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紀連海解讀前四史,揭秘智術勇武者的成功法則

紀連海解讀前四史,揭秘智術勇武者的成功法則

原標題:紀連海解讀前四史,揭秘智術勇武者的成功法則


編輯=陳麗壯



提到《百家講壇》,就不得不提紀連海,作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之一,紀連海主講「正說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紀曉嵐、劉墉等)激情澎湃、詼諧幽默、設問解疑、鞭辟入裡,極受歡迎,收視率屢創新高,成為億萬觀眾熱捧的超級學術明星,被譽為《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中的「最另類」。


近期,現代出版社出版的《紀連海評點前四史》,由原文、白話釋文,點評三部分組成,釋文準確傳神,全書修訂百餘處,原文更精準,釋文更通俗,內容涵蓋更廣。讓讀者輕輕鬆鬆讀懂前四史。


《紀連海評點漢書》(上下冊)



書名:《紀連海評點漢書》(上下冊)


作者:紀連海 著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617-4


定價:85.00元


購買


簡介:《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本書從《漢書》一百二十卷中,選取「紀」10篇,點評了劉邦、劉盈、呂雉、劉恭、劉弘、劉恆、劉啟、劉徹、劉弗陵、劉詢、劉奭、劉驁共12位人物;選取「傳」41篇,點評了陳勝、韓信、季布、蕭何、張良、賈誼、李廣、司馬相如、司馬遷、東方朔、楊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精彩試讀:志向遠大,得遇良緣


【原文】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辟仇,從之客,因家焉。沛中豪傑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卒與高祖。呂公女即呂后也,生孝惠帝、魯元公主。


高祖嘗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之。老父相後曰:「夫人天下貴人也。」令相兩子,見孝惠帝,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公主,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兒子皆以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


【譯文】


高祖曾到秦都咸陽服徭役,親眼看到秦始皇的威儀,他大聲地長嘆:「大丈夫就是應該像這樣啊!」


單父縣的呂公和沛縣縣令是好友,因為躲避仇家,寄居在縣令家裡,後來全家搬到沛縣。沛縣中的一些頭面人物聽說縣令有位好朋友搬到沛縣來了,都去祝賀。蕭何當時是縣令的僚佐,負責收禮。蕭何對諸位頭面人物說:「湊份子不滿一千錢的,都不能入上座。」漢高祖當時當亭長,平時本來就看不起這些人,就惡作劇地在紅包上自己寫上姓名,並寫上「賀錢一萬」,實際上是一個空包。紅包送進去了,呂公看見這麼厚重的禮大吃一驚,親自到大門前迎接。呂公善於看相,他看到高祖儀錶非凡,特別敬重,引到客廳坐在上位。蕭何說:「劉季平日只愛說大話,很少辦成好事。」高祖早就看不起這些郡府中的頭面人物,就毫不謙遜地坐了上位,神色自若。喝酒到了半醉的時候,呂公用眼睛示意請高祖留下,散席時,挽留高祖,讓他先不要走。呂公對高祖說:「我年輕時就研究相術,看了許多人,都不如您的相高貴,希望您多多保重。我有一個親生女兒,願意嫁給您做妻子。」客人走後,呂公的老婆吵嚷著對呂公說:「你往日總說我們的女兒生相有福,要嫁給貴人。沛縣縣令和你那麼好,想娶我們的女兒你都不肯,今天為什麼輕易地許配給劉季?」呂公笑道:「這不是你們婦人女子所應該知道的。」結果還是堅持把女兒嫁給高祖了。呂公的女兒就是後來的呂后,生了漢孝惠帝及魯元公主。


漢高祖曾經辭去亭長回家務農。呂后和兩個孩子住在田間小棚里,有一位過路的老人向她討要水喝,呂后還留他吃了飯。老人看了呂后的相稱讚道:「夫人是天下貴人。」呂后請他給兩個孩子看相,他看了孝惠帝,說:「您之所以能成為貴人,是因為有這個兒子。」他又看了魯元公主,也說將來是位貴人。老人走後,高祖從另一間田舍回來,呂后向他說起剛才的事,說那位老人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貴之相。高祖問老人在什麼地方,呂后說:「他走得不太遠。」高祖追上老人求問自己的生相。老人說:「剛才說您的夫人和您的孩子等生相大貴,都是由於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貴不可言。」高祖連忙稱謝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說,我永遠會記住您的指點之恩。」到高祖登基後,這位老人的去向卻不得而知了。


【評點】

作為漢王朝的開創者劉邦,身上總是透露出許多神秘,令人們感到頭疼與無奈。一個延續三百多年王朝的開創者,一位當今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命名者,居然在當皇帝前是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流氓;一個和項羽較量四年沒有打過勝仗的漢王,卻最終迫使一代霸王烏江自刎。


除了這些,在他發跡之前,還有一段奇聞,被後人廣為傳誦:那就是一個被看作市井流氓的小亭長,居然娶了一位富家千金小姐,而正是這位小姐最終改變了劉邦一生的命運,甚至險些改變了漢朝乃至中國的發展方向。這個小姐就是呂雉,也就是後來的呂后。那麼這位千金小姐為什麼會「下嫁」給一個流氓,甘願「鮮花插在牛糞上」呢?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關於呂雉嫁給劉邦的過程,《史記》上是這麼記載的:呂公因為避難來到沛縣。呂公的好友沛縣縣令聽說他有個漂亮的女兒,就向他求婚,呂公一口回絕了這樁婚事。沛縣上的名人聽說了呂公的到來,都爭先來向呂公獻禮。呂公請蕭何主持獻禮活動,並規定:「贈禮沒超過一千錢的人,只能坐在堂下。」而就在這時,一身流氓習氣的劉邦沖了進來,大聲喊道:「我出一萬錢。」語驚四座。呂公善於相面,見劉邦氣度不凡,趕緊請劉邦坐了首位,並在席上提議要將女兒嫁給劉邦。這一席話讓呂夫人很不快活,責備呂公說,你怎麼要把咱寶貝女兒嫁給一個流氓呢?呂公冷笑說,這不是你們女人家能知道的。


這就是正史上的關於呂雉嫁給劉邦的過程。再看《漢書》中我們的選文,內容也基本相同,可以確定這種說法應該屬實。在野史上,關於呂公為什麼要將女兒嫁給劉邦,還有段呂公的話(有的又說是呂雉直接相劉邦後說的)。大概意思是,我看劉邦的相貌,是真龍天子之相,將來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正如選文上記載的故事,劉邦和呂雉曾遇到一神秘老頭給他們算命,說呂雉和一雙兒女將因劉邦而富不可言。當劉邦跑到芒碭山的時候,呂雉帶著兒女居然找到了躲在山裡的劉邦,理由是無論走到哪裡,劉邦頭頂都有團五彩之氣。


這句似乎還有旁證:秦始皇說東南有王氣,范增也說劉邦頭上雲氣成五彩。但是這種種鬼話,後人能信嗎?劉邦所謂有龍相,那是好聽的說法,難聽的說法就是這人長得確實很一般,甚至可以說很醜。再想想,劉邦左腳有七十二顆痣,簡直就是黑乎乎的一團;再加上他一團江湖酒肉習氣,這樣的人,一個富貴人家,一個如花一般的女孩兒,怎麼可能看上他?又怎麼會甘願「鮮花插在牛糞」上呢?


那麼,拋去這些後人神怪的附會,真實地看待歷史,呂后究竟為什麼會嫁給劉邦呢?


