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身貧寒的鄭庭笈在抗日戰場殺敵立功,帶領遠征軍實現郎科突圍

出身貧寒的鄭庭笈在抗日戰場殺敵立功,帶領遠征軍實現郎科突圍

原標題:出身貧寒的鄭庭笈在抗日戰場殺敵立功,帶領遠征軍實現郎科突圍



文/馮玄一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位抗日悍將的故事。他就是海南人鄭庭笈。


鄭庭笈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童年時期,鄭庭笈家裡並不富裕。在他的回憶錄里,他這樣寫道:「想起兒時家境不寬裕,平時靠吃白薯、野菜、碎米湯度日。母親卻常常拿張粽葉包些米,放在湯里煮米飯糰給我吃,盼我長壯些,將來有出息。」


可憐天下父母心。她的一片苦心終於換來兒子的出息。如果單純從光宗耀祖的角度來看,鄭庭笈確實做到了。在抗日戰場上,他也為國家立下了大功勞。從這樣的貧苦家庭里走出一位將軍,確實不容易。


鄭庭笈出身黃埔軍校,他先在家鄉上學,之後於1925年赴廣州,參加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被錄取為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學員,1927年8月畢業。從此,鄭庭笈進入了軍隊,開始一生的戎馬生涯。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鄭庭笈從見習官到排長、連長,一步一步走到了軍長,著實不容易,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抗日戰場上,打擊日本侵略者,鄭庭笈毫不含糊。



在忻口會戰中,日軍以重炮配以步兵猛攻我軍陣地。鄭庭笈不畏強敵,不顧生死,率領手下士兵猛攻敵軍,與日寇白刃血拚。戰鬥中,他身中數彈,仍舊堅持戰鬥,一心向死。所幸被衛兵拚死相救,才得以生還。此戰之後,鄭庭笈給自己取了一個自號,叫「重生」,以示紀念。


1939年12月,崑崙關戰役爆發。此戰是是整個桂南會戰的核心戰役,也是中國軍隊首次以攻堅戰打敗日本「鋼軍」的光輝戰例,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崑崙關戰役中,鄭庭笈始終帶領士兵戰鬥在第一線,他的團九個步兵連,七個連長傷的傷,死的死,只剩下兩個是健全的。而他身邊的司號長李均也中彈犧牲。但是這些傷亡都沒能嚇退鄭庭笈,他在陣地上一直堅持到我軍攻克崑崙關。這次戰役,中國軍隊以傷亡1萬多人的代價殲滅日軍5000多人,日軍少將中村正雄被擊斃。消息傳出,震驚日本朝野。

除了在國內的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到了國外,鄭庭笈一樣英勇善戰。



1942年初,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年僅37歲的鄭庭笈擔任200師步兵指揮官,該師師長為戴安瀾。


在緬甸境內爆發的同古保衛戰中,年僅38歲的戴安瀾師長不幸犧牲,他犧牲前留下遺言,「由步兵指揮官鄭庭笈將部隊帶回祖國!」鄭庭笈率領士兵頑強阻擊數倍於己的日軍精銳部隊。在緬甸的叢林里,鄭庭笈率部和敵人硬拼,他指揮步兵團利用殘垣斷壁、炸彈坑進行抵抗,終於在1942年6月2日衝破了日軍最後一道防線,突破日軍重圍。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郎科大突圍。戴安瀾將軍率領的200師入緬作戰共歷時137天,所部1萬人,回國時僅剩4000餘人,師團幹部陣亡4人,這是中國遠征軍在整個抗戰史上的又一次英雄戰紀。

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鄭庭笈擔任第四十九軍軍長。此戰,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沒,鄭庭笈也兵敗被俘,他堪稱輝煌的軍旅生涯從此結束。這位昔日的抗日悍將,最終還是在歷史選擇的道路面前敗下陣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控 的精彩文章:

巾幗豈能讓鬚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抗日名將王耀武一手帶出的74師,為何在張靈甫手上會被全部殲滅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