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運20都量產兩年了,中國為啥還進口二三四五手的伊爾76?

運20都量產兩年了,中國為啥還進口二三四五手的伊爾76?

原標題:運20都量產兩年了,中國為啥還進口二三四五手的伊爾76?


本來這也就是一張普通不過的圖而已,可咱老毛病一犯,往尾巴上一看,還真是讓人感慨起來:中間那架21041,是我軍1991年引進的10架伊爾-76MD中的第一架;而兩邊的21144和21145,恰好又是之前從未曝光過的我軍最新引進的又一批伊爾-76。



此次出國參賽,我軍調動數量最多的機型其實還是伊爾-76——不光自己要參賽,多機型保障任務也重嘛!


所以老生常談的問題來了,咱們到底有多少「大伊爾」呢?

除了1991年的10架新機之外,1994年聯航也採購了4架伊爾-76MD。在「軍隊一律不得經商」之前,這14架伊爾-76都刷著「中國聯航」的LOGO,為網上經常提到的「坐伊爾-76是種什麼體驗」提供了豐富材料。隨著2002年10月,老聯航全部停航,這些飛機也就正式交給空軍使用了。



聯航時代的伊爾-76MD機隊,注意機頭的「中國聯航」字樣,尾部無八一飛翼軍徽



短暫的後聯航時代全家福,注意隊伍中的B-4040號伊爾-76,該機後被改裝為空警-2000


沒過幾年,原屬聯航的4架機齡較新的伊爾-76,又都被改裝為空警-2000。不過當年購置這4架伊爾-76並交給聯航跑運輸,其實本來就是打掩護,真正目的是為「費爾康」預警機項目準備的,這樣倒也不浪費(關於從代號「圓環工程」開始到空警-2000服役期間,牽扯到的各類伊爾-76平台,以後另說)。


而且當時都計劃好了,要跟俄羅斯簽34架伊爾-76+4架伊爾-78的大合同,所以少4架根本不是事兒。想想這要是履行完合同,再加上原來10架,到時候(當時預計2010年完成交付)我軍坐擁兩個團48架大型運輸機/加油機,豈不美哉!



對台軍事鬥爭準備時期,使用從俄羅斯租借的伊爾-76,當時心想著,早晚咱們就能用上新的......


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空軍實在湊合不下去了,運-20這口飯想吃到嘴裡還且得等著。所以磨嘰到2011年年底,還得回頭找俄羅斯弄點二手機湊合。咱們買東西的風格大家都清楚,特別是買二手機這種事兒,一定得先試試這玩意兒靠譜不靠譜。所以雖然一開始總共才訂3架飛機,簽的還是個1+2的合同




有錢掙就是好事兒,塔拉亞羅薩(或譯為舊羅薩)市的第123航修廠趕緊弄一架機況湊合點的伊爾-76TD翻新(按照要求,得多續5000小時壽命呢)。2012年這飛機轉場回來,咱們和現有伊爾-76對比一番,一看這東西正經還行啊!也別加兩架了,既然要湊合咱就來個相當湊合,再弄它個10架!



2012年上半年,剛弄回來的B-4040號伊爾-76TD



年底該部統一機號序列後,B-4040的新機號排在該團前10架伊爾-76MD後,注意機頭的伊爾-76TD字樣


於是乎從2013年開始,「伊爾-76第一團」的兄弟部隊也開始換裝伊爾-76。這批飛機來源就有點雜了,由於解體後毛子有一陣自顧不暇,所以很多飛機一開始都是扔露天放了好幾年也沒好好拾掇過,真得挑有搶救價值的。基本上是趕上封存質量好點的伊爾-76MD就給你弄點MD(比如20541),趕上封存質量好點的伊爾-76TD就給你弄點TD(比如20542),反正最後都照著TD的樣子翻新。


經歷豐富的20544號伊爾-76TD,在蘇聯解體後,該機曾先後在匈牙利、哈薩克、阿聯酋、喬治亞和亞美尼亞服役過......



