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用幾部昭和電影為你預習《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登場的怪獸

用幾部昭和電影為你預習《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登場的怪獸

在前幾天公布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預告片中除哥斯拉外,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也悉數登場。四隻怪獸的共斗致敬了《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1964年)的情節。我和楊寧整理資料,共同完成了這篇文章,目的是想給大家介紹下除哥斯拉外三隻怪獸的能力和設定,順便講一些當年特攝電影製作前後的趣事。

《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中四位頭一次碰面,也是王者基多拉的首秀

空中大怪獸——拉頓

《哥斯拉2:怪獸之王》預告片中拉頓有三個鏡頭,個人認為最驚艷的就是拉頓從城市上空呼嘯而過,龐大的翼展帶起的強風直接摧毀了城市這段。這個鏡頭完美地詮釋了拉頓的稱號——空中大怪獸。

拉頓(ラドン、Rodan)首次登場於電影《空中大怪獸拉頓》(1956年)。影片中,日本阿蘇礦洞里發生了礦工慘死事件。經調查,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昆蟲怪獸美加基拉斯的幼蟲(約一輛轎車大小)。當警察與自衛隊準備對抗美加基拉斯時,一隻巨大、形似翼龍的怪獸出現並叼走了幼蟲……影片高潮是自衛隊的 F-86 戰鬥機展開在城市上空與拉頓展開激烈纏鬥的片段。

片場的拉頓,也能看出場景搭建十分細緻

拉頓的原型是無齒翼龍,《空中大怪獸拉頓》中也表明拉頓是由無齒翼龍變異而來的,這部電影中拉頓身高50米;翼展100餘米;體重15000噸。《哥斯拉2:怪獸之王》預告片中拉頓站在火山口上,這個鏡頭也是致敬《空中大怪獸拉頓》。原版影片中,拉頓就曾潛伏在阿蘇火山裡。

美版《空中大怪獸拉頓》中總共有兩隻「拉頓」登場,而日版卻沒有這些鏡頭。當年拍攝影片結尾「兩隻拉頓飛走」的鏡頭時,「火山口」的高溫燒斷了吊著拉頓道具的鋼絲,導致其中一隻拉頓無法飛行,但攝像師有川貞昌決定繼續拍攝。円谷看了這段素材後表示:「(道具呈現的)這種狀態應該能表現出拉頓的痛苦。」最終決定將其收錄到電影中。後來官方也確定當時的拉頓有「一公一母」兩隻的設定。

為求效果,道具組真的做出了「火山」

《空中大怪獸拉頓》是東寶第一部彩色的怪獸題材電影。影片中「美加基拉斯與拉頓體型的大小差距」是早期創作劇本時黑澤明提出來的想法(黑澤明只是看過劇本並提出意見,並未參與影片製作)。

因為現實世界裡阿蘇火山周圍並沒有礦洞,所以片中大多數採礦場景是在其他地方的礦洞取景,並動用眾多職業礦工協助完成拍攝。

此外,《空中大怪獸拉頓》中有一幕場景是拉頓破壞了西海橋。其實在影片上映時,西海橋剛竣工半年左右。但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大熱,導致當時許多日本人去西海橋和阿蘇山參觀,促進了當地的旅遊業。算是開創了「怪獸破壞當地名勝,為當地創收」的先河。而當時這些遊客也算是首批聖地巡禮的人吧……

人類的守護神——摩斯拉

《哥斯拉2:怪獸之王》預告片中優雅展翅的摩斯拉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未曾想一隻蛾子竟能如此美麗。

摩斯拉(モスラ、Mothra)是日本東寶公司旗下的經典怪獸形象。首次登場於電影《摩斯拉》(1961年)。摩斯拉總共在12部已公映的電影中登場過,但因為設定不同,並非所有電影中的摩斯拉互相之間都有關係。

摩斯拉是昆蟲怪獸,並且和多數鱗翅目動物一樣,摩斯拉會經歷幼蟲、結繭、羽化的變態步驟。當所有步驟完成後,摩斯拉就會以成蟲的狀態降臨。設定中,幼蟲狀態下的初代摩斯拉全長180米;體重20000噸。成蟲形態全長135米;翼展250米;體重15000噸。

