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小心打碎的碗,可能是孩子喪失自尊和自信的開始

不小心打碎的碗,可能是孩子喪失自尊和自信的開始

01

孩子犯錯家長第一反應總是嚴厲訓斥

豆豆在幼兒園表現得很能幹,樣樣事情都自己做,但在家就判若兩人。

就說吃飯吧,在幼兒園,他吃得可好了。在家卻要奶奶追著喂才肯吃。媽媽一直看不慣,這幾天,奶奶回老家了,媽媽打算藉機扳扳豆豆的壞毛病。

中午,媽媽做好飯菜端上桌,給豆豆也盛好了飯。一開始豆豆趴在桌上不肯吃,讓媽媽喂。媽媽拒絕了豆豆,並告訴他如果不吃,一會兒收走了,他就只能餓肚子。

過了一會兒,豆豆看媽媽真的不搭理自己,就無精打采地吃起來。媽媽吃完起身去收拾廚房,正刷著鍋就聽到「嘩啦」一聲,趕忙跑進餐廳查看,只見豆豆的飯碗摔在地上。

媽媽一下子氣不打一處來:「你是不是故意的?」豆豆知道自己闖了禍,嚇得小臉都成了青色。媽媽繼續訓斥道:「看奶奶把你慣的,真是沒樣兒,連吃飯都不會,你還能幹什麼呀?隔壁的圖圖才兩歲多,自己吃飯吃得好著呢,哪像你啊……」媽媽越說越氣,豆豆站在一旁嚇得一動不動。媽媽一邊拿著掃帚和簸箕清掃碎片,一邊沒好氣地說:「靠邊兒站,還傻愣著在這兒幹嗎?走開。」

整個下午,豆豆都情緒低落。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早已消氣的媽媽問豆豆,中午怎麼把碗摔碎了,豆豆委屈地說:「我想夾菜吃,胳膊不小心碰到了碗,就摔到地上了。媽媽,你是不是特別喜歡那個碗,用我的壓歲錢再給你買一個新的,可以嗎?」說著說著,豆豆又內疚地哭了起來。

02

媽媽愛我還是愛那個碗

孩子的平衡感和動作協調能力尚未發育完善,磕磕碰碰、打碎東西在所難免。

其實,孩子打碎了東西,不等家長說,就已經被嚇到了,產生內疚、恐懼等一系列負面情緒。

如果像豆豆媽那樣,對孩子一通貶損斥責,只會加深孩子的恐懼、憂慮。此時,孩子非但不會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問題,而且會把精力放在和家長對抗上,甚至扭曲問題所在。

就像豆豆,被媽媽一通責罵後,並沒有意識到媽媽生氣的原因,而是認為媽媽太愛那個碗。有的孩子還會想:「我打碎了碗,讓媽媽生氣了,媽媽愛碗勝過愛我。」甚至有可能因此做出蠢事。

我的一個朋友,小時候不小心把媽媽的一條很貴的裙子弄髒了,他媽媽很生氣,罵他就知道禍害東西,不應該生他出來。

他不知道這是氣話,以為媽媽不想要他了,就很識趣地揣著零花錢離家出走。還好,最後他被家裡人找了回來。當時,他媽媽問他,為什麼要離家出走,他覺得奇怪,還想:「你不喜歡我,我就走了,幹嗎還要問我為什麼?」

03

不要讓孩子的情緒被內疚所籠罩

孩子因為犯錯而內疚,媽媽的鼓勵是舒緩孩子情緒的最好方法。

豆豆不小心打碎了碗,媽媽應該先撫慰孩子:「沒關係,碗碎了還可以買新的,只要沒傷到你就好,以後我們多練習自己吃飯,再小心些,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安慰的話語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而且能讓孩子意識到要多練習、多加小心才能避免犯錯。

如果孩子因為犯錯,深陷內疚的情緒無法自拔,媽媽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引導孩子用積極的情緒去替代內疚情緒,比如帶孩子出去散散步,和孩子玩玩他喜歡的遊戲等。

心理學小貼士:

不要讓內疚情緒充斥孩子的內心

總說些讓孩子內疚的話,會給孩子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如低自尊、不自信、攻擊性行為以及一些令人反感的舉止。拿吃飯來說,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的話有:

「別的孩子都會自己吃飯了,你為什麼不行?」這種話只會讓孩子感到內疚,而不會促使他做你想讓他做的事,倒不如和孩子說:「媽媽覺得你有能力自己吃飯了,恭喜你,以後不用別人餵了!」

「把飯吃乾淨,不要浪費,還有很多孩子沒飯吃呢!」這樣的話也一點作用都沒有,還不如少給孩子盛點飯。

「連吃飯都不會,你以後還能幹什麼?」很多家長想用這種話激勵孩子,但實際上,這隻能給孩子帶來內疚和壓力,讓孩子變得不自信,甚至成為真的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敢嘗試的人。

Tips:

1. 孩子身體協調能力還未發育完全的時候,指責、打罵會加深孩子的恐懼;

2. 不要讓孩子深陷內疚,注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向你推薦

想要把愛情和平淡經營出美好的化學反應,需要兩個人真的懂對方,不斷強化愛情的存在,並找到雙方都舒適的相處方式,才能擁有長久幸福的愛情,不讓愛情被隱忍和不溝通打敗,陷於寡淡無味。

但要做到這前提是些,需要我們提高「愛商」,擁有愛的6種能力:覺察力、知心力、 溝通力、平衡力、修復力、成長力,真正懂愛,會愛。

向你推薦《愛情保衛戰》主持人塗磊力薦課程 、婚戀專家柏燕誼「修鍊愛商」——《30堂愛情必修課 ,解鎖幸福愛情的6種能力》。

長按掃碼開始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燕誼 的精彩文章:

TAG:柏燕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