話說這批飛機剛在毛子那兒翻修完事兒,塗上我軍塗裝的時候,為了方便管理,有的還暫用一個俄羅斯軍用航空器的RA-XXXXX編號(一般是78X9X),有時候乾脆還把RA給省略了,這要是誰穿越到那時候,興許還以為部隊提前改旅了






其實本質上跟毛子賣軍艦也要在交付前搞個臨時舷號的性質差不多,便於管理


而更多的,則是使用276XX的臨時代號(後來知道這意思是,給中國人的第二批伊爾76的第XX架),而且字體顏色尺寸和我軍標準機號近似,這樣回去之後再刷號也省點事。總之到了2015年,這些伊爾-76全部交付,2016年從烏克蘭弄來的3架伊爾-78也全部轉場歸建到這個團,這樣在引進伊爾-76飛機25年之後,中國空軍的大型運輸機數量也終於突破20了。


27610號伊爾-76TD,該機1990年服役,曾在烏茲別克使用過



同期在茹科夫斯基,毛子還「接單」翻修我軍現役伊爾-76的業務,注意翻修後,俄方在飛機上噴塗了鮮艷的原聯航B-403X機號


也是在2016年,首批2架運-20裝備部隊,大家似乎終於覺得,二手伊爾-76的故事到此也該差不多了。然而就在這倆運-20交付的2016年6月,俄羅斯航空愛好者發現,之前就塗上了「可疑」的78692編號的伊爾-76TD,這回徹底鏟掉了原烏茲別克航空公司的「偽裝」,更之以中國空軍的標誌性塗裝。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


2017年5月,俄羅斯網友再次發現,塗有27612和27613編號的兩架伊爾-76TD先後以中國空軍塗裝現身舊羅薩的第123修理廠。所以在去年底今年初,國內網友拍攝到中國空軍再添一批伊爾-76(目前它們被優先用於補充「伊爾-76第一團」的機隊),也就再順理成章不過了。



早先曝光的21143號機,圖片來源感謝原作者Jason Xu

而在這次出國比賽中曝光的這兩架編號更大的伊爾-76,不過是這輪引進的十幾架二手伊爾-76翻修機(實際上一部分是三手、乃至四手機)其中的兩架罷了。



到底這批伊爾-76又有多少架,每架又對應著怎樣的故事,現在也只能查證出一部分。比如這架已經扒光的78696,曾先後在前蘇聯空軍、烏克蘭空軍、烏克蘭航運公司服役過......



再比如這架78698,看這當時還沒鏟掉的塗裝就知道,它之前還給聯合國干過活兒。而在此之前,前蘇聯、烏克蘭、亞美尼亞和塔吉克都曾是它的主人......


雖然可以想到,繼續引進伊爾-76翻新機的消息肯定會讓一些人不爽。但吐槽前您也得想想,相比七年前派四架伊爾-76去利比亞撤僑,都顯得有些「孤注一擲」的窘境,如今我軍是一邊有五架伊爾-76在俄羅斯準備國際軍事競賽,一邊有三架伊爾-76在寮國參加「和平列車-2018」,在國內還能有足夠的大型運輸機應對突發事態。能有現在這樣還過得去的日子,沒有這一批伊爾-76,光靠運-20能行嗎?


所以儘快引進這批成熟可靠,能迅速形成戰鬥力的飛機(才裝備幾個月,就能飛回娘家參加比賽就是明證),不說接近一下當年48架「大伊爾」的目標了(一個團能18架就不錯啦),起碼也能讓中國空軍湊夠50架大型運輸機



的夢想能早日實現。



同框的都有6架了,再努點力,大不了再把3架伊爾-78算進來



,國慶70周年前,全軍敢不敢湊個五十架大運!


說白了,兩條腿走路不是為了顯擺,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能讓腿的主人走得更快更穩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News_wtg1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大規模空襲,轟炸這國40多個目標,隨後被上百枚炮彈反擊

TAG:中國News_wt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