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美國為何鍾情於「戰斧」巡航導彈

淺談美國為何鍾情於「戰斧」巡航導彈

引言

2018年4月,美國政府再次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發動空襲,從位於地中海的「波特號」和「羅斯號」驅逐艦發射了59枚戰斧巡航導彈,對敘利亞的化學武器設施、軍事基地等地進行了戰略打擊。

「戰斧」巡航導彈空襲敘利亞情景

戰斧英文名為Tomahawk,原指美國土著印第安人使用的一種冷兵器。「戰斧」巡航導彈則是美國現代高技術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自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嶄露頭角以來,「戰斧」巡航導彈在歷次局部戰爭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曾多次出現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空襲利比亞等美軍戰略打擊計劃中。據不完全統計,美軍在以上軍事戰爭中共使用超過2000枚「戰斧」於摧毀打擊對手的戰略戰役目標設施。

為何美國如此鍾情於「戰斧」巡航導彈,將其選作是美軍戰爭中實施首輪打擊的必選兵器,也是美國在全球推行軍事霸權的「急先鋒」。讓我們對其進行研究,揭開這一層面紗。

一、「戰斧」巡航導彈的基本介紹

「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是一種長射程、全天候、短翼展,並且以亞音速巡航飛行的導彈,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1972年開始研製的一種防區外縱深打擊武器,1976年首次試射,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戰斧巡航導彈主要用於打擊敵方的軍事指揮中心、空軍基地、導彈發射基地等地面高價值目標。

「戰斧」巡航導彈的基本參數如下:

類型:巡航導彈

中文名稱:戰斧巡航導彈

外文名稱:Tomahawk cruise missile

彈長:6.17米

彈重:1.45噸

彈徑:0.52米

翼展:2.67米

最大射程:2500千米

最大速度:880Km/h

最低飛行高度:10米

制導體制:複合制導

命中精度:10米

發射平台:可適裝艦船、潛艇、飛機、地面車輛等平台。

「戰斧」巡航導彈由彈頭、發動機段及尾艙等組成,包括數據通信模塊、紅外導引頭、制導裝置、電池、控制系統設備、渦扇發動機等,具體結構的安裝情況如下。

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組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生產車間照片,讓外界首次目睹了這種導彈的生產、組裝過程。

戰斧巡航導彈總裝車間

二、「戰斧」巡航導彈系列化發展背景

「戰斧」巡航導彈有可適裝陸上、空中、水面和水下發射平台的系列型號,分別為陸上發射巡航導彈(GLCM)、空中發射巡航導彈(ALCM)、海上發射巡航導彈RGM-109及潛射巡航導彈UGM-109。

(一)海上「戰斧」巡航導彈

自V-1巡航導彈誕生以來,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巡航導彈尺寸大、精度低、可靠性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技術突破。直到70年代初,隨著微電子、核彈頭小型化、小型渦扇發動機及隱身技術等高科技的進步,巡航導彈才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戰斧」導彈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戰斧」巡航導彈在設計之初是為對付前蘇聯縱深地區的戰略和戰術目標,其中「戰斧」海射巡航導彈是「戰斧」家族中最大的分支,也是目前美軍唯一在役的「戰斧」導彈系列。1971年,美國海軍開始進行潛射戰略巡航導彈的可行性研究。

1976年2月,美國海軍宣布BGM-109「戰斧」巡航導彈試射成功,並獲得競標成功。此外,海軍提出了新巡航導彈要適裝潛艇、水面艦船的要求。1980年3月,BGM-109A「戰斧」對陸核攻擊巡航導彈首次從驅逐艦上試射成功。同年6月,從核潛艇上試射成功。1983年「戰斧」巡航導彈完成任務鑒定並列裝部隊,進入戰備值班。

到1986年,美國海軍統一規定使用R代表水面艦艇發射型,U代表潛艇發射型。因此上述型號也相應作了變動。

從核潛艇上試射的「戰斧」巡航導彈,代號為UGM-109A;

從水面艦艇上試射的「戰斧」巡航導彈,代號為RGM-109A。

1983年美國防部出台「戰斧」BlockⅡ改進計劃,並以此為界把此前的「戰斧」導彈稱為BlockⅠ,把當時正在研製的單一彈頭型BGM-109C稱為「戰斧」BlockⅡA,另一種裝有子彈藥子母彈頭型BGM-109D稱為「戰斧」BlockⅡB。美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就使用了這兩種導彈,這也是「戰斧」導彈的首次參戰 。

80年代末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1997年併入波音公司)接到美國海軍的一份合同,為「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常規型和子母彈藥型(TLAM-C/D)開發BlockⅢ升級型。「戰斧」BlockⅢ對制導系統進行了重大改進,首次配備了GPS接收機結合地形匹配修正的慣性導航系統;動力裝置採用了改進的F107-WR-402型渦扇發動機,推力增大,油耗降低;彈頭採用改進的WDU-36/B型彈頭,體積、質量更小,增加了導彈的射程。「戰斧」BlockⅢ導彈的首次試射在1991年1月進行,1993年5月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1994年,休斯公司(現雷聲公司)開始著手研製「戰斧」BlockⅣ升級型,即「戰斧」基線改進型,其目的就是要研發一種攜帶單枚彈頭的RGM/UGM-109E「戰斧」多用途導彈,既能對付水面艦艇,又能打擊陸地目標。為此,休斯公司在導彈上安裝導引頭,使彈上計算機能夠提供水面和陸地目標圖像。

