,我還有更多思考想分享給他們,如果他們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話。

以下的話,不僅僅是相對這兩位準北大生說的,也是對出身寒門,考上清華/復旦/交大/浙大等所有名校的小同學說的。

首先,對於寒門子弟來說,名校代表著一種至高的榮譽,但務必要儘快轉身不可看得太重。

考上頂級大學,可能是寒門家庭幾代人的夢想,也可能是一個小地方數年以來的首次,當地對你的認可,完全可以想像。一份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不僅是對同學本人的肯定,更代表了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地方的榮譽。因此,某個小地方有某位同學考上了北大清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親朋好友都來祝賀的場面就不足為奇了。

但對於同學本人來說,務必要儘早卸下這份榮譽。

你得明白,不會因為你出身寒門,在幾千名北大新生中,就會有什麼不同。你在小地方受到的高規格待遇,在北京城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把在當地形成的「人中龍鳳」的標籤人設帶入大學,等待你的可能是巨大的落差和接踵而來的失望。

第二,考上名校,是寒門子弟逆襲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一步。

現在來回答文章標題的問題,考上北大,離寒門子弟逆襲還有多遠?我的答案是,非常遠,要多遠有多遠。

好比兩萬五千里長征,考上一所好大學,可以認為走出了第一步。這一步至關重要,但也僅僅只是無數步當中一步。

小同學們需要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一個名牌大學的學歷,遠非人生暢行無阻的通行證,更不是寒門子弟逆襲的保證書。每年畢業的數萬名校畢業生當中,絕大部分最終都會「泯於眾人」。

按照正態分布來講,考入名校的寒門子弟,絕大部分也將和他們一樣,在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普通的白領。你在周圍同齡人當中,或者放大了看,在社會的坐標軸當中,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點,這種位置完全沒辦法帶給你此次考入名校時的自豪感。相反,它極有可能帶給你很多的負面情緒:焦慮、彷徨、迷茫、挫敗和自我拉扯。

相信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僅寒門子弟難以延續高考入學時的那種心態上的自豪和輝煌,就算正常家庭或者優渥家庭出身的同學,同樣免不了泯於眾人的歸宿,這是社會規律,而人是無法逃脫規律的。

因此,認清這個現實,有助於小同學們調整好心態,並儘早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打算。

千萬不要認為,我上北大了,人生自此就有了保障(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少哈),前途自動一片光明,這都是非常幼稚的想法。人生要成功,哪怕是最世俗意義上的生活得好,也都需要付出艱辛持續的努力,沒有人可以僅憑一紙學歷,就可以過得很好。

比如說,北大畢業生每年上萬人,我為什麼要招你呢?還沒有考慮隔壁清華的,國外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的。

走好第一步,忘掉第一步,做好長久奮鬥和艱苦努力的心理建設,是每位剛入學的小同學都應該要有的心態。寒門子弟在這方面是有「先發優勢」的,你們只需要拿出高考考上北大那股勁,繼續奮鬥即可。

第三,要敢於自我革命,抓住「城市化」的機會,重新塑造自我。

這一點是我最想說的,也是最有現實意義的。

按照概率分布來說,絕大部分同學(包括寒門同學)都終將平凡,極有可能當地敲鑼打鼓慶祝你考上北大的時候,就是你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但是對於寒門的同學來說,如何利用好名校這個平台,完成自我蛻變,顯得比其他同學更有現實意義。

畢業後你可以不成功,但應該變成一個全新的更好的自己。

小地方來的同學,尤其是農村的孩子,性格基因里不可避免地會帶有「小地方」的痕迹。我高中時學文科,老師給我們分析農民階層的幾大特點:自私、狹隘、分散、保守。我相信或多或少,這些考入名校的寒門子弟,也會帶有這些特點,儘管有時候表現得並不那麼明顯。

但毫無疑問,能考上名校的寒門同學,一定不會再回到「農民階層」這個社會圈層里了。大家不要誤會,我這樣說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只是客觀描述事實。那麼,在這些寒門同學今後的發展里,克服一些有局限的性格特徵,就顯得尤為重要。

刻意地,努力地,花大力氣去改造自我,提醒自己克服掉一些不太好的性格習慣,包括思考問題的邏輯路徑,比如讓自己的心胸變得更加廣闊和包容,逼著自己擁抱不確定性和培養自己的冒險精神,這些都是小同學進入大學後可以去做的事情。

