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汽車金融業有次貸危機的風險?泡沫並不存在

中國汽車金融業有次貸危機的風險?泡沫並不存在

#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Anjani Trivedi

彭博專欄作家,曾任《華爾街日報》記者和專欄作家

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在過去幾年呈爆炸性增長,如今卻似乎遭遇了汽車銷售放緩和信貸緊縮的雙重打擊。不過,如果就此擔心這個行業可能發生次貸危機式的災難,那也未免也有些過慮。

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6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3%。增速高於幾名分析師的預期,但低於5月的8%。6月銷量環比下降約1%。

這種降溫與中國政府尋求金融體系去槓桿化的努力是同步的。金融去槓桿導致流動性收緊,獲得信貸的渠道減少,從理論上講,消費者可自由支配的支出也受到擠壓。諮詢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此前發表的一份報告將汽車銷售疲軟與P2P網路借貸放緩聯繫起來,指出P2P好比次貸,「次貸式汽車泡沫在收縮。」

事實上,中國汽車銷售與信貸的關係並不像其他國家那麼清楚。

和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所有債務一樣,中國的汽車貸款也經歷了迅速增長。每年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6000億美元)的汽車零售額中,貸款大約佔到40%。雖然汽車金融滲透率相較2011年的12%提高了兩倍以上,但與全球70%的平均水平以及美國80%左右的滲透率比起來,這個數字仍然很低。

給中國授信:汽車金融滲透率正快速上升,但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來源:高盛

研究公司J.D. Power.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汽車貸款主要集中在高端或豪華車上,大約佔到銷售的45%,而中檔車型的貸款比例為34%。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 .)稱,寶馬公司(BMW AG)在中國銷售的汽車有一半以上是貸款購置。

……

新聞背景:中國電動汽車需求增長,造就韓國77歲億萬富豪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思·辨》將為讀者每個工作日提供一篇由著名經濟學家和權威專欄作者對熱點事件的獨到觀點和解析,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點擊這裡,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全視角>>商周知識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本屆世界盃,忠誠是個很複雜的話題
如果朝鮮開放了,誰會去投資?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