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號鬧出笑話,開國皇帝大罵宰相沒文化,誕生兩個千古名句

年號鬧出笑話,開國皇帝大罵宰相沒文化,誕生兩個千古名句

年號,興起自漢武帝的「建元」,終止到辛亥革命之後,正史承認的最後一個年號是清末的「宣統」。年號一般代表的是皇帝對天下治理的意願和標榜,幾乎每位帝王都萬分重視的東西。

有的時候遇到祥瑞的大事,或者國家解決了內外部的憂患,還要改一下年號,或是紀念,或是去晦氣。但是在宋朝建立初期,發生了一件超大的烏龍事件,被史書和民間筆記廣為記載。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改元為「建隆」。趙匡胤是武人出身,對年號越發講究,而「建隆」的意思,大概是國家初建,萬事興隆,討個彩頭。畢竟強廢后周,對百姓和前朝高層來說,就相當於變天,需要先穩定國運。也確實,趙匡胤在剛立國的時候,就曾對親信趙普說:「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意思是不把國家穩定下來,覺都睡不好。

三年後,平定了李筠、李重進叛亂,收回了大片土地,國運初定,但是煩心事還不少。宋太祖覺得,「建隆」年號貌似有些過時,老傳統要改一改了,說不定還能有好運呢?

於是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改成什麼年號合適,既能體現大宋國恩浩蕩,又能標新立異。時任樞密使的宋太祖心腹趙普提議:「乾德」這個年號甚好!

宋太祖問:何以見得?趙普解釋:「乾」代表天,「德」代表恩澤,連在一起就是代表大宋享受的是上天的恩澤!宋太祖高興壞了,眾臣見皇帝高興,趙普說的又條條在理,紛紛應和。

趙匡胤對趙普可以說相當的信任,他一路走來處處都有趙普的輔佐,陳橋兵變是他趁趙匡胤喝醉強加龍袍,杯酒釋兵權也是趙普給的建議。既然趙普這樣說,肯定錯不了。太祖當年就改年號為「乾德」。

又過三年,後蜀終於平定,後蜀皇室和宮女被送到開封,源源不斷的戰利品送到了皇宮中。這一天宋太祖心情不錯,在皇宮裡視察工作,來到原後蜀宮女所在,隨意的拿起她們梳妝台上的一面銅鏡端詳。

銅鏡正面平淡無奇,就是普通的做工,還有些發舊,可是反過來一看,宋太祖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只見幾個近乎磨平的字跡:乾德四年鑄。現在明明是乾德三年,這舊銅鏡難不成穿越了?

越想越不對,趙匡胤找來學者竇儀。竇儀拿來一看,斷定:這是已亡的蜀國曾用過的年號。趙匡胤大驚失色,又命人翻閱典籍,果不其然!這「乾德」是前蜀國亡國之君王衍用過的年號!當時定年號的時候竇儀不在現場,而改了年號之後,即便知道實情,誰還敢找死拿來說事?

趙匡胤怒了,把趙普找過來,大罵他沒文化,而這時候的趙普已經升職為宰相了。趙匡胤感嘆:宰相須用讀書人!這句話成了千古名句。然後他又逼趙普學習讀書,而趙普自那開始直到去世,所讀的只有《論語》這本書,又產生了另一個名句:半部《論語》治天下。

這件事在民間筆記和正史中還有一個版本,裡面揭穿年號內幕的是趙普的對頭,盧多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諒我礙了你這麼久 的精彩文章:

TAG:原諒我礙了你這麼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