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高通收購恩智浦失敗及對中國的影響

評高通收購恩智浦失敗及對中國的影響

塵埃落定,中國沒有在高通恩智浦併購案的最後期限內給出審批意見,最終高通選擇了放棄。這個全球關注的重磅併購案雖然結束,但對各方的影響,以及後續發展卻是一個新的開始。短期看,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結果,但各方更應把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積極向前看,認真思考未來如何轉「危」為「機」,尋求對各方更有利的結局,才是重要的。

高通:發展與中國的新關係卻尤為重要

對於高通,併購失敗的短期影響絕對是負面的。收購失敗本身就是大損失;高通要進行理論上最高300億美元的股權回購。高通的賬面現金和短期金融資產現有360億美元左右,拿出300億,直接消弱了未來再次產業併購、擴張業務、快速轉型的能力,相當長的時間內要以練內功為主要任務;相比之下,給恩智浦的20億美元賠償反而是小錢;更進一步,由於之前股東對高通拒絕博通收購的「不滿積累」,未來不排除股東藉此發難,對管理層進行調整。高通這方面的壓力會很大,相關各方應該做好應對。

誠然,經過21個月的漫長談判,30次的交割延長,再加以「中美貿易戰」的大環境下,高通的股東和管理層應早有了思想準備和心裡預期。所以對高通來說靴子落地,不確定性變為確定性,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利好。

因為中國沒有在併購案最後期限內給出審批意見,或會導致高通調整中國戰略。但中國和高通還是彼此需要。還是希望高通能做好企業內部和股東方面的溝通工作,放眼全局,以長遠為重,以合作為主基調,充分利用和中國產業的合作,更加緊密地融入中國產業;同時更加增進和政府的關係,合作共贏。

恩智浦:以中國市場空間換失去的兩年時間

雖得到20億美元的賠償,對恩智浦來說最大的損失就是「失去的兩年時間」:戰略停滯,相關業務和產品線發生重大變化;短期股東和主要管理層略有失望。但長遠來看,當不確定性變為確定性,恩智浦或許更容易變「不利」為「積極」。

首先對恩智浦的客戶,尤其是中國客戶而言,增加了確定性,減少了變數。不用擔心供應商的轉變,更不用擔心恩智浦商業模式的轉變。恩智浦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和汽車電子領域的較大優勢,以及長久以來和中國客戶的良好關係,對產業來說,這是一個較大利好。

其次,未來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快速增長、物聯網市場蓬勃發展,所以恩智浦也會藉助和中國產業的緊密合作,依靠其在汽車電子、安全領域和工業應用的巨大優勢捲土重來。更加緊密拓展和中國關係,以市場空間換時間是當下就成為恩智浦重要的任務。

再次,恩智浦現金流充足(2017年恩智浦利潤23億美元,賬面現金30億美元),再加以高通20億美元的賠償,未來恩智浦就有能力做更大的投資和併購。充足的現金流為恩智浦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加深和中國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恩智浦橫跨荷蘭和德國,是歐洲重要的半導體公司,有巨大影響力。在當下的國際局勢下,中國和歐洲的合作至關重要,與恩智浦的合作勢必也會得到重視。

中國產業對外謹言慎行,對內強化內功

對中國產業而言,首先帶來的影響是中國在國際併購將會更加困難,或許會變本加厲,持續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不僅併購,未來甚至可能在股權投資、合資架構、技術轉讓、中國子公司設立甚至產業合作上都會引起美國的嚴格管理。國內的併購基金和企業,需要謹慎防範這個趨勢風險。

併購可以暫緩,但合作不能停止。尤其是當下晶元產業,中國對美國的依賴要超過美國晶元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美國晶元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是「量」,但中國產業對美國半導體的依賴卻是「質」。所以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企業要更加註意規範運營---尤其是涉及海外,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風控意識,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引入國際團隊更要注重原僱主的合法權益。特殊時期謹言慎行,低調規範,合法合規。中國相關企業更珍惜戰略機遇,提高自身實力,彌補產業差距。

該併購案成為近年來中國首次使用兩個180天期限仍沒有審核完成的案例,在半導體領域更是第一例。未來半導體領域一定還會有重量級的國際併購發生,這個案例的結果和影響將成為未來審批的重要決策依據。

這不僅僅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不僅僅是產業之間的博弈,在當下複雜的格局下,此次併購案的結果以及政府的決定,已經超出企業得失和產業利弊的範疇。雖然各方沒有得到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但企業之間的合作還是要進行,各方還是要展望未來,開闢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

未來無論是中國、美國、高通、恩智浦,都還要在全球一體化、產業合作化的背景下繼續跋涉,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在平穩中尋找快速增長,在風險中尋找機會,在競爭中尋找合作。高通、恩智浦和中國而言,是新關係的起點。願各方能「邁步從頭越」,將最壞放在昨天,做好今天,期待明天。

顧文軍: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業內譽為「中國半導體第一分析師」,是被廣泛認可的產業「智庫」。先後在中芯、iSuppli和IHS等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參與了多項政府半導體規劃調研與分析,並擔任多個政府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顧問,參與過多起國內國際產業併購,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關注DIGITIMES,產業資訊一手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IGITIMES 的精彩文章:

5G手機快速普及關鍵推手 業界直指雲端服務業者
美光吞敗 加速國內存儲器自主發展 半導體專利戰開打

TAG:DIGI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