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擁抱改革開放,滴滴出行以創新品質成就互聯網「新經濟」

擁抱改革開放,滴滴出行以創新品質成就互聯網「新經濟」

資料圖片

40年前,改革開放如一縷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再到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為中國社會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力量,推動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這期間,一大批新興互聯網企業以變革的姿態顛覆傳統的藩籬,開拓行業新的局面,在新經濟領域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中國故事。其中,秉持創新理念的滴滴出行,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和對出行的認知,成為新時代下新經濟領域的典範代表。

自2012年創立至今,短短6年時間,滴滴以其精進的科技、貼心的服務和堅定的國際化路線,先後併購快的打車和優步中國,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平台,為超過5.5億用戶提供計程車、快車、專車、豪華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外賣等全方位的出行和運輸服務

如今的滴滴出行,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經濟領域的「一座高峰」,但它並未止步不前,而是憑藉創新的力量持續開拓新的高度。

用科技定義「新出行」

6年前,「打車難」還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站在街頭招手叫車卻遲遲沒有司機理會響應,那樣的場景似乎離開不久,卻已然成為了歷史的迴音。

6年後,出行用滴滴叫車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行為,打開手機上的滴滴軟體,選擇快車、專車或計程車等,「滴滴一下,馬上出發」,這樣的方式已成常態,毫無疑問,對很多人而言,出行早已離不開滴滴。

滴滴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平台已經為超過5.5億用戶提供計程車、快車、專車、豪華車、順風車、公交、代駕、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外賣等多種出行和運輸服務,日訂單已達3000萬。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有3066萬名司機在滴滴平台上獲得靈活的就業機會。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企業的價值不但在於創造經濟效益,還在於承擔社會責任,解決就業就是最鮮明的體現。」業內人士評價認為,滴滴出行不但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且開創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崗位,這是互聯網新經濟史上的華麗篇章。

對成立僅僅6年的滴滴來說,這樣的成績堪稱亮眼,但其中的緣由則是滴滴真正切中了市場的痛點。

時間退回到2012年之前,當時全國的一二線城市普遍存在「打車難」的問題,乘客難以打到車,計程車司機也為空駛率居高不下而煩惱。艾瑞諮詢分析稱,這種情況主要在於計程車市場供求失衡,而乘客和計程車司機之間也存在信息不對稱,市場急需一個集中統一的計程車資源調度平台來匹配司機端和乘客端的供需情況。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滴滴出行等網約車軟體順勢而生。

一時間,近百款打車應用軟體相繼而出,爭搶出行市場。在殘酷的競爭中,滴滴不斷創新求變,充分藉助大數據、AI等最新技術,實現精準定位和快速下單,逐漸涵蓋了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等多項業務,並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打通出行O2O閉環,最終脫穎而出。作為共享出行的代表,滴滴用創新和AI技術重新定義了出行的內涵,也改變了交通格局和人們的出行體驗。

用服務塑造「新理念」

在成為出行市場的執牛耳者之後,滴滴出行始終堅持品質至上的服務理念,其創始人兼CEO程維多次談到職業精神和極致服務是滴滴走向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這種理念一以貫之並且落實到具體的業務升級上。

2018年6月29日,滴滴專車宣布品牌和服務全新升級,正式啟用「禮橙專車」為新的品牌名稱,同時發布全新的品牌標識。

程維在當天的活動上,講述了一個令他動容的日本計程車司機的故事:在日本,他發現計程車司機都穿西裝、打領帶、戴白色手套,車座上鋪了一層白紗布,整個車廂內顯得乾淨整潔,司機也一絲不苟……在程維看來,這是一種職業精神,這也成為他對滴滴寄予的希望,禮橙專車就是踐行品質服務的關鍵一步。

事實上,早在2017年滴滴就確立了「專車決勝」目標,在業內率先推行了認證司機模式,規範了專車服務流程,對司機進行了全方位培訓,樹立了專車行業服務新標杆。2018年,禮橙的使命是從「專車決勝」升級到「專車優勝」,即實現規模、產品、服務、品牌等全方位領先。

品牌的升級,向外界宣告了滴滴對美好出行的極致追求,據了解,專註兒童出行的寶貝專車2.0升級版、增設餐廳等位服務的美味專車將陸續上線。與此同時,繼無障礙專車之後,禮橙還將推出導盲犬專車幫助視障群體順利出行,延展滴滴產品的公益屬性。

程維曾表示,過去的六年,滴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得益於在過去的十年時間,中國是世界的創新中心。「如果想持續保持這種領先,就必須沉澱足夠的職業精神、服務理念和人文內涵,這樣才能贏得同行的尊敬」。

用國際化開拓「新局面」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進一步走向中心,以滴滴為代表的新興中國互聯網企業也正積極抓住發展的契機,加快布局國際化戰略。

程維曾在金磚國家分享經濟論壇上詳細闡述了滴滴的國際化思路,他表示:「不是跟當地的企業競爭,不是去顛覆當地傳統的行業,而是把中國新的「三駕馬車」(技術、資本、經驗)帶到當地,和當地共贏共發展。」

據了解,在過去的兩年時間,滴滴先後投資了全球七大移動出行服務平台,為巴西的99、中東北非的Careem、東南亞的Grab等企業提供了技術、產品、運營經驗、業務規劃等戰略支持,而這樣的布局正在持續推進。

2018年7月17日,滴滴宣布與在線旅行及周邊服務的全球領導者BookingHoldings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此次合作,雙方將依託各自的技術能力和本土運營經驗,為用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更全面和個性化的品質出行體驗。

緊隨其後,7月19日,滴滴再次宣布與軟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即將在日本這一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為本地居民和遊客提供計程車打車服務和智能交通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滴滴計劃2018年秋季在大阪開始運營,並陸續在京都、福岡、東京等主要城市向乘客、司機和計程車公司提供服務。

據了解,日本是全球第三大計程車市場,線上計程車打車服務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日本擁有完善的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其計程車行業以高標準服務而聞名。同時,隨著社會趨於老齡化,居民對於便利的城市和區域出行網路有著殷切的需求。

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日本CEO朱景士表示,滴滴日本將引入中國的先進數據平台,幫助本地計程車企業提高營運效率,改善用戶滿意度,擴展用戶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國際化戰略不只是向外輸出,也包括構建高水平的跨境科研網路。據悉,去年滴滴成立了滴滴美國研究院,從矽谷到里約熱內盧,從墨爾本到上海,從香港到北京,通過跨境科研合作,吸納國外人才,大力研發大數據安全和智能駕駛等「高精尖」技術。

如今的滴滴,已然成為新經濟領域一顆耀眼的明星,發展勢頭方興未艾,正憑藉科技和服務兩個「抓手」積極開拓國際化發展,努力為全世界的人們提供一種更加美好的出行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口趨勢呈老齡化 非西裔白人人口減少
「體育 娛樂」驅動電競產業發展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