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雖然不割地, 但這一行為比割地還可恥

明朝雖然不割地, 但這一行為比割地還可恥

原標題:明朝雖然不割地, 但這一行為比割地還可恥


長期以來,網上都有很多明粉,他們對於明朝非常崇拜,尤其是在和清朝對比以後,更是認為明朝很強大,還一度總結出「大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同時也不忘將清朝也帶進去,總結成「有清一朝268年,和萬年親,割萬里地,賠億萬款,納萬年貢,天子棄國門,君王萬里遁。」


然而我們都知道,清朝的很大一部分土地都是在明朝的基礎上自己拓展的,可以說清朝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拓展的土地很大。清朝雖然割了地,但是清朝滅亡時領土依然達到近1140萬平方公里,只比鼎盛時期的1300萬平方公里小了160萬,也依然比明朝中後期的領土大得多。


而反觀明朝,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的近200年中,明朝北方常年大量守軍駐紮在長城,只有東北方向還進行著有效管制,可以說在西北和正北方向上常年以長城為界,在努爾哈赤造反以後,更是東北僅剩幾個據點,明朝實際的有效統治區域就是內地十八省。那麼明朝沒割地,為何比割地的清朝還小?說出來你都不信,明朝是主動放棄土地



然而明朝鼎盛時期為朱棣時期,當時明朝的疆域達到一千多萬平方公里,據《明史·志第十六》記載,明朝疆域"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越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


可以看出,明朝朱棣放棄了大寧(今凌源)和東勝衛(今呼和浩特),朱高熾放棄了安南,朱瞻基放棄了開平衛(今內蒙古多倫),到了朱厚熜更是放棄了哈密衛和河套地區,自此除了東北以外,明朝放棄了長城以北的其他土地,再加上後期蒙古部落對西藏的侵佔和後金的崛起,明朝真正的統治區域也就內地十八省。



由此看來,明朝雖然不割地,看似很有骨氣,但是卻主動放棄了大片土地,讓原本不是國門的北京變成了國門,這些土地自明朝滅亡也沒有收復,這比清朝割地還可恥。反而清朝收復的大片土地的同時還拓展了土地,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都是清朝派兵逐個重新納入到領土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從思考開始 的精彩文章:

此「千古一帝」造反登基,開拓國土千里,最南端已達印度洋
為何外蒙古人認為古代中國只對蒙古統治了2年?

TAG:從思考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