幼蟲時期的摩斯拉可以通過吐絲來封鎖對手行動,成蟲狀態下則能用翅膀扇起颶風,也可以灑出能使敵人混亂的磷粉。但當時有個設定是「磷粉撒多了就無法飛行」,曾經摩斯拉就因為這個原因不敵哥斯拉,最終被擊殺。可能是因為身上的粉塵太多的原因,摩斯拉另一個弱點就是——怕火。

在摩斯拉擔任主角的電影中基本都有「小美人」的設定。「小美人」指的是兩位外表與人類相近的生物。她們可以通過祈禱、歌唱與摩斯拉進行交流,或將沉睡的摩斯拉喚醒。其中最經典的設定還屬二人合唱的《摩斯拉之歌》(モスラの歌)。

雖然摩斯拉在首次登場的電影《摩斯拉》中以幼蟲姿態在東京一路爬行,撞倒東京鐵塔後就地作繭;羽化之後又給東京市區造成了大規模的破壞。但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邪惡的人類破壞了摩斯拉所在的島嶼的環境,並抓走了兩位「小美人」所造成的。

摩斯拉與地球有著某種聯繫,或者說二者間締結了某種契約。在電影《哥斯拉vs摩斯拉》(1992年)中,因為隕石墜落到地球,巨大的震動驚醒了哥斯拉。後來本作中的兩位小美人警告主角道:巴特拉即將蘇醒,並將登陸日本進行破壞。

在最終決戰時,成蟲形態的摩斯拉喚醒了巴特拉,原來巴特拉是地球本身意識形態的具象化,其使命是防止地球環境遭到破壞。因為地球擔心超古代文明製造出的氣候控制器,遂製造出巴特拉,讓它破壞地表的文明。經過摩斯拉的不懈努力與巴特拉的以死相搏,兩位昆蟲怪獸終於把哥斯拉扔回海里,並施以封印。雖然結局中巴特拉因為傷勢過重死了,但其意識卻與摩斯拉合二為一。

把哥斯拉帶走了

在電影《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中,摩斯拉與哥斯拉、拉頓共同驅趕了前來破壞地球的王者基多拉,只不過摩斯拉從頭到尾都只是幼蟲形態。

拉頓背著幼蟲摩斯拉共同對抗王者基多拉

如果《哥斯拉vs摩斯拉》中的巴特拉如果象徵著地球的殘暴與無情,那麼摩斯拉就象徵著地球的慈愛與無私。你會發現每次地球上來點兒什麼怪獸,摩斯拉都會出來打一打,哪怕還只是幼蟲狀態……因此摩斯拉也被稱為人類的守護神,國內粉絲更是親切地稱摩斯拉為「摩姐」。日本人也很喜歡摩斯拉,在去年舉辦的「東寶怪獸總選舉」中,摩斯拉更是拔得頭籌,戴上了第一名的桂冠。

雖然現在日本的特攝電影早已不如從前,但當年那些「大怪獸特攝電影」對後世的影響卻非常大。許多遊戲、動畫中都有不少對摩斯拉的致敬。遊戲王中的「怪粉壊獣ガダーラ」( 怪粉壞獸加達拉)致敬的正是成蟲形態的摩斯拉和巴特拉。

毀滅金星文明的外星強者——王者基多拉

《哥斯拉2:怪獸之王》預告片後半段,在暴風與閃電的夾雜中,王者基多拉霸氣登場,相信不少特攝迷看到此景都會無比興奮,因為那個被稱為「哥斯拉系列最強反派」、「哥斯拉最大對手」的怪獸回來了。

擁有三個頭、兩條尾巴、沒有手臂、全身長滿金色鱗甲的王者基多拉(キングギドラ、King Ghidorah)第一次登場正是在《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這部作品中。在此部作品的設定中,王者基多拉身高100米;翼展150米;體重30000噸。並且能以大氣層內5馬赫,宇宙空間400馬赫的速度飛行。

