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城市堪稱半部文明史:上古時期的五帝里,有三位出自這裡

這座城市堪稱半部文明史:上古時期的五帝里,有三位出自這裡

原標題:這座城市堪稱半部文明史:上古時期的五帝里,有三位出自這裡


濮陽是中國歷史名城之一、世界衛生城市。擁有五千年的優秀歷史,名人輩出。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顓頊遺都之譽。在1986年,境內出土的石磨盤、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崗文化典型器物,由此證明七、八千年前這裡已有人類活動。僅僅一年之後,在濮陽西水坡又發掘出三組蚌殼龍、虎圖墓葬。


據測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殼龍被考古界公認為「中華第一龍」。專家據此遺址推斷,6000年前濮陽地區已率先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並成為中華民族龍文化的發源聖地。濮陽因此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命名為「中華龍鄉」。



眾所周知,中華上古時期對於「五帝」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第二種是少皞、顓頊、高辛、堯、舜。


顓頊、堯、舜,這三位的家鄉均是濮陽,因此不管五帝如何分,濮陽都佔了三個。



漫長的歷史歲月,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眾多傳說和金戈鐵馬的風雲,如倉頡造字、晉文公退避三舍、柳下惠坐懷不亂等歷史佳話,春秋時期諸侯14次會盟、晉楚「城濮之戰」、齊魏「馬陵之戰』、宋遼『澶淵之盟」等歷史遺迹。許多歷史名人如兵家之祖吳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大師僧一行等均誕生在這裡。

「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的支流,後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在歷史上,黃河曾改道奪小清河入海。古濮水,就是古濟水的一條分合支流。「古濮水」在人類社會中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流,上游在今封丘縣城西南從「四瀆」之一的古濟水(今小清河)分出,大致沿現在天然渠走向至長垣縣趙堤又沿回墓溝走向進入今濮陽境內,往東北方向橫穿濮陽縣全境,之後出濮陽穿范縣東入山東省境內,又匯入濟水。


位於濮陽縣的揮公園,是重要的人文景點之一。眾所周知,揮公園是為紀念張姓始祖揮公而建,濮陽也是張姓的發源地。


據介紹,濮陽是公認的張姓發源地,歷史上張氏族群多次人口大遷徙都與濮陽有關。世界張氏總會創會會長、丹斯里拿督張曉卿先生初來濮陽時,看到這裡悠久的歷史文化,無比興奮地說:「總算找到祖根地了!」此後,不僅張氏尋根問祖的活動日益頻繁,其他源於濮陽的姓氏,組團考察調研也越來越多,他們均被濮陽的祖根文化所吸引、折服。


除了張姓外,還有哪些姓氏起源於濮陽呢?另外一個大姓——孫姓,同樣起源於濮陽。



在濮陽,專門有孫氏文化研究會。據該研究會相關人士介紹,孫姓是中國的第十二大姓,全國約有2000萬餘人,加之海外後裔,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儘管對孫姓起源說法不一,但大家公認的孫氏姓源,卻只有衛國的康叔——衛武公——武仲乙——孫良夫——孫林父這一條脈絡。春秋衛國孫氏是中國孫氏之根,濮陽戚城是孫姓起源地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世界上所有資源,都是越開發越少,唯有文化資源,越開發越多,越開發越豐富,越利用價值越大。濮陽是一座文化富礦,這些年有了一定的發掘,接下來還可以進一步加大發掘力度。



目前,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是千城一面,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很多城市樓修得很漂亮,各方面的硬體設施都不錯,但給人感覺就是沒什麼品位,說到底還是文化沒有做透。城市應有主色調,文化應有主旋律,希望每一位濮陽人,都能了解和認同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成為有文化的人、文明的人。


如果能做到這些,相信濮陽的城市內涵一定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豐滿,最終達到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完美統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中年再看打虎將李忠,一句「不爽利」讓我哭了
秦朝為何只傳到二世?從玄學的角度,可以這樣來解釋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