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雕技法的演化之路,是傳統技法與近代化工藝的融合

玉雕技法的演化之路,是傳統技法與近代化工藝的融合

玉雕技法源於古代石器製作,作為古代文字、圖案、科學的傳承,可以說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技藝,當人類告別了原石的懵懂,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精神文化被提到了前台,於是曾經作為傳承的技術,就演化為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工藝。

古代玉雕技法一直演化到了清代,方才形成了自己完整而獨立的工作流程,清末李澄淵《玉作圖》記載,古代玉器製作技法以搗沙、研漿、開玉、扎砣、沖砣、磨砣、砣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砣、皮砣這12步驟構成,可謂極盡能工巧匠之力。

雖然古代如此繁雜的玉雕技法,卻並沒能帶來很多傳世的名作,這一方面是玉料的品質優劣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受到製作工藝的限制,很多精巧的操作,需要殿堂級的玉雕老師傅才能完成,因此古代時候,更多的名作多出自官家。

而到了近代,隨著機械化、工業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穩定、精巧的玉雕器材的出現,給我國翡翠玉雕技法增加了更多的便捷,也增添了許多創新,更加的精緻動人。

玉雕技法大體上分為2個體系,即針對硬玉的雕刻技法,和針對軟玉的雕刻技法,所選用的工具,設計的思路雖說多少會有點差別,但是總體而言殊途同歸。


相玉

對一塊璞玉進行設計的過程,所謂「相」既是看,如同相人、相馬、相命,在中華古文化里,一個「相」字道出千萬變化,是由內而外的思索、琢磨,判斷玉石的優劣與品質,而後依石畫題。


劃玉

玉雕師傅根據腦海中構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墨線勾勒出來,有了明確的形象,玉雕師傅便能找到明暗、陰陽。

琢磨

以鉈作為工具,以水與金剛砂為戒指,通過勾、沖、壓等技法,將玉雕作品從璞玉中脫穎而出,可謂是玉雕的重中之重,好的玉雕師傅能夠天馬行空的,很好的把握每一次下刀,最後達到卓越不凡的藝術效果。


碾磨

通常也被叫做拋光,主要以木、葫蘆,牛皮、銅砣為輔料,將經過琢磨的玉器逐步脫去粗糙的外表,恢復玉器原有的溫潤光潔。

在經過上述的幾個步驟。一件美輪美奐的玉雕作品就已經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了,而這個時候,如果需要更多的裝飾,就會涉及到金鑲玉的種種技法了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翠網 的精彩文章:

了解翡翠竹節的寓意、典故和價值,你想要的都在這裡了

TAG:淘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