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人不帶孩子」是社會進步

「老人不帶孩子」是社會進步

為了讓子女「負擔小一點」、讓「孫兒一代」成長得更好,很多老人全身心付出甚至放棄正常生活,日復一日埋頭帶孩子,這件似乎「天經地義」的事成了他們晚年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大寶弄哭了二寶。奶奶對大寶一頓責罵。王蕾有些生氣,怪婆婆看孩子不細心,還偏心眼兒。奶奶氣得直抹眼淚,跺腳要回老家,「我成天被『捆』在你們家,看了大的又看小的,累得腰酸背痛不說,最後還落了一身埋怨!」有的父母乾脆拒絕給兒女帶孩子。

(7月24日《中國青年報》)

全面二孩時代,生二寶之後,誰帶孩子成了一個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作為普通家庭,收入不高,大寶要上學,二寶要人帶,請保姆經濟壓力山大,於是不少夫妻把父母當成了「廉價保姆」,呼來喚去,理直氣壯。

事實上,父母老了,身體每況愈下,已經沒有足夠精力幫子女帶孩子。但是,父母通常心疼子女,同時,帶孩子又似乎是家庭傳統,且是「天倫之樂」的圖景,父母生硬拒絕,似乎太沒有情。因此,不少父母只好強打著精神,硬著頭皮帶孩子。

也有的父母不想帶孩子,想辦法逃避。有的寧願出錢請保姆,解脫自己;有的乾脆聲明拒絕帶孩子,希望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對於父母既不願帶孩子又不出錢請保姆的做法,有的子女則心生不滿。

在筆者看來,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孩子,是一種社會進步。

首先,這體現一種生活質量追求。老人希望過自由生活,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下去,沒有羈絆,沒有勞累,本質上是對幸福晚年生活的追求。這很正常。

帶孩子這個家庭頭等大事怎麼解決?當然由子女自己解決。如果不具備條件生二寶,還趕趟跟風生二寶,是不明智的選擇。因此,生二寶雖好,但需量體裁衣。

其次,這體現老人觀念進步。不少老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的觀念,希望子女多生。當下,老人不願意幫子女帶孩子,尤其不願意帶二寶,足見這些老人已經沒有傳宗接代的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