寒門出身的同學,容易有的心態和習慣大概有這樣幾個:自卑、敏感、自尊心強、保守、極度節約。

這些習慣的背後,都是長期的生長環境決定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整個階層屬性植入的。如今進入一個全新的平台後,這些東西就會顯得格格不入,進而會不斷衝擊這些同學的性格和認知的穩定性。有衝擊是好事,能主動意識到衝擊的來源並加以利用,就能完成認知的升級和自我的蛻變,否則就可能變得更自卑,更敏感也更保守,這是一個不好的循環。

舉個小例子。寒門子弟在面對金錢時的觀念往往是「節流」重於「開源」,更不會想到運用「槓桿」(負債)。

我想起了一個大學同學,畢業時拿到一個很好的美國常春藤名校的碩士錄取機會,但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就放棄了留學機會。但事實上我知道,有朋友願意借錢給他去讀書,由於他本能地對借錢這件事很抵抗,所以放棄了深造的機會。

因此,反思自我,克服不好的原生環境帶來的性格深處的影響,以更大的格局,更寬廣的視野,更包容的心態升級自我的認知系統,是寒門子弟在大學裡面臨的最大挑戰。

這一過程我把它稱之為「城市化」的過程,因為這些同學與城市文化,尤其是大城市文化的交融,在大學才算是真正的開始,如何在四年內完成他們的同學二十年完成的進程,是寒門同學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好在名校天然具有這個土壤,只要小同學們能意識到這些,積極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要完成自我升級,並不算太難。

第四,做好面對內心衝突的心理建設。

以我的觀察來看,不少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在大學畢業後,都會面臨非常激烈的內心衝突。

這種衝突來源於入學時的「人中龍鳳」的榮譽感自豪感和畢業後特別普通平凡的巨大落差,也來源於家庭甚至家族的巨大期望和乾癟現實之間的落差,還來源於原生家庭的價值體系和接受完城市化改造後你的價值體系之間巨大的分歧。

畢業後,你會發現,北大清華的同學,找工作一樣非常困難。找了好幾個月沒人要的清北畢業生並不鮮見。

老家的人一聽你是北大的,就會默認畢業後不是當大官就是賺大錢,然而你發現兩條路好像離你都十分遙遠,哪怕要在北京找個就好點兒的房子離公司近一些,也未必負擔得起房租。

價值體系的差異就更加明顯了,父母死活都覺得你應該25歲嫁人,但你天天叨念的是男女平權,婚姻自由。

這些衝突會伴隨著寒門子弟入學到畢業到工作,甚至整個人生。有些衝突是可以解決的,比如你拼了命努力,可以解決如上的第一第二個衝突。但有些衝突可能你一輩子也解決不了,比如和父母的價值分歧。

不管能不能解決,但提前有了預期,事後真的面對時,也就會更坦然從容些。

3

現在寒門逆襲更難了還是更容易了?

有過小地方經歷的同學應該都會認同,現在是更難了。

2018年春節,我和高中班主任吃飯時得知,我們那一屆高考,是縣城裡近十年最好的表現。此後再也沒有學生考上過全國排名前幾的大學,這說明什麼?

宏大的背景分析,精準的數據,我就不列舉了,大家去網上搜一搜,非常多這方面的論證,結論都是指向同一個,也就是現在的寒門子弟要通過教育這條路來逆襲,比以前更難了。

事實上,各行各業,草根要逆襲,都的確比以往更難了。比如互聯網創業這個路徑,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少的「造富神話」,大家都進入了存量競爭,寡頭壟斷的時代。創業者很多到頭來都是為寡頭打工,為資本打工。

創業逆襲的路正在越來越窄,然而更殘酷的事實是,對於很多寒門子弟來說,要真正實現所謂的階層大躍遷,實現真正的逆襲,創業幾乎是唯一的路。這是新的一代寒門子弟不得不面對的歷史進程。

行文至此,我又想到了那句無比正確的話: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來源:秦小明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圈 的精彩文章:

狂歡落幕!民間四大高返利P2P平台悉數爆雷,還扯出這家公司

TAG:金融八卦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