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戶人家湊8000元創立農業巨頭溫氏集團,如今市值達2千億

七戶人家湊8000元創立農業巨頭溫氏集團,如今市值達2千億

1983年,廣東新興縣農民溫北英組織了村子裡七戶人家,湊齊8000塊錢創立了如今溫氏集團的前身。30多年創業之路,起初的「七戶八股」如今成為市值2千億的農業巨頭,雞豬養殖規模全國第一,甚至大於行業第二到二十名之和。

2015年,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達到480億,全年增長35%以上,凈利潤的增長達到110%到135%,保守估計可達到65億元。

在經濟寒冬中,原本名不見經傳、以養殖業為核心業務的農業企業比肩華為,實現了逆勢增長。從廣東中西部一個偏僻的山村成為中國創業板第一市值股、中國農牧業企業最具競爭實力的企業,溫氏的很多成功經驗值得研究。首先要提到的,是它們選對了農業這個行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物資短缺,幾乎都是賣方市場。

溫氏踏著時代的節奏進入了高速成長期,前20年基本堅持養雞為主,近10年公司產業結構調整開始高速發展養豬,如今雞豬產業佔到溫氏產值的90%。可以說,能夠準確抓住時代「風口」,是溫氏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溫氏通過工業化、規模化解決了農業和農村的效率問題,同時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輕資產地將分散式的小規模「養殖車間」串聯成大規模經營。

溫氏掌控育種、飼料、獸葯、養殖技術等高技術環節,而將「養殖車間」以緊密管理的方式外包出去。在中國,養殖業不同於種植業,規模化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另外養殖業是一個傳統型行業,所謂的顛覆性創新是不容易的。所以可以說,溫氏的成功首先是戰略選擇的成功。

比如在飼料配方上的創新:高粱在飼料之中的配比,既保證了飼料安全性,又使營養價值可以替代玉米,這項科研配方每年至少節省了溫氏幾個億的飼料採購成本。溫氏雞種的更新換代,也使雞的抗病毒能力大大提高,生長速度比4號竹絲雞可以節省17天左右的上市時間,大大降低了養雞成本,這些配方和良種都是溫氏的原創。

如今溫氏擁有在職4500人,其中勞務合同10000人,全國家庭農場63000多戶。現在,溫氏有股東6872名,而整個溫氏家族的11個人,現在持股僅占上市公司的16.71%,其中,董事長溫鵬程持股比例僅佔4.16%。在合作農戶的選擇上,溫氏也會主要選出那些有一定資金,有學習能力,願意跟著去導入科學養殖方法的新型農戶。

而那些農民跟溫氏合作,擔任的角色就是「車間主任」,他們不用承擔太多資本和市場行情上的風險,一年下來能的收益和規模成正比,有的能達到幾十萬,所以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合作關係。這種經營模式其實是保護了農民在養殖這種周期性行業的驚濤駭浪中不翻船。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男子放棄百萬年薪,養瘦身魚年銷售額40億
《尋找比特幣密碼》電影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