嘴裡可以噴射閃電狀「引力光線」的王者基多拉,是當時東寶《哥斯拉系列》第一次登場的架空設定的怪獸。

預告片這個鏡頭中的黃光很可能就是王者基多拉射出的「引力光線」

王者基多拉在當時的造型設計上,參考了 1959 年東寶出品的一部描寫日本神話的特攝電影《日本誕生》中登場的八岐大蛇的形象;同時也受到了蘇聯在 1956 年製作,1959 年在日本上映的《征服巨龍與魔王的勇者伊利亞》中登場的噴火三頭龍的影響;部分靈感還來自於九頭蛇、獨角獸、天馬與麒麟。

造型設計為渡邊明,他也是後來《奧特曼》在創作初期,企劃廢案《科學特搜隊百慕拉》中百慕拉的設計師。

王者基多拉的頭部造型由怪獸造型家利光貞三負責,身體則是八木勘壽和八木康榮二人操刀,初期設計是以西洋形象為主,但在聽取了圓谷英二的意見之後,加入了「東方龍」的元素進去,最初皮套為普通的青色,但在聽取了編劇鈴木桂子「從金星來的怪獸就應該是金色的」這樣的意見之後,則全身都變為了金色的塗裝。

萬代 S.H.MonsterArts 系列的王者基多拉模型,不遺餘力地還原了金色外表的設定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表達王者基多拉三個頭的獨立,他們甚至還有不同的名字與叫聲。這些叫聲都是由電子琴合成出來的,後來這個叫聲還被用作《奧特 Q》里凱姆爾人的光波效果音以及《奧特曼》中科學特搜隊的電話鈴聲。

有趣的是,作為特攝飯的庵野秀明曾在《EVA 新劇場版:破》中使用了此叫聲作為電話鈴聲,看來還真得回過頭再去看看了。

被廢掉的百慕拉

由於是架空設定的怪獸,所以王者基多拉在當時並沒有「如何誕生」這樣的描寫,不過東寶還是給了它一些較為霸氣的背景——只用了3天就毀滅了金星的高度文明,之後依附於一顆有著強大磁力的隕石降落在日本的黑部谷。但為何來到地球,官方至今也沒有給出任何說法。

在之後的《怪獸圖鑑》中還是為它加入了一些設定

雖然在之後的作品裡,王者基多拉有了更多的造型和背景設定,但回望 1964 年的首次登場,相信還是給當時的特攝迷們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在龐大身軀的體內依舊是由演員扮演,因為三個頭的設計和翅膀的繁重設計,所以在片場需要不少人依靠鋼琴線來輔助完成拍攝,放在當時來看,也算是特攝電影的集大成之作了。

《哥斯拉 VS 王者基多拉》中的造型

因為王者基多拉的設計雜揉了各種傳說生物以及動物,風格上獨樹一幟,加之其作為反派的優異實力,王者基多拉備受廣大影迷的喜愛。以至於後來不少遊戲、影視作品,甚至是其他特攝劇中都有致敬王者基多拉的梗。

兒童動畫《反斗小王子》中的王者基多拉梗

雷擊壞獸 雷鳴龍王

幻星神 龍斗

結語——「大怪獸」題材的第二春

因為上世紀中期特效技術的落後,無法使用電腦來製作相對寫實的圖像,日本人就利用「皮套」與微縮景觀道具為世界觀眾帶來一部又一部充滿想像的「怪獸電影」。特攝在那個年代是先進的,甚至美國好萊塢的許多導演都從中收到過啟發。

1933年的《金剛》和1954年的《哥斯拉》是日美電影產業互相借鑒、學習的體現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 CGI 特效製作成本越來越低,效果也是越來越好,「特攝」這種需要人穿皮套、搭建道具的「一次性拍攝手法」反而性價比變低了。所以在2000年後特攝電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如今,電影已經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娛樂產業之一,影片產出數量逐年上漲,電影特效也隨著產業的蓬勃發展變得愈發逼真。也正是這個時候,大怪獸的概念又被好萊塢搬了出來——《環太平洋》、《哥斯拉》、《金剛》……當年靠皮套、道具,甚至是定格動畫製作的電影又回來了。雖然有一部分「原教旨粉絲」覺得電腦特效玷污了特攝電影的「真實感」,但我覺得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這些經典形象並不是什麼壞事,不妨給他們些機會。畢竟能讓幾十年前的怪獸們出來露個臉已經相當不易了。

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寵物狗如何與主人交流
日本網友大吐槽:絕對不能相信的話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