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父母「催生團」苦口婆心,生育的隱患卻讓這一屆年輕人感到恐懼……

父母「催生團」苦口婆心,生育的隱患卻讓這一屆年輕人感到恐懼……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大多數親媽的催生還是善意的。

在他們的觀念里,一個家庭組合必需要養育下一代才算完整,心裡帶著的,是對兒女成家立室、家庭圓滿幸福的期待。

還有一種,則是年紀大了,想將弄孫為樂作為晚年生活的主要寄託,尤其是跳廣場舞的時候看到別的老太太都在炫耀家裡的孫子,心裡恨不得明天就領一個出來跳舞。

不過出於以上動機催生的親媽,頂多是把子女逼煩。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帶著「傳宗接代」思想的老母親,這種老母親通常伴隨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不生兒子不罷休。

紀錄片《生門》里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這部紀錄片直面生命誕生的現場,透過無數孕婦生產,展現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臨的喜悅。同時,那些被當成「生育機器」的女孩們,她們的遭遇令人揪心。

夏錦菊,一個很樂觀的孕婦,前兩胎女兒,這是她的第三胎。

按理說有了兩次生產經驗了,第三次也該順風順水吧,並不是,這次她在病床上躺了一個多月,離預產期還有8周的時候就被推入了手術室。

她的情況叫「兇險性前置胎盤」,通俗說就是胎盤長在了上次剖腹產的切口上面,並且穿過了子宮基層進入到了膀胱,這就意味著胎盤拿出後,大出血的幾率非常大。

但沒有別的選擇,孩子依然要生,手術依然得做。

手術過程非常順利,30秒鐘就把孩子取出來了,但是孩子出來的一瞬間她就噴湧出1000毫升的血,並且持續大出血。

孩子的生門,變成了夏錦菊的鬼門,醫生馬上做出決斷,摘掉子宮保命。

此時,手術台上的夏錦菊懇求醫生再努力一下,自己還很年輕,希望可以保住子宮。

有人覺得夏錦菊愚昧,命都快保不住了還要保子宮,難道是還想生嗎?請自行百度女人摘除子宮後的影響,不僅僅是不能生孩子,還會引發各種疾病

主治醫生猶豫了一下,進行了嘗試,但最終沒能成功。

整個手術過程中,夏錦菊心臟停跳兩次,輸血一萬三千毫升,相當於全身換血4次,醫生給出了病危通知。

手術到最後,腹腔的血還是止不住, 隨時可能死亡,醫生只能把腹腔塞滿紗布,推入重症監護室等待結果。

醒來後,她跟醫生說,意識朦朧間聽到主治醫生跟她說想見寶寶就堅持下去……她就憑著想見寶寶這份決心,活了下來。

夏錦菊因為情況危險在醫院躺了一個月,一直到分娩,丈夫都在外地做生意沒有回來,對此公公解釋說,他生意很忙,走不開。

產房外,夏錦菊的爸爸、公公和婆婆在等待,孩子出生被抱出來後,婆婆衝上去仔細端詳孩子,聽到護士說是個小兒子後終於安心了。

而手術結束之後,只有夏錦菊的父親一人陪在病床前安撫著她的情緒。

記者告訴他是個男孩兒很健康,他只是點頭說好,醫生把孩子送出來的時候,他說了句,母親平安出來就好了

在父親眼裡,寶貝女兒永遠是最重要的,但在老公眼裡,生意比老婆生孩子重要,在公婆眼裡,生兒子比兒媳健康重要。

曾憲春的情況也差不多,鋌而走險生第三胎的目的就是要個兒子,她丈夫說,我們農村習慣必須要個男孩。

孩子生出來,全家人都流出了一把心酸淚,這位不知道是小姑子還是妹妹的女孩兒更是情緒激動,說全家為了保這個男孩兒都好辛苦。

還有雙胞胎的陳小鳳,丈夫家裡很窮,醫生告訴他生兩個孩子很費錢,而且孕婦情況不容樂觀,因此要先想好一旦發生危險,是要保大還是保小。

就在妻子面前,丈夫面對這個選擇沉默了……

這種畸形觀念的家庭中,把女人當做生育機器,推向鬼門關,還沒有一點的反思和感恩,女人的生活中只有忍讓和屈辱,沒有任何家庭地位可言。

並且,孩子生出來之後,這種接近於「家有皇位繼承」思想的長輩們,也往往會對孩子過於寵溺,變成隔代親媽粉,與孩子的親生母親容易產生教育理念方面的分歧。

E姐科普:親媽粉,指粉絲像母親溺愛孩子一樣,愛豆做什麼都無限支持,日常對愛豆無限擔憂與關愛,像極了老母親的心。

所以女孩們,假如你喜歡的男孩兒來自這樣一個傳統家庭,除非他能明辯是非而不受腐朽思想干擾,否則請三思而後嫁。

這一屆年輕人普遍不想生孩子,有錯嗎?

