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研製的這艘調查船,竟然可以掌握未來能源的密鑰

中國研製的這艘調查船,竟然可以掌握未來能源的密鑰

作者wind63

說起可燃冰,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未來的新能源也是一種綠色能源。近年中國的藍鯨1號可燃冰開採平台也創造了可靠開採可燃冰的世界紀錄,然而可燃冰的資源是分部在世界的海洋里,茫茫大海如何能準確的尋找到它,那就需要一種新型的科考船,那就是可燃冰綜合調查船。

說起中國的可燃冰綜合調查船大家肯定一頭霧水,但說起海洋六號,我想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這艘科考船。她是中國第一艘電力推進的科考船,她的外形和江南造船廠2005年8月交付中國海洋局的中國海監83船,也就是現在的海測3301船近似,相信是在此船型的基礎上修改設計的。

海洋六號是中國首艘可燃冰綜合調查船,她由武昌造船廠於2008年10月建成下水,並於2009年10月交付使用。該船為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所有,以海底可燃冰的調查為主要任務,其它也綜合了海洋資源調查和海洋地質調查等。

該船的參數為:船長106米,型寬17.4米,型深8.3米,滿載吃水5.72米,滿載排水量4650噸,最大航速15節,續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定員65人,適航航區全海域。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此型船比原中國海監83長度加長了8米,型深增加了0.5米,滿載排水量增加了670噸,所以相應的航速下降了3節。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六號調查船是中國科考船里第一艘採用了緊湊型吊艙裝置的全電推進船,電力推動系統配備有三大一小(1900kW×3+760kW)共4台柴油發電機,可以根據使用功率的需要而進行組合,此外該型船採用了動力定位、全迴轉舵槳等先進技術與設備,因此取消了傳統的舵和螺旋槳,它是通過電動機帶動短軸,通過齒輪傳動而帶動螺旋槳,即形成了一個動力吊艙,從而可以實現360度原地迴轉,無級變頻變速,操縱性非常靈活,這一特點非常有利於調查船開展工作,也因此大家不難發現她的駕駛艙布置在船體的中部,這樣在她原地360度迴轉時駕駛艙永遠處於中心點上。

身為綜合調查船,配置有45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馬」號(曾經配置過4000米級水下機器人「海獅」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長排列大容量高解析度地震採集系統等。全船分為地質調查、地震調查、聲學設備換能器三個作業區域,調查設備分為地球物理調查系統、地質取樣系統、深海水下遙控探測系統(ROV)系統和水文調查系統四大類。其他的還有如超短基線水下聲學定位系統、聲學多普勒海流剖面系統、CTD系統、地熱流探測系統等等,以及支持這些設備工作所需的船載設備,同時,還能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增、減或更換其他有關的設備。

除了以上的科學儀器設備,船上還配備了深海地質絞車,深拖絞車,ROV絞車,π形吊,A型吊,折臂吊和伸縮吊等提升設備。

海洋六號噸位看似不大,但設備器材齊全,不愧是一艘功能齊備的綜合調查船,服役9年來,海洋六號已經完成了十次深海大洋科考航次和和一個南極科考航次。她的足跡遍布了中國的海域、太平洋和南極海域,她為中國的海洋科學調查事業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漢防務 的精彩文章:

中國現役最大噸位驅逐艦魔改即將完成,而原裝俄國貨卻已成博物館
艦體的鍋我不背!韓國老艦出事怪士兵咯?

TAG:浩漢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