首先是客觀的時代背景。當時秦二世廣修秦宮(原說阿房宮,今證明此宮不存在,因此改稱秦宮),徵召天下未婚女子。不少女子為了免被征進後宮忍受寂寞之苦,通常會選擇草草地嫁人。因為有個固定的丈夫總比進宮受寂寞之苦要好得多。


其次是呂公的原因。呂公為什麼會跑到沛縣?他可不是來旅遊的。《史記》上記載,他是因為躲避仇人,跑到沛縣,投奔好友沛縣縣令。因此,呂公到沛縣的最大目的,是要保全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呂公雖然很有名望,但在沛縣他依舊需要找一個好的靠山,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個人理論上應該是沛縣縣令。但是請看看沛縣縣令的人際關係格局。縣令之下一文一武兩位幫手,蕭何和曹參,他們都聽小亭長劉邦的,卻不聽縣令的;再如樊噲等一些沛縣的「地頭蛇」,都是劉邦的「鐵哥們兒」;而沛縣的父老則都對劉邦敬而遠之;再加上劉邦「仁而好施」,所以沛縣中最有名望的和最有實力的不是縣令,而是劉邦。呂公想要在沛縣立足,就必須巴結討好劉邦。


所以當劉邦來到會場的時候,呂公趕忙把他迎到上座,接著說了些「龍相」之類的鬼話,甚至將女兒嫁給劉邦,以換取自己一家的安全。為了更加保險起見,又將二女兒嫁給了樊噲。顯而易見,當時呂雉嫁給劉邦,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家族在沛縣的安全。


其三是劉邦的個人條件。劉邦這人胸有大志。劉邦在咸陽面對秦始皇的車駕,曾感慨道:「大丈夫當如此也。」而敢於發出同樣感慨的,全天下也就只有項羽了。在當時秦朝的法律羅網之下,敢有這樣的志向,足可見劉邦胸中的大志。而呂雉似乎也從沒忘記丈夫這個志向,經常會巧妙地提醒劉邦,這才有了算命和雲氣兩個謊言。

並且,當時社會的婚嫁,並不完全看重門第,更多地是看重彼此的志向。張耳、陳餘、陳平等都是破落之徒,卻和劉邦一樣,都娶到了富家千金。這絕不是巧合,應該屬於整個時代的大風氣。


綜上所述,呂雉嫁給劉邦的原因中,既包括了對自身安全的考慮,也受了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會是因為劉邦有做皇帝的潛質,而進行的長期「投資」。


《紀連海評點後漢書》(上下冊)



書名:《紀連海評點後漢書》(上下冊)


作者:紀連海 著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627-3


定價:78.00元


購買

簡介:《後漢書》由南朝劉宋時著名史學家范曄編撰,其所記史事,起於劉秀起兵,終於漢獻帝禪位,囊括了東漢一朝195年的興亡歷史。本書收入本紀10卷,點評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竇皇后、陰皇后、梁皇后等20多位人物。列傳53卷,評說劉玄、盧芳、隗器、公孫述、竇融、馬援、班超、班固、張衡、董卓、華佗等90多位人物。


《紀連海評點三國志》(上下冊)



書名:《紀連海評點三國志》(上下冊)


作者:紀連海 著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618-1


定價:88.00元


購買


簡介: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英雄在那裡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志》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陳壽的史學名著,記載了從魏文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元年(280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從曹操、劉備、孫權,到諸葛亮、關羽、周瑜,從帝王本紀到諸臣列傳,有少年浪蕩子曹操成為亂世梟雄的傳奇,也有天才曹植的薄命之旅,有鞠躬盡瘁者的忠誠,也有奸詐權變者的得逞……凡48章,講述的不僅是近100位三國人物的性格,更是成功的法則、做人的藝術和做事的方法。

《紀連海評點史記》(上下冊)



書名:《紀連海評點史記》(上下冊)


作者:紀連海 著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614-3


定價:88.00元


購買


簡介:《史記》是中國的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花了18年的時間寫成。本書收入本紀4章,點評五帝、秦始皇、漢高祖、呂太后。世家7章,點評齊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踐、范蠡、陳涉、蕭相國、留侯張良。列傳21章,點評韓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嘗君、平原君、廉頗藺相如、屈原、呂不韋、淮陰侯韓信等20多位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國人必讀的「帝王之書」,秦俊著《漢高祖劉邦》(全三冊)出版

TAG:現代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