在《生門》里, 像夏錦菊這樣為了生孩子從鬼門鬼上走一遭的例子並不少見,劇組在中南醫院跟蹤拍攝了兩年,記錄了多達80多個故事,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真實上演。

生育的隱患,怕痛怕死怕抑鬱,也讓許多年輕女孩兒心生恐懼。

例如陳小鳳,雙胞胎孕媽媽,同時患有糖尿病。她的情況用醫生的話說,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中央型前置胎盤」必然發生大出血。

晚上突然出血被推入手術室,由於本身身體狀況差,兩個孩子被預估存活率只有50%。

由於這家人的經濟條件很差,一大家子四處籌錢也用不起好的葯和設備,醫生們經過協調只能本著救大人的原則來搶救。

所幸,最後大人孩子都保住了。

除了這些極端危險的剖腹病例,順產時劇烈疼痛也擊垮了不少孕媽。

李熙的懷孕條件很好,醫生建議順產,然而四五分鐘一次的宮縮持續了幾小時之後,這位年輕的孕媽實在扛不住了求醫生打麻藥剖腹產。

毛艷紅就是這家醫院的一名產科醫生,多次面對孕婦生產的她在自己開始宮縮以後,立刻放棄了順產的念頭,懇求醫生讓她剖腹產,減少痛苦。

分娩的痛真的有那麼誇張嗎?

從學術上來說,分娩時的疼痛程度僅次於燒灼傷痛,位列第二。

從宮縮到真正能生,孕婦大概需要疼十幾個小時,而分娩過程一般需要一小時,也就是十幾個小時連續不斷的承受燒傷一般的疼痛。

不少節目讓男人挑戰生孩子的十級疼痛,很多人到7級的時候就已經不行了,當然也有咬牙堅持下來的,但短短几秒鐘,哭的撕心裂肺。

當然,影片中展示的只是生產、引產那一刻的痛,十月懷胎更是一把辛酸淚。

《幸福三重奏》中蔣勤勤挺著大肚子,睡覺只能側躺,腰部腿部腹部要塞上枕頭分散重量。

而且懷孕後受激素的影響,吃東西的口味容易發生顛覆性的變化,脾氣也變得瞬息萬變,朱茵就曾說自己懷孕時「人格分裂」,對老公拳腳相向。

美劇《老友記》中,瑞秋也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大,脾氣越來越差,越來越毒舌,見誰懟誰,以至於大家都躲著她。

熬過十月懷胎,忍過十級陣痛就完了嗎?不,這些只是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還要抗得住產後抑鬱的侵蝕。

產後抑鬱簡直就是女人殺手,前段時間接連幾個產婦自殺的新聞,長沙31歲的媽媽, 撇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從26樓跳下身亡。

沒幾天,又一位38歲的媽媽抱著只有7個月的女兒,從24樓跳下,當場死亡。

其實產後抑鬱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據有關數據統計,10%-15%的女性有產後抑鬱症,80%有產後抑鬱情緒。

很多明星也自曝懷孕和生完後有過抑鬱情緒,何潔在節目中說,生下七寶之後覺得自己特別沒用,除了餵奶之外一無是處,再看看走形的身材,鬆掉的肚皮,只想自殺。

袁詠儀生下兒子魔童後,也曾患上產後抑鬱症長達半年,本來就暴脾氣的她更加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句話說不對就會哭,故意對老公說難聽話,不想見人。

導致抑鬱的原因很多,由於激素的影響,幾乎每個產婦在生產後都有兩周左右的情緒低落期,這段時間家人的理解和照料是幫忙平穩過渡的關鍵。

如果遇到家人不理解、變臃腫的身材、新手媽媽的焦慮、育兒路上的矛盾,甚至受到傳統陋習下男尊女卑的屈辱,家人眼裡只有孩子而忽略自己等等,都很容易直接演變成產後抑鬱,然後釀成悲劇。

可惜,無論一線城市的家庭還是農村家庭,能正確對待產後抑鬱的家庭實在太少。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能E蓓子 的精彩文章:

張柏芝冒雨衝浪秀長腿英姿,元氣滿滿似少女
韓寒餐廳欠薪12萬遭員工起訴,多家門店倒閉,曾因鼠患及無證經營停業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