1998年,「戰術戰斧」作為低成本導彈項目被首次建議取代BlockⅣ「戰斧」基線改進型,也就是我們曾經熟知的早期計劃中的「戰斧」Block Ⅴ型,但現在被重新排位為「戰斧」BlockⅣ型。「戰術戰斧」項目的主要目標就是研製和生產一種單價僅為現役「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價格一半的「戰斧」導彈。因此它使用了一種更便宜的發動機,整體結構也更輕一些。2002年5月17日,雷聲公司在馬里蘭州的印第安海德試驗場完成了「戰術戰斧」導彈的功能性地面測試,為其首次飛行測試做準備。同年8月23日,「戰術戰斧」在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的西部試驗靶場的地面試驗台垂直發射,進行了首次885千米完全制導試驗飛行;10月16日,美海軍在加利福尼亞南部海岸以外的太平洋海域發射一枚試驗導彈;11月,「戰術戰斧」首次從水下發射。

(二)陸射戰斧巡航導彈

「戰斧」陸射巡航導彈(GLCM)為地面機動發射的對陸核攻擊巡航導彈,它由機動的運輸/豎起/發射(TEL)三用車輛運載,每部運輸/豎起發射三用車輛可裝4枚導彈。平時導彈貯存在調溫調濕箱內,(此箱也兼作運輸和發射箱),發射前將發射架從水平調整為48度傾斜。陸射巡航導彈的首次發射是在1980年5月,作戰測試始於1982年5月。

1987年12月,美國和前蘇聯簽署《美蘇兩國銷毀中程和短程導彈條約》,兩國承諾銷毀所有中程核導彈。1988年,美國開始銷毀BGM-109G「戰斧」陸射核攻擊巡航導彈,並在1991年5月完成全部銷毀任務。

(三)空射型「戰斧」戰略核攻擊巡航導彈

上個世紀中後期,美國海軍和空軍都計劃發展空射中程巡航導彈,1977年1月,卡特政府開始著手進行一項稱為「聯合巡航導彈項目」(JCMP)的研究,它要求美國海軍和空軍使用共同的技術基礎開發一種通用的巡航導彈。當時,波音公司正在為美國空軍開發AGM-86空射巡航導彈(ALCM),而通用動力公司的空射型「戰斧」AGM-109導彈也在研製之中。「聯合巡航導彈項目」因此提出海、空軍的通用巡航導彈採用一種推進系統(AGM-86導彈使用的威廉姆斯F-107渦扇發動機)和地形匹配製導系統(BGM-109導彈使用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AN/DPW-23)。為顧及軍種利益並希望在競爭中選出一個最滿意的設計方案,國防部「聯合巡航導彈項目」辦公室決定通過實際飛行測試在AGM-86B和BGM-109之間選擇其一。

1979年7月17日至1980年2月8日期間,這兩種導彈在經過10次飛行測試後,美國空軍最後還是有爭議地選擇了波音公司的AGM-86空射巡航導彈計劃。AGM-109空射戰略核巡航導彈計劃的失利除軍種利益之爭外,主要是B-52H戰略轟炸機的旋轉發射艙一次只能攜帶6枚AGM-109,但卻可攜帶8枚AGM-86。由於在競爭中敗北,AGM-109空射戰略巡航導彈的研發工作停止。

三、「戰斧」巡航導彈成為戰爭急先鋒的緣由

「戰斧」巡航導彈成為戰爭急先鋒的主要緣由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靈活性強

戰術靈活性指的是「戰術戰斧」導彈具有重新選擇目標、待機攻擊、打擊運動目標和戰場毀傷評估的能力。新一代「戰術戰斧」導彈具備重新選擇目標並待機攻擊,特別是近實時打擊機動目標的能力,解決了導彈打擊機動目標這一世界性難題。

(二)導彈命中精度極高

「戰術戰斧」導彈採用由慣性制導+全球定位系統+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器組成的複合制導系統。這一新型制導系統使用美國太空梭取得的詳細數字化地形資料庫,極大提高了導航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生產成本較低

戰斧導彈開創使用模塊化設計和生產技術來大幅度降低導彈成本,導彈的有效載荷和制導系統將由客戶依照作戰要求和經費多寡來選擇。

雷聲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降低生產成本,一是簡化設計,去掉如地形匹配製導系統等老的部件,大量採用商業現成技術和部件,尤其是電子設備,包括彈載計算機處理器也是從商用計算機轉化而來。二是重新設計彈體,採用了低成本的較輕的彈體結構。三是採用效率較低但成本也低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取代了原「戰斧」導彈裝備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經過這一系列措施,「戰術戰斧」導彈的單價由原先140萬美元降至56.9萬美元。

(四)貼合美軍實戰化需求

個人看來,戰斧巡航導彈在以上戰術技術指標受到重視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貼合美軍實戰化需求。一者為,其設計思路可融入到美軍作戰體系中,以航母編隊為核心,艦載機實施空中隔斷或攔截制空,艦載/潛射巡航導彈為打擊武器……;另一者為戰斧巡航導彈在受到歷次戰爭後,經受到各種環境、剖面,武器得到實戰化考核,性能愈加優越,且美軍已完成以戰斧導彈為核心的成熟作戰模式。

四、結束語

「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著急」,戰斧導彈就是美國外交政策中的手持大棒,成為美國對別國實施軍事威懾和遠程精確打擊的中堅力量,是美國推行強權政治的急先鋒。

(PS:由於戰斧巡航導彈是美軍較為典型的作戰武器,也是推動信息化戰爭的重要手段,未來會對戰斧巡航導彈進行專刊淺析,內容主要包括其低成本設計、任務規劃